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字節跳動將收購啟蒙教育產品你拍一,具體交易金額雙方均未披露。收購后,字節跳動將在技術、品牌及資本層面為你拍一提供支持。同時,你拍一仍將作為獨立品牌存在,保持獨立運營。
你拍一首席執行官唐振華稱,字節跳動的技術、產品能力和品牌、流量優勢能夠彌補你拍一的短板,幫助產品未來再上一個臺階,實現“躍遷”。
你拍一是一款面向3歲至12 歲孩子的數學思維直播課產品,曾獲真格基金、啟明創投、貝塔斯曼亞洲基金及險峰長青的早期投資,教學和教研能力是其核心優勢。你拍一首席產品架構師周建新擁有32年教學思維啟蒙經驗,其獨創的教學方法和訓練工具曾獲得多項國家專利。
近幾年,政策對素質教育的傾斜助推了數理思維行業的發展。易觀報告的數據顯示,互聯網少兒數理思維教育市場交易規模在2018年及2019年出現明顯增長。報告預測,未來三年該行業將保持上漲態勢,2021年突破百億。
啟蒙教育和素質教育“兩條腿”同時布局
隨著對你拍一的收購,字節跳動在啟蒙和素質教育賽道的布局日漸清晰。目前,字節跳動已有瓜瓜龍英語、GoGoKid、瓜瓜龍思維、你拍一及瓜瓜龍語文五款啟蒙和素質教育產品。其中,在較為成熟的英語和數理思維賽道,均有直播課和錄播課兩種形式的產品。
7月底,字節跳動教育負責人陳林曾在演講中提到,GoGoKid和瓜瓜龍英語將嘗試聯動,為用戶提供直播、錄播混合學的場景。
與之類似,你拍一被收購后也將與瓜瓜龍思維做更多聯動。據了解,兩款產品在年齡段上稍有區別——錄播課形式的瓜瓜龍思維更多面向2歲-6歲啟蒙階段的孩子,而直播課產品你拍一更加適合3-12歲孩子的數學思維深度學習。二者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協同互補效應。
一位接近字節跳動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直播課、錄播課并存的模式,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消費能力的用戶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縱向導流、延長用戶生命周期。
過去一年,啟蒙和素質教育市場發展迅速,騰訊、好未來、猿輔導、作業幫等紛紛入局。
字節跳動也在這一方向持續加碼,可以看到,不論是投資還是自研,有機會的方向、有可能的形式字節跳動都在大膽嘗試,不吝投入。
字節跳動的教育版圖
教育是字節跳動這兩年來不斷嘗試的新方向。
過去幾年,字節跳動持續在教育領域進行探索,包括投資美國大學Minerva,孵化好好學習、gogokid、AI KID等產品,收購學霸君等。字節跳動方面此前稱,整體教育業務仍在初期探索階段,現階段對教育領域的關注點將更多集中在相關的硬件產品上。
博學教育的法定代表人李飛是字節跳動布局教育領域的一個關鍵人物。李飛是張一鳴在南開大學的校友,后加入今日頭條,曾經擔任大力學堂運營主體北京閱讀無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監事,現在還同時擔任字節跳動旗下另一家全資孫公司上海藍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該公司主要從事信息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等。
大力學堂是2019年5月由字節跳動孵化的K12網校,主打大班網課,此前大力學堂還收購了清北網校,后續沿用“清北網校”品牌名。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清北網校為近20個省市,近千所學校提供了免費的直播授課技術支持。
除了清北網校之外,字節跳動還有AI KID、gogokid兩個業已成型的教育項目,都在K12領域發力。gogokid于2018年5月推出,定位4歲至12歲少兒在線英語教育產品,對標VIPKID,純北美外教,在線一對一直播;2018年底,用AI賦能在線少兒英語的AI KID被推出,準備與gogokid錯位競爭。
教育硬件方面,2019年1月22日字節跳動官方向新京報記者證實,收購了錘子科技部分專利使用權,將探索教育領域相關業務,并稱有錘子員工入職公司,這是正常的人才流動;2019年5月27日早間,據外媒報道,字節跳動在開發自己的智能手機,消息人士則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字節跳動在做的是一款兒童手機,主要是針對教育領域的嘗試,而不是進軍手機硬件;2019年10月14日,字節跳動稱計劃于2020年年初發布一款直接面向用戶的K12教育硬件產品,該產品由原musical.ly創始人陽陸育負責。
陽陸育一直有教育情懷,musical.ly最初也是定位于教育學習的短視頻產品。同陽陸育一起打磨教育硬件的是吳德周,他率領原錘子硬件團隊為此加碼。
在年初的頭條生機大會上,朱文佳成為今日頭條新CEO,向陳林匯報,而陳林本人則轉向頭條的創新業務。而所謂創新業務其實主要包括社交和教育兩項,比如以多閃、飛聊為代表的社交賽道,以gogokid、清北網校為代表的教育賽道,以飛書、LARK為代表的企業服務賽道等。
但目前為止,字節跳動還未在教育領域跑出超級應用程序。有評論認為,不斷探索和試錯的教育業務,或許目前并不是字節所擅長的,但在線教育的發展很依賴于技術,字節跳動剛好是一家以算法起步的技術公司,再加上大量的用戶數據,字節跳動也確實擁有自己的優勢。
在字節跳動周年紀念時,張一鳴發布的內部信中也提到了教育業務。他認為教育業務現在還是發展早期,這項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對于已有成功業務的公司來說,啟動新業務是不容易的,有慣性也有惰性,在新的領域大膽地嘗試,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志。”張一鳴說。
陳林曾表示,未來三年,做教育不考慮盈利。對字節跳動來說,一切探索都剛剛開始。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