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億邦動力網(ID:iebrun),作者:史文祿,授權轉載發布。
【導讀】從來沒有一個時代賦予品牌商直接連接消費者,而且集銷售功能于一體的新的電商時代。而小程序基于一系列能力的放開,它都已經具備了...
在億邦動力上位季“坦白局”小程序系列直播活動中,小程序生態服務商阿拉丁創始人史文祿對于“小程序可以轉發朋友圈”這一重要變化做了分析和解讀:
(1)“小程序可以轉發朋友圈”放開后,會產生很多的商業玩法。
(2)這不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打通了用戶的一種信任的經濟,改變著用戶購物決策路徑。
(3)相對于小程序用戶留存不夠高、停留時長不夠長的缺陷,微信需要通過更多能力和入口的釋放來幫商家更好地建立用戶連接。
以下為億邦動力與史文祿對話的主要內容摘錄:
億邦動力:史總能不能結合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程序分享至朋友圈的產品邏輯是什么?可以達到什么樣的作用?
史文祿:這是微信正在內測的一個功能,沒有完全開放,用戶還不能完全體驗到。我們可以想象,就是一個H5 的頁面被分享到朋友圈里,但不同之處就是在H5 頁面的最下面有個“點擊前往小程序”字樣,如果用戶覺得有價值,可能就會點擊前往小程序去獲取相關服務。但我相信這是一個初版,以后應該會有迭代。
億邦動力:之前H5 頁面也有掃碼進入小程序頁面功能,差別在哪?會限制銷售類小程序嗎?
史文祿:原來掃碼進入小程序是一個太陽碼的方式,現在小程序是直接可以被分享過去。對于商家端來說,太陽碼是有門檻的,并不是每個商家都有這種工具和能力。但是分享到朋友圈是微信自帶的系統功能,這對商家來說是完全不一樣的。對于用戶來說,以非常熟悉的鏈接方式打開,會產生很多的玩法和商業模式。
不會限制,電商平臺類、品牌銷售類小程序被導流到朋友圈,這可能會是微信希望看到的結果。
億邦動力:從宏觀上來看,這會為電商行業帶來哪些新機會點?
史文祿:我認為它不僅會給電商行業,對整個小程序都是巨大利好。一些媒體提到小程序轉發朋友圈對于內容型小程序會比較友好,我認為是誤判,相反我認為對于工具和電商是巨大的利好,其次才是內容和游戲。
朋友圈是一種真正的熟人關系。在你的通訊錄中可能有 2000 多甚至 3000 好友,但你不可能沒事就去騷擾他們,把小程序直接發給他們。但是當它成了結合你和朋友之間的一種輕連接,你在不打擾朋友的情況下轉發到朋友圈,它會催生私域流量巨大的轉化率。根據阿拉丁平臺對內測情況的統計,有將近12%的用戶會通過朋友圈分享點到小程序里邊來。這是非常高的數字。
過去中國電商主要是阿里和京東兩大平臺控制,但最近,社交電商、短視頻、直播電商,波瀾壯闊展現出來,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微信小程序電商,它可能是未來最大的電商平臺。上半年阿拉丁的研究報告顯示, 2020 年微信小程序的GMV應該會達到兩萬億的交易額,再加上小程序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它不是簡單的一個動作,是打通了用戶的一種信任的經濟,影響著用戶購物決策路徑的轉變。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賦予品牌商直接連接消費者,而且集銷售功能于一體的新的電商時代。而小程序基于一系列能力的放開,它都已經具備了。
億邦動力:今年來看,電商類小程序的表現如何?有哪些亮眼成績和特征?
