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作者:YH、MS、韓俊杰,授權轉載發布。
近兩年,一股猛烈的“國貨風”席卷年輕人的世界。國貨彩妝品牌,順勢崛起。
創立于 2017 年的完美日記,似乎擁有了這份時代賦予的好運氣。在 3 年的時間里,完美日記趕超經典老牌,打敗國外品牌,從“良莠不齊”的國貨彩妝品牌中,脫穎而出。
2018 年天貓雙11,首次參與活動的完美日記 ,僅用 90 分鐘就突破 1 億銷售額; 2019 年天貓雙11,短短 28 分鐘,就超過 2018 年雙 11 全天銷售額,成為天貓首個銷售破億的彩妝品牌,也是首個登上天貓雙 11 彩妝榜首的國貨品牌,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品牌均排在其后。
2020 年 4 月,完成新一輪 1 億美金融資的完美日記,投后估值約 140 億人民幣( 20 億美元),距離去年 10 月估值的 10 億美元,已實現 1 年內的翻倍式增長。
這個以“成為互聯網時代下新歐萊雅”為目標的新國貨品牌,究竟是如何選對賽道,實現在國貨彩妝界C位出道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探究下,完美日記爆紅的原因。

大牌平替,用戶共創
完美日記的目標用戶,以18- 28 歲左右的年輕女性為主,多半是學生或初入職場的白領。
這一消費群體,一方面,難以承受大牌化妝品相對高昂的價格;另一方面,又在彩妝品類上有著多樣性需求。
性價比高、設計好看、實用等因素,是她們青睞國貨的重要原因。因此,主打高性價比,貼上“大牌平替”標簽的完美日記,成為許多年輕消費者的首選。
以完美日記在天貓銷量NO. 1 的唇妝產品為例 ,被李佳琦與美妝KOL推薦的熱門色號,多半為國際大牌的平替色。
除了同款色號,完美日記還使用大牌同款代工廠,比如迪奧、香奈兒的代工廠科絲美詩,阿瑪尼的代工廠瑩特麗,以及代工廠上海臻臣等。
“平替”,已經讓完美日記自帶流量,大牌代工廠生產,更是釋放出“高性價比”的信號。再加之,完美日記盡可能地壓縮產品研發、生產成本,其在售的彩妝單品,價格基本控制在 100 元左右。
同時,想要持續給年輕消費者“新鮮感”的完美日記,將產品推新時間也進行了壓縮,甚至打敗了過去以“快”致勝、產品研發周期僅4- 6 個月的韓妝品牌。
截至 2019 年末,完美日記SKU已超 700 個(SKU:庫存量單元),實現每個月都有上新產品的“熱鬧景象”。
為了加強和目標用戶之間的深度連接,完美日記在產品研發上,還選擇了「用戶共創」的方式。
以完美日記的小黑蓋粉底液為例,2017- 2018 年,完美日記每月都會組織線下粉絲見面會。在某次線下交流中得知,風靡一時的底妝BB霜,存在持妝時間短,只能“用于隨身攜帶,應對快速補妝”的缺點之后,完美日記迅速開啟了新產品的測試之路。
3 個月的時間里,產品的配方一再調改,樣品多次請用戶試用,如此往復,直至得到滿意的產品。
在接受「人物」的采訪時,完美日記也表示:“品牌的每一款產品背后,都有消費者的影子。”

