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贏在后疫情時代的必由之路,開源作為IT世界中的創意先鋒開始嶄露頭角,領跑企業通往羅馬城一路轟鳴起航。
開源最初始于2009年經濟危機席卷后的西方世界,彼時開源節流、共研共享的大勢在軟件業風起云涌,被稱為開源軟件的新行業從地下走到臺前成為軟件行業的新貴。如今十年過去了,隨著開源社區的蓬勃發展,從虛擬化到操作系統、從數據庫到應用服務器,開源軟件逐步收編了商業軟件的領地,成為IT生產線的一道重要“原材料”,無數的企業在這片創新土壤上筑起了摩天高樓。
但在繁華的背后,免費的開源軟件也對企業隱藏著許多“潛規則”。擁有源代碼可以提高企業的透明度,降低成本和風險,但當企業沒有真正具備配置或者編譯源代碼的能力,出現問題、甚至遭受經濟損失的時,對開源最初給予厚望的驚喜感嘆號也將轉為困惑無解的問號。
我們怎么才能“讀懂”開源,在開源的掘金路上一路順勢狂奔?
開源背后“神隱”的現實挑戰
讀懂開源之前,先回歸企業本身才能對癥下藥。作為企業IT主管,對于企業使用了多少開源產品及布局、有多少版本、使用初衷都應了然于心。更深一層,了解開源軟件的依賴關系鏈、需遵從的許可條例、需規避的法律風險…都該成為引入開源前的必修課。
開源很美好,現實風險卻可能因美好而“一葉障目”,導致企業陷入困境。例如:
· 當企業計劃從傳統商用軟件的生產環境轉型至開源環境的過程中,常常面臨諸多挑戰及困難,最常見的如企業對于目標開源軟件的功能及相容性了解不足,無法正確評估轉型過程中所需的資源投入及生產風險,無法完整建構符合企業生產需求的支持體系,導致企業在轉型時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
· 開發人員在選擇開源產品時面對無數的選擇,功能、性能、活躍度,到底該遵循什么樣的標準才能帶來最大的效益和降低風險等等,成為幾乎無法回答的問題
· 開源產品可以包含或者依賴于其他開源產品或者代碼,當企業引入越來越多的開源產品時,不同版本之間的依賴、沖突導致部署越來越復雜,升級維護越來越困難。除此之外,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僅無法有效率的管理開源軟件的使用,反而提高管理及運營成本,根本無法全面實現開源的優勢及效益
因此,當前的情況下,制定企業的開源使用策略,進行開源治理和審計對于企業的流程管理和風險控制至關重要。同時,企業普遍認可商業軟件的支持服務,但是相當多的人并沒有意識到對開源軟件可以獲得同樣的支持。從設置到編碼再到維護,開源軟件如果得到專家的支持,將極大程度地避免發生影響交付或運行系統的問題。
IBM技術服務部在開源領域的儲備和優勢
在過去的20多年間,IBM在開源技術的研發領域投入超過10億美元,在全球有超過62,000 名取得各種開源認證的技術工程師,IBM既是所有主流開源組織的頂級贊助商和最大貢獻者,也和開源生態系統有深入的合作關系,共同為市場提供業界領先的開源解決方案。
IBM技術支持服務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開源解決方案,其服務保障與服務質量幾乎等同于商業軟件的服務級別,包括:根據客戶需要的服務等級,對問題事件、服務請求制定專屬遠程服務、現場服務、最快響應時間、問題解決達標率等服務質量體系,并提供800電話熱線,專員關懷服務,SLA支持響應,開源版本更新,客制化的源代碼修正服務,國內或海外的開源專家,定期巡檢服務,故障診斷和修復,開源兼容性問題評估,開源軟件安裝和配置,開源產品文檔,連接開源社區等專業服務。另外,我們也提供開源咨詢和治理,開源架構和設計,開源開發和實施等開源軟件實施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開源解決方案。
出于對IBM “擁抱開源”的服務理念的認可和廣泛觸達的服務體系的信賴,如今,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許多客戶在開源支持領域與IBM技術支持服務部達成了全面合作:
· 案例一:歐洲某家大型銀行原本在數十萬個設備上使用了Oracle Java SE,根據Oracle的政策,針對該Java SE的免費支持于2018年底到期,用戶需要轉為使用后續的商業JAVA版本,并按年度支付高昂的許可費用。因此,該客戶與IBM討論轉為使用開源Open JDK的可能性。通過前期充分的調研與評估,IBM承諾協助客戶全面遷移至Open JDK。在雙方的共同協作下,該項目順利完成,為該客戶節省了巨額授權使用費的同時,IBM技術支持服務部還提供了后續針對Open JDK的整體運維服務,按照傳統商業軟件的支持模式建立了L1/L2/L3支持架構,設置了明確的服務承諾(SLA),讓客戶即享受到了開源帶來的自由與便利,又得到類似于商業軟件支持體系的堅實保障。
· 案例二:歐洲某電信集團旗下子公司制定了向開源架構轉型的整體策略,但苦于新架構可能涉及Docker/Kubernetes/Spring/Tomcat/MySQL/Zookeeper/CouchDB等十余種主流開源軟件,客戶受限于自身能力,無法掌握開源發展趨勢,又缺乏整體運維能力和服務體系,對于具體實施猶豫不決。IBM技術支持服務部在了解了客戶需求和痛點之后,和客戶一起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探討,最終承諾為客戶提供開源策略咨詢服務,協助客戶制定未來開源發展策略,同時提供完整的開源軟件支持服務架構,與傳統商業軟件基本完全一致,從而徹底打消了客戶的顧慮。如今該客戶已經成功完成了初期的開源轉型,并持續在開源領域進行新的探究與創新,成為了該電信集團的全球最佳實踐。
· 案例三:國內某大型銀行在測試和生產環境中部署了大量開源軟件,其基線管理成為了客戶在IT運維中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IBM技術支持服務部根據多年在開源軟件運維支持領域積累的經驗,參考商業軟件基線管理的方法論,為客戶量身定制了開源軟件基線管理平臺,利用自動化的方式將數以千計的開源軟件統一納管,改變了原有粗放型手工管理的方式,結合IBM知識庫的版本推薦,消除了潛在的運維風險,實現了開源軟件環境的安全合規。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多年來IBM技術支持服務部本著“用戶為要,持續創新”的信念,伴著全球IT行業的開源化趨勢,持續不斷的在開源的道路上深耕細作,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開源支持體系,積累了豐富的開源支持經驗,而這份堅持也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肯定和認可。
2019年IBM收購紅帽,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軟件廠商。“面向開源,服務開源”是IBM技術支持服務部重要且堅定的發展戰略之一,在開源的這條“生態清渠”中,IBM技術服務部致力于提供活水,不斷注入,我們將與廣大客戶一起努力,使開源的生態系統得以源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