史文祿: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傷痛,但是它對于小程序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讓它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給中國基本所有的微信用戶普及了小程序。因為不管你去到辦公場地,還是去吃飯、進酒店、去機場,都要掃小程序。今年上半年,電商小程序得到了歷史性的增長。比如南方的一個企業,它的實體不能經營的時候,將經營搬到線上,每個月的交易額達2. 5 億。
億邦動力:直播電商今年很火,但有觀點認為下半年整體的直播電商有降溫趨勢。小程序直播從數據維度來看表現如何?您分析它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史文祿:小程序直播跟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在定義上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小程序直播比其他直播的門檻還要高一點,因為在別的平臺直播你只需要開通賬號就可以了,小程序直播你還是需要具備一點開發能力的。
有人說小程序直播的熱點好像過去了,但本身這個熱點也只是外界吵出來的,小程序發展的時間很短,它能夠在短期取得的成績我還是非常看好的,有一些直播間里面的轉化率能夠達到25%以上,是非常高的。要把小程序直播跟小程序本身的交易場景和對用戶購物習慣的吸引綜合起來看。再給小程序直播一點時間,我們會看到更大的不一樣。
億邦動力:有一些品牌商家覺得小程序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只是一個流量的獲取,但是對于具體做品牌運營和用戶運營方面還有點迷茫,那您可不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論層面的東西,指導他們更好地去運營?
史文祿:每天微信朋友圈的流量大概有七八億的用戶,每個人平均每天訪問朋友圈十次以上,也就是說朋友圈每天是 100 億次以上的訪問量。創業者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也不太急功近利,你去做并且擁抱它就對了,在過程里不斷去摸索里邊的玩法,每個商家能領悟的地方都不一樣。從朋友圈到小程序的流量,遠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大家不要孤立地去看,它后面一定要有一整套的技術支持和運營支持,才能真正發揮到極致。
億邦動力:您覺得為什么一向克制的微信會選擇在現階段給小程序開放朋友圈這個流量池?
史文祿:從小程序面向C端用戶上線到現在兩年半的時間,開發者生態已經非常成熟了,普通用戶對于小程序的認知也開始變得更加成熟,這兩個條件的成熟是微信敢把這個功能放開的基石。如果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 2019 年它的留存不夠高。對于商家來說,老用戶的回流不夠高,停留時長不夠長,還有商業化的身份需要完善。所以,微信也需要通過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入口釋放,幫助商家更好地建立用戶的連接。
億邦動力:有些小程序的開發者說現在已經轉移戰場去抖音快手等新流量平臺去找機會了。您怎么看這樣一個現象?
史文祿:首先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里,都有創業者成功,也有失敗的。我們不能因為有開發者離開,就覺得這個生態不好。我認為微信小程序的生態不管是公開性、透明性,還是公正性,都是非常高的。創業者都在做一個事情,用戶在哪就去哪。如果你要去做內容,那么抖音快手非常適合;如果要開一個商城,在抖音、快手合適,在天貓也合適,那我想在小程序上更合適。
億邦動力:很多商家擔心微信會限制各種誘導、裂變等行為,那小程序打通朋友圈會做哪些限制?商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史文祿:從現在的角度來說,你想注意也很難做到。因為微信把這些能力都給去掉了。你想去做誘導等一系列動作現在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微信的那個小程序分享到朋友圈,打開來都是單頁模式,就像一個H5 頁面。剛才你說的動作都不能操作,但用戶可以隨便瀏覽和點擊購買。分享、裂變等功能,也許后面會放開來。
億邦動力:一直有消息說微信小程序這一塊兒可能會推出一些中心化的流量池,您覺得有這個可能嗎?“搜一搜”效果怎樣?
史文祿:沒這個可能,這不符合微信的產品價值觀。每個人對中心化的認可和理解不一樣,比如說微信的搜索會全量打開出來給小程序,我猜測有可能就在今年的下半年。但是即使微信搜索放開,你說它是中心化的流量嗎?它是去中心化的產品方式。我認為完全中心化的那種,微信是不會做的,但可能會去中心化地分發中心化流量,比如說視頻號有中心化流量,但它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推薦方式,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
微信“搜索”有多個入口,用戶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品牌商家如果認為只通過搜一搜就非常輕易地獲取流量,也沒那么簡單。小程序直播里邊的成功案例,都是邊在公域流量里買廣告邊私域維護老用戶,不是簡單通過搜索。
億邦動力:您之前預判,在小程序生態里會誕生一個類似拼多多體量的電商平臺?