搭建營銷矩陣,借助明星效應
作為新創品牌,完美日記在品牌聲量、資源均有限的前提下,另辟蹊徑地選擇緊跟時代流行的渠道,泡在社交媒體上,借助線上營銷,提升銷量。
1、搭建小紅書營銷矩陣
用戶以年輕女性為主的小紅書,在近幾年,是許多快消品牌、彩妝護膚品牌的重點營銷陣地。
深諳“得年輕人得天下”營銷思維的完美日記,在 2017 年,選擇了用戶圈層與品牌高度契合的小紅書,建立了“明星帶貨+頭部/腰部KOL種草測評+素人筆記”的金字塔式營銷矩陣。
比如,完美日記會借助一些明星、大V帶貨,擴大品牌聲量,吸引用戶的眼球。去年,歐陽娜娜發布的種草完美日記粉底液的視頻,就曾在小紅書獲贊數萬。
同時,還會邀請一些小紅書頭部/腰部的KOL,試用產品,進行種草式測評分享。
其中,粉絲在5000- 5 萬之間的初中級達人,是完美日記的“最愛”。通過“低成本”獲取“高數量”,在目標用戶群體中,制造聲勢,形成“刷屏”式的效果。
最后,再引導購買過產品的素人,在小紅書發布筆記,曬出買家秀,分享產品使用體驗。為小紅書用戶營造出“全民安利”的氛圍,形成“種草+影響消費決策+購買下單”的閉環。
每當產品上新,完美日記就會將這種金字塔式的營銷方法,復用一次,不斷地將新產品,推向更多潛在消費者,從而達到擴大品牌曝光量,提升品牌認知度的目的。
如今,在小紅書搜索“完美日記”,可以看到相關筆記超 27 萬篇,其中眼影、口紅等明星產品的筆記超 16 萬篇,多半都是完美日記“有意而為之”的營銷推廣。



而截至目前,完美日記在小紅書,已有近 197 萬粉絲、約 336 萬獲贊與收藏,遠超在近兩年,同期崛起的花西子、滋色、橘朵等國貨彩妝品牌。
2、借助明星效應
為了博得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完美日記也如其他追求年輕化的品牌一樣,與明星偶像深度合作。
2018 年,完美日記官宣朱正廷為唇妝代言人; 2019 年 3 月,官宣羅云熙為色彩代言人;同年 5 月,官宣賴冠霖為底妝代言人; 2019 年 7 月,邀請 90 后女演員文淇作為品牌靈感大使。
完美日記將年輕偶像們陽光、帥氣/美麗、富有氣質的形象,與不同產品的特質相契合,向消費者傳遞品牌的理念與調性。
并通過在官方微博進行事件營銷,發起互動話題,參與明星超話等方式,與偶像的粉絲群體開展互動。借助偶像的號召力,與粉絲經濟效應,讓年輕消費者,主動下單購買偶像的同款彩妝產品。
除此之外,完美日記還走進李佳琦的直播間,通過“口紅一哥”、“種草魔鬼”的種草安利,提升產品銷量。

得益于對時代、市場、目標用戶的深刻洞察,完美日記依靠線上營銷手段,實現了流量+銷量+口碑三重提升的目標。

布局私域,提升復購轉化率
完美日記另一個為人所稱道的,是它在私域流量的精耕細作。其中微信承擔了激活老用戶的重任。為了增加用戶回購產品的幾率,完美日記將已經成交的客戶導入微信、社群等私域流量池,形成了復購轉化閉環。
在微信,完美日記有一個十分逼真的虛擬KOL“小完子”,私域流量池增長和運營,全都依靠小完子來完成:
當客戶在線下門店消費之后,店員會通過送福利的方式,引導客戶添加小完子的微信號為好友;
若是在旗艦店或微信小程序,完成線上成交,客戶在收到產品的同時,還會收到一張“紅包卡”。領取紅包需要關注完美日記的公眾號,并添加小完子的個人微信號,再由小完子邀請用戶進群,打開小程序獲得1- 2 元紅包。
低成本卻有效的拉新方式,讓完美日記用極低的成本,收獲了一個公眾號粉絲、一個微信群成員、以及一個小程序用戶。
小完子在微信社群中的角色,是一個貼心的私人美妝顧問。她會在群里跟用戶問早安,說晚安,分享高質量的美妝內容,而不是單純地發促銷信息和產品廣告。
同樣的人設也延伸到了朋友圈。小完子在朋友圈發布的內容,以三類為主:
一是各種護膚美妝干貨知識科普,如無瑕底妝大法、夏日補妝指南等,充分忠于私人美妝顧問的人設;

