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介紹
目 錄
第一部分 本課程內容及考情分析
第二部分 學習要求及教學說明
第三部分 零基礎入門知識(選擇性聽即可)
第四部分 課程內容簡介
第五部分 教材基礎知識講解
第一部分 本課程內容及考情分析
一、2018年度教材內容及考核難度要求
二、近3年考題分值構成
三、試題特點及應試策略
一、2018年度教材內容及考核難度要求
2018年度教材是以2017年度教材為基礎撰寫的,按照教材一般3年左右不會大變來估計,2018年教材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有可能會恢復管理用財務報表的相關內容。
1.本書三個部分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1)財務管理
包括財務管理基本原理;財務分析與預測;財務估價與長期投資;資本結構理論與長期籌資;營運資金管理等。
(2)成本計算
包括產品成本計算、作業成本法及標準成本法。
(3)管理會計
包括本量利分析、短期經營決策、全面預算、責任會計、業績評價與報告。
2.考核能力等級【或者叫難度要求】
能力等級 |
解釋 |
一般題型 |
知識理解能力(1) |
要求考生應當理解注冊會計師執業所需專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 |
選擇題 |
基本應用能力(2) |
要求考生應當在理解基本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在比較簡單的職業環境中,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守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運用相關專業知識解決實務問題。 |
計算題 |
綜合運用能力(3) |
要求考生應當在理解基本論、基本原理和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在比較復雜的職業環境中,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守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綜合運用專業學科知識和職業技能解決實務問題。 |
綜合題 |
二、近三年考題分值構成
題型 |
單選題 |
多選題 |
計算分析題 |
綜合題 |
題目數量及分值 |
14×1.5分=21分 |
12×2分=24分 |
5×8分=40分 |
1×15分=15分 |
說明 |
近3年計算題目分值分別在61-63分左右 |
三、試題特點及應試策略
1.題型與考點覆蓋面決定了需要全面的復習
主要是單選題、多選題、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
同時2012年開始采用機考,各個考生試卷內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需要考生全面復習。
尤其是2016-2017年,常規性的重難點很多內容沒有出題(雖然不太可能是常態),反而是非重難點的內容出題量更多,所以考試需要更全面的復習。
2.計算題分值高
近幾年計算性題目分數在60分左右。
3.考試覆蓋面廣、考試有一定的綜合性、靈活性和復雜性,考核死記硬背的內容比較少。
4.重難點必須突破
第2章管理用報表、可持續增長
第5章資本預算(長期投資)
第7章期權
第8章企業價值評估
第11章長期籌資。
重難點如果不能全部突破,就只能夠采取對其中的1-2個、最多3個降低標準,同時提高其他內容的學習質量。
5.注意部分章節內容的關聯性
(1)教材第2章中的管理用報表對本教材第5、8、20章的計算都有較大影響。
由于2018年管理用財務報表的考試重要性也許會變化,因此零基礎班基本上不涉及這個內容。
(2)第3章是理論基礎,本課程很多內容都需要將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分析靈活運用到不同的決策環節中去。
6.容易掌握的計算型考點的主要內容(占到25%以上分值)
第4章資本成本、第6章債券、股票價值評估和第9章資本結構
第13章產品成本計算、第14章標準成本計算、第15章作業成本計算
第12章營運資本管理、第17章短期經營決策
第16章本量利分析、第18章全面預算
第19章責任會計、第20章業績評價
2017年考了本量利分析、責任會計、資本成本、產品成本計算、全面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