史文祿:小程序將是中國未來投資公司最核心關注的領域。中國的創業公司只有極少數有能力一上來就做App。做App還得宣傳推廣,這基本上沒有創業公司能hold住,但小程序的創業成本極低,中國就有非常多的優秀企業創業的時候沒有做App,只做小程序。
我覺得很快在小程序上會誕生GMV超百億的企業,估值超 10 億美金的其實一年就出現了興盛優選,同城生活精選的融資金額也是在 10 億美金之上,群接龍的交易記錄是 100 億,這都是在小程序里邊做出來的。小程序互聯網的GMV已經超過 400 億,今年的GMV很有可能會到達兩萬億,明年可能至少3. 5 萬億。
我經常說中國移動互聯網有兩個主線,一個叫移動App互聯網,一個叫微信互聯網,并駕齊驅構成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而中國移動互聯網是社交網絡的一部分,所以我覺得小程序不是微信的,而是國家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新基建。
億邦動力:大家目前比較關注微信視頻號,同時又覺得它目前的發展還比較慢,但是覺得有很多的機會在里面。您覺得視頻號對于商家來說是一個好的生意機會點嗎?它會和哪些工具結合?和小程序結合會有多大的爆發?
史文祿:像定位、服務號、視頻號這些,小程序本來就不等同于它們。小程序是基礎設施,是代碼層面的,我們稱之為互聯網的新的技術標準,但是不管是訂閱號、服務號還是視頻號都是產品層面,能吸引的生態和商家的玩法是有限的。
視頻號適合什么?做電商,但是也是以內容來帶動電商的一種場景。中國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文字、圖片、視頻都是人類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介質,只是過去網速慢,所以我們看的是文字、圖片,后來網速變快,我們看的是視頻。今天我們可以看實時的直播,因為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了。
微信視頻號適合內容類電商,未必適合游戲、O2O、人工智等類型,但還是會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生態。將來我們在視頻號里看中哪個商品,它下面會有個鏈接,我推測在用戶點擊后一定是去了小程序。
億邦動力:有人說微信小商店更適合一些中小商家去做,比如在群里做直播之類,您覺得這個工具它會不會變得更大一些?或者說覆蓋面會更大一些?
史文祿:我覺得微信肯定會不斷迭代和升級微信小商店和它的服務。至于它能服務到什么樣的程度,因為各個商家的商業模式比較復雜性,每個行業都不一樣,不同商家有不同的服務要求,不同的客戶面對的群體,所要求的功能也不一樣,我覺得可能微信小商店不能夠滿足商家所有的要求,但是它依然很偉大,因為它降低了線上開店的準入門檻。
億邦動力:有觀眾想知道,純小程序創業企業已經實現變現的數量到了一個什么水平?
史文祿:純小程序變現,一種是交易類型,比如興盛優選、群接龍、同程生活精選等,興盛優選可能今年有 200 億的GMV。而純小程序互聯網創業企業的變現模式是廣告,包括做內容的、做工具的、做休閑游戲的程序。
這種純小程序的變現的廣告,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成功案例,比如小年糕,高峰的時候每天DAU達 2000 萬。但是很多這樣的商家沒賺到錢,甚至是虧本,就是因為小程序廣告商還不太成熟,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廣告商開始去投放小程序了,對于這些內容類是巨大的利好。
第三類是內容付費的商業模式,包括知識付費、會員費等。我們應該很快就能夠看到這類,因為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把這個事情走通的。
億邦動力:微信和其它生態內的小程序有什么不同?
史文祿:每一個商家所需要的服務是不一樣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微信的小程序包羅萬象。阿里的交易類小程序對于交易類、生活服務類來說是非常適合的。百度的內容類、工具類、電商交易類、游戲類小程序也有做得好的案例。對于商家來說,要看你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據你的實力來嘗試,比如說是抖音、小程序等同步推進呢,還是先選擇其中某一兩個來推進。
億邦動力:隨著功能越來越豐富,小程序是否已經偏離了最初的“用完即走”模式?
史文祿:商家不用太關注這些詞。微信確實在早期的時候提了幾個關于小程序的詞,大體是說無需下載,用完即走。這樣的理念在指導產品設計的時候,會導致小程序生態有留存低、用戶停留時長不長,而用戶停留時長是整個商業價值中非常核心的數值。
但是我們不能再用過去的觀點來衡量今天的小程序,小程序也沒再用這四個字來要求自己。微信后來自己也說用完即走,但是用完還來。意思是沒有決策成本,沒有心理壓力,這個和用戶停留時長也不沖突。至于是不是偏離了小程序的初衷,我認為偏離了更好,這說明小程序開始真正走向商業,開始更多地考慮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