二是和產品相關的信息,包括限時折扣福利,以及和KOL直播互動;

三是真人出鏡的生活場景,比如曬自拍,比如下班去吃火鍋。非常生活化的日常,就像一個普通朋友發的朋友圈一樣。

作為非常逼真的虛擬KOL,小完子具有生活氣息的人設,給了用戶不刪好友的理由。
據第三方機構,小完子的個人號至少上百個,這背后是由不同的工作人員來運營的。保守估計,完美日記在微信中的個人好友可達百萬級別,并且這些好友都是已經購買過完美日記產品的用戶。
隨著小完子逐漸深入到用戶的生活里,她發布的產品和活動信息,就會非常容易影響這些用戶的購買心理,甚至直接推動再次消費。
除此之外,完美日記還在微信建立公眾號+小程序的矩陣。據不完全統計,光是公眾號就有PerfectDiary完美日記、完美日記顏究所等至少 7 個,小程序以Abby's Choice完子心選為中心,共計 10 余個。
通過小完子、社群和小程序等,直接觸達如此大體量的私域流量粉絲,復購轉化率不容小覷。

跨界營銷,用聯名吸睛
完美日記能在短短 3 年的時間里,實現銷量爆發式的增長,還得益于品牌的跨界營銷。
作為跨界營銷的資深玩家,完美日記在 2017 年品牌初創時,就已經開始跨界合作。同年 9 月與Pom&Co石榴集,推出米蘭時裝周限定印花系列彩妝; 10 月與ACFN創始人兼獨立設計師徐一衛,推出聯名彩妝禮盒【東方罌粟】系列。
但這對完美日記來說只是初步試水。
2018 年起,完美日記的跨界合作,在品牌選擇的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讓人眼前一亮的突破。從Discovery探索頻道、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國家地理、李佳琦萌寵Never再到奧利奧……很多聯名款成為爆品,既賺足了眼球,又贏得了銷量。
其中,和Discovery探索頻道的聯名款探險家 12 色動物眼影,也就是熱銷的“動物盤”,成為完美日記第一個火出圈的爆品。
這款眼影在產品設計上,用命名的小動物作為眼影盤的封面包裝,既能提升產品辨識度,又與Z世代年輕消費者追求高顏值 、個性、時尚理念不謀而合,從而迎合他們的消費喜好,刺激消費。
此次聯名款的成功,也拉長了雙方合作的時間陣線。從 2019 年 3 月到 2020 年, 7 個月的時間里,完美日記先后推出了 6 款聯名產品。
進入 2020 年,疫情的爆發帶來了線上直播的繁榮。完美日記的新年第一次聯名,瞄準了頭部帶貨主播李佳琦的萌寵Never,推出聯名款眼影盤小狗盤。
常看李佳琦直播的小伙伴應該都知道,Never雖然只是寵物,但長相可愛,經常在直播間露臉,因此也收獲了不少粉絲,是人氣很高的“女明星”。
結果證明,完美日記的選擇沒有錯。 2 月 25 日 0 點,小狗盤在李佳琦直播間預售, 15 萬盤秒沒; 3 月 5 日,小狗盤在官方旗艦店正式開售, 30 萬盤同樣迅速被搶光,足見在李佳琦光環加持下,Never的帶貨能力。
不僅如此,今年 3 月,完美日記聯合奧利奧推出的限量版“餅干”氣墊,首發的 1500 個限定禮盒——餅干氣墊+奧利奧春季限定新品,也在預售當天全部售罄,同樣是吸睛又吸金。

