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公示了一批充分運用工業互聯網支撐疫情防控,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和動能轉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基于國雙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國雙油氣田設備遠程運維解決方案以智能化應用成功幫助我國某大型油田企業實現快速恢復生產與持續性高效管理,榮登“恢復制造企業產能方向”名單,同時入選的企業包括騰訊、阿里云、中建材、中移動等企業。

國內疫情已經平穩,但年初疫情的突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加強全行業對突發狀況的應急管理能力至關重要。對于油氣田生產而言,其特點是需要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連續作業,其中包括各類復雜工藝流程的生產監控、生產故障分析與現場生產處置。如疫情這樣的重大突發狀況,造成了員工無法全部上崗、無法集中辦公,如何進行油氣田生產的快速恢復及復工復產后的正常運轉成為油氣田企業需要面對的嚴峻考驗。
國雙以數字化與智能化手段為基礎,以油氣田全生命周期的科學高效開發為核心,構建覆蓋開發生產、業務運行、安全環保等油氣田生產的智能化生態應用,形成具有數字化、自動化、協同化、智能化的生態運營模式,助力油氣田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油氣田企業組織模式優化和管理變革創新,全面支撐油氣田企業高質量可持續性發展。
在復工復產期間,國雙工業互聯網平臺改變了原有傳統模式下,油氣田以人工巡檢、人工操作、人工分析、人工處置為主要方式的設備管理運維模式,通過智能化應用實現了油氣田企業的復產復工與持續性高效管理,對于該大型油田企業的生產恢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油井生產管控方面,只需通過該平臺的統一監控即可完成對于生產井的問題處置與遠程操作,生產井生產操作人員與管理人員減少數百人,實現極少人員上崗情況下的生產井正常運作。

圖:生產井運行監控可視化報警系統(DEMO數據)
在聯合站生產管控方面,國雙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多個聯合站的統一監控與問題處置;實現了站庫生產的現場值守,滿足現場人員交接班延遲情況下的正常生產維持。

圖:三維站庫安全預警系統(DEMO數據)
在管道生產管控方面,在極少人員上崗的情況下,實現管道生產問題的快速準確定位,利用有限資源實現油田大面積管道生產的平穩安全運行。

圖:管道與站場完整性管理系統(DEMO數據)
在基層生產一體化管控方面,國雙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基層管理的有序推進,業務流程化、報表靈活化與辦公無紙化,整體提升了作業區生產管理水平,強力支撐企業復工復產。
該大型油田企業其實早在2017年就與國雙展開了關于油氣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的合作,在部署了國雙油氣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全部功能的同時,不斷結合企業自身業務特點,先后在生產井故障智能診斷、生產井能耗優化、聯合站生產智能預警、聯合站生產工藝能耗優化、管線生產泄漏智能分析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
疫情推動“新基建”成為國家戰略,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成為社會發展共識。在國雙新基建布局中,將持續依托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產業智能能力,賦能企業和政府機構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速推進產業升級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