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一種看似簡單的烹飪技法,卻蘊藏著中華美食文化的精妙所在。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學會了如何利用蒸汽來烹制食物。從蒸籠到蒸鍋再到現在的廚房蒸箱,都代表著人們對蒸食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所以廚房蒸箱大家都是不陌生,它已經成為了現代廚房中一種常見的烹飪設備,其實蒸箱不僅是款非常實用的廚房電器,而且還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品質。為什么這么說,看看選購理由就知道了。
1、蒸發器
蒸發器的選擇也是至關重要,因為關乎于健康,所以蒸箱的蒸汽一定要清潔才行,很多人會不知道什么判斷蒸汽到底清不清潔呢?因為蒸箱中蒸汽是同感蒸箱的蒸發器所產生的。目前市場上可以看到兩種蒸發器裝置,一個是傳統的外盤式蒸發器,一個是直噴式蒸發器。其中比較推薦直噴式蒸發器,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蒸發器。
因為外盤式蒸發器其實就是類型于蒸鍋的改良版,就是在底部內置一個加熱盤,這樣的廚房蒸箱會比蒸鍋快一些,但是還是存在弊端,因為在蒸制的過程中,食物與水處于同一空間容易造成食物的氧化,由于外盤式類似于把水煮開,水沸騰時會溢到內腔重導致內腔的積水很多。最嚴重的是,這種蒸箱在工作過程中無法將內部廢水排出去,只能順著腔壁回流到底部的加熱盤,形成千滾水,生成不干凈的蒸汽,污染食物。
而直噴式蒸發器則是利用水箱把水引流到內置蒸發盤內,然后通過高溫把蒸發盤內的水蒸發成蒸汽,再通過食品級硅膠管導入內腔,再從排氣孔噴出進行加熱。這種內置的形式優勢就很明顯了,直噴式的蒸汽量是可控制蒸發的,這種模式原理是通過智能閥門,系統根據功能選定的模式,時間和溫度來判斷所需蒸汽量要的水量,需要多少蒸發多少,這種模式下就避免了平時需要清理蒸發盤積水的問題。并且在除垢功能的時候,是通過導管把水垢和除水垢的廢水一起排到內腔的。底部也不容易產生積水。所以蒸汽直噴好于外盤式蒸汽。
2、水箱
水箱的位置有外置水箱和內置水箱。簡單來說外置的水箱會比內置的水箱要好。為什么呢?因為外置的水箱在烹飪的過程中,如果缺水需要加水的話,就不用打開蒸箱的爐門進行加水了。而內置的水箱就是需要打開爐門進行加水,爐門一開瞬間內腔溫度就會降低幾十度,這樣會影響食物的口感,所以還是外置的水箱會比內置的水箱要好。
3、去積水設計
(1)底部去積水
使用蒸功能,機器內腔會有少量的積水是正常的,我們可以從一些減少積水的設計中去選擇。第一個就是底部恒溫加熱盤來減少積水,在蒸功能使用過程中,如果有冷凝水就會匯集到底部凹下去的蒸發盤里,而蒸發盤會保持恒溫將積水蒸發掉,減少底部殘留的積水。
(2)隱藏發熱絲
第二個則是在內腔壁上也會有隱藏的發熱絲,當機器蒸的時候里面全都是水蒸氣,所以內壁上的發熱絲就會產生較高的溫度,讓蒸汽無法在內腔壁上形成冷凝水。
4、溫幅
因為蒸的需求很廣,我們要蒸的菜也很多,有比較硬一點的菜,比如豬蹄這種硬菜,就需要溫域廣一點的了,高溫蒸或者是蒸的溫度可以達到125度都是可以的。還有的要注意一下了,因為有的蒸箱是不能調節蒸的溫度的,只有一個是默認固定的溫度,這種就不能調節溫度。所以在選擇的時候溫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最好是選擇那種可以調節蒸的溫度的,比如可以是10度一檔調節的。
5、容量
因為蒸箱也是分臺式蒸箱和嵌入式蒸箱的,所以一般臺式蒸箱一般是20L-40L之間,嵌入式蒸箱一般是34L~56L之間。當然選擇蒸箱的時候容量不易選擇太小,建議不要小于15L的。
6、散熱
蒸箱散熱要選擇前置冷排散熱的會比較好,因為蒸箱在使用蒸功能的時候,如果不能冷排的話,容易燙傷,而且容易導致廚房有較多的霧氣,就跟蒸鍋一樣。所以這個要注意的。
7、清潔
清潔是很多人關注的一個問題,并且內膽清潔最常見的有3種:高溫自清潔、蒸汽清潔、除垢清潔。
高溫自清潔其實就是蒸箱使用500度的高溫把蒸烤一體機里面的油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蒸箱冷卻下來之后再手動去清潔。而蒸汽清潔則是通過水蒸氣來軟化頑固油脂達到易清潔的目的。同樣的,等蒸箱冷卻之后需要我們手動去清潔。除垢清潔也就是然后使用純蒸的模式在蒸烤箱里面蒸半個小時就可以清潔掉蒸發器里面的水垢了,然后再把水盒里面的水倒掉,換上新鮮的水再繼續蒸半個小時就可以了。并且現在市場上的蒸烤一體機還有內腔一鍵烘干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把內腔積水或者潮濕的問題給解決掉,同時還兼有烤肉和烘焙的功能,蒸烤一體機越來越成為烤箱、蒸箱升級的產品替代。
蒸箱一體機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生產蒸箱的品牌也越來越多,很多大品牌都推出了性能強性價比高的蒸箱產品,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比如凱度的FB,華帝 ZXMZ-25GB01、老板的S271X。當然現在我們也有了別的選擇,那就是蒸烤一體機,家里廚房空間小的也可以選擇蒸烤一體機,在蒸和烤的功能上跟單獨的蒸箱和烤箱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