95 后為主的團隊,充分了解用戶
完美日記的崛起還有一個細節不能忽視,就是它的團隊。
據媒體報道,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一共有員工 1000 多人,其中80%以上是 95 后,平均年齡 25 歲左右。
按照常理來說,進軍百億規模競爭激烈的美妝市場,公司的管理團隊理應配備一定比例的具有豐富經驗的老兵。
但實際上,除了公司創始人兼CEO黃錦峰出身于寶潔,曾擔任御泥坊的COO外,其余團隊成員,包括核心崗位,幾乎都是沒有彩妝行業經驗的年輕人。
前文我們曾提到,完美日記最初的目標客戶精準定位為18- 28 歲的年輕女性,在這一群體中, 95 后占比70%, 00 后占比50%。
這批“后浪”,基本都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原住民。就像女人最懂女人一樣,最了解互聯網原住民的,也是互聯網原住民。
一方面,因為擁有同時代的成長背景, 95 后員工更容易了解同齡人多元、個性化的審美和價值觀;另一方面,長期泡在社交媒體上,在觸達運營粉絲的同時,她們也能夠敏銳地捕捉到用戶偏好,掌握用戶需求,洞察市場的發展趨勢。
所以,在了解用戶需求上,完美日記年輕的團隊有著天然的優勢。而用戶需求一旦確定,年輕人快速靈活的反應速度,也使得內部決策和產品上新之間的路徑大大縮短。
在完美日記看來,“反正他們做的都是沒有人做過的事,不如就讓年輕人去探索,他們學習能力強,反應速度快。有經驗的人可能還帶著過去的包袱,反而不容易做出成績。”

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歐萊雅了嗎?
在一路成長為國產彩妝市場的黑馬,頂著國貨之光的稱呼同時,完美日記的隱憂也在顯現。
一直以來,因為主打極致性價比,讓完美日記貼上了“性價比”的標簽。但是對此業內人士卻批評“性價比本身就是偽命題,因為品牌產品最大的價值就在于溢價。”
品牌溢價方面,完美日記并沒有像一線國際大牌如阿瑪尼、雅詩蘭黛等,在消費者心中建立牢固清晰的認知,擁有足夠忠實的消費群體。更多情況下,只是作為大牌的平價替代品出現。
不過,平替與性價比,卻并不能成為完美日記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其他原本就價格親民的國貨彩妝品牌,同樣在走對標大牌的路線。
并且,縱使已經做了大牌的備胎,完美日記也遭遇了“被平替”的命運。花更少的錢,就能達到差不多的效果,很難保證,那些原本因為價格因素而種草的用戶,不會轉投其他陣營。
而完美日記一直存在的品控問題,如今也愈發明顯。

相比巨頭們在產品研發和品牌管理的重金投入,完美日記的重營銷、輕研發、低毛利的打法,在后期很容易被同行所復制。
有限的營銷渠道被擠占,隨之而來的是營銷成本的上漲,對于本來利潤空間就小的完美日記來說,整體業績勢必會受到影響。
據淘數據顯示,“今年 5 月,完美日記和同為國產品牌的花西子GMV(成交總額)分別為2. 02 億元與2. 05 億元,但到了 6 月,兩者GMV分別為1. 98 億元和2. 35 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在逐漸拉大。
在競爭激烈的美妝市場,想要站穩腳跟,需要多修煉自己的內功,加強產品的核心壁壘建設。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歐萊雅”,完美日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資料:
1、《中國消費產業報告 12 講》,黃海
2、《完美日記采訪:「我不為了取悅別人,我就是我自己」》,瞿鐘,人物
3、《完美日記距離歐萊雅,還差 1000 個資生堂》,西湖君,鋅財經
4、《登頂天貓雙十一彩妝榜首,完美日記要做互聯網時代的新歐萊雅 | 高榕特寫》,高榕資本,高榕資本
-End-
注:“本文轉自公眾號“饅頭商學院”,匯集來自騰訊、網易、阿里等公司大牛分享的產品、運營、營銷以及職場成長干貨。關注饅頭商學院,與100W互聯網人一起學習、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