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池騁知道嗎(ID:chichengknows),作者:池騁,授權轉載發布。

四個多月前,我發起過同樣的一次投票。
你稍后可以對比一下,兩次結果的變化。
我想,視頻號目前的發展情況,是低于大部分人預期的。包括用戶的預期、創作者的預期、也包括騰訊自己的預期。
上周,「清博指數」發布了一份視頻號榜單,包括四大垂直領域(美食類、美妝類、汽車類、母嬰類),TOP50 的賬號指數。
我把其中的Top20排名,粘貼了過來。
說實話,對于「 2 億用戶」的視頻號來說,這份數據如果本身沒有問題的話,確實有點難看……




再說說我自己的觀察。
我的兩個微信加起來,有 9000 多位好友。其中很多都是內容創作者、或者想做自媒體的人。
但分享視頻號的人,真得不多。
我還加入了好幾個「視頻號交流群」,里面都是正在做視頻號的創作者。
大家討論視頻號的熱情,也在肉眼可見的下降。
我關注的幾位好友和大佬的視頻號,更新穩定、內容用心,但點贊數卻越來越少。
三個月前,平均點贊500。
而現在呢?平均點贊300。
播放量也許提升了,但互動數據下降了。
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
-
視頻號的大招,確實層出不窮。

在上一篇關于視頻號的文章里,我寫到:
當用戶能從朋友圈直接進入視頻號,看到「無限多」的內容時,那才是「核彈級別」的大招。
結果沒過幾天,這句話應驗了。
視頻號多了一個「更多相似動態」
但這枚“核彈”的威力,讓我失望 + 打臉。
歸根結底,是視頻號的用戶參與度不夠。
-
微信視頻號真的不行了嗎 ?
說實話,言之尚早。
背靠微信,視頻號并不缺「促活手段」。
沒錯,視頻號的問題,不是拉新,而是促活。
比如:用戶在朋友圈分享視頻,可以「一鍵同步視頻號」,利用朋友圈的高頻,拯救視頻號的低頻。
比如:增加人工干預。學習“頭條號”、“抖音 ”、“小紅書”等算法平臺,通過「流量扶持」,吸引更多創作者。
不過……
我能想到的,騰訊內部估計已經討論很多次了。
就像上次我做的預測,肯定不是人家看到了我的內容才做的決策,而是這種基礎的產品邏輯,人家早就想過了。
做不做、什么時候做、具體如何做,
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因素在制約。
還是那句話。
對于擁有 12 億月活的微信而言:
視頻號的成敗,言之尚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