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52PK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9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增補了13個專業,其中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該專業將于2017年正式實行。消息一經公布便在電競行業中掀起了巨瀾,這一次的全新變革可以說是電子競技繼2003年之后,再一次為國內電子競技發展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直以來我們很難把電子競技和教育部聯系到一起,在傳統觀念中,電子競技依然是一個以游戲為核心的體育項目,雖然一直都在倡導教育游戲化,不過真正想要打破游戲和教育勢不兩立的傳統觀念并非一朝一夕,所以很多盲目興奮的人也無需高興太早,教育部這次確實為電子競技的發展做了一個助推器,不過想要電子競技真正得到發展,還需要更多扶持。
國內電子競技經過了十幾年的沉寂,早已經和國際電子競技脫節。我們看到的電子競技雖然擁有非常龐大的消費體系,產業結構也在趨向完整,不過獻花和掌聲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呢?從2015年來是,電競行業就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各種青訓營的出現并沒有緩解現狀,早期那些真正為中國電子競技做過貢獻的人,即便已經退役依然支撐著國內電競表面的繁榮。電子競技的迅猛發展讓新生力量失去太多沉淀的機會,直播平臺的興起更讓整個電競行業顯得浮躁。可以說這一代的電競是“催熟”的一代。表面看起來整個行業確實朝著更高的方向前進,抬頭以為在風口上翩翩起舞,低頭卻發現薄弱的根基隨時會讓整個產業崩毀。
文憑成就不了頂尖 卻讓行業更加成熟
國內電子競技究竟缺少的是什么?從宏觀來看其實就是兩個方面,第一,正規化的管理,第二,頂尖選手。國內電子競技發展至今,與行業配套的經理人、領隊、教練、分析師都存在很大的空缺。如今國內大部分俱樂部教練是由兩種人擔任,一種是選手,一種是退役選手轉型成教練。他們共同的特性就是年輕,而且沒有經過系統的管理培訓。而電競大國韓國,無論是教練還是領隊都有著非常深厚的行業經驗。往往他們的經驗能夠給選手們很大的幫助。
韓國排名前十的綜合性大學在2014年宣布招收電子競技特長生,這也是韓國加深電競布局的重要一步,電競大國尚且如此,正在蓄力起飛的中國電競又怎么能不為行業培養后續動力呢?專業的培訓有利于電子競技的發展,培養管理型人才將是國內在電競專業課推行過程中的重要思路。
從長遠角度來看,專業型的電競人才將成為國內電競發展的重要后備力量,但是依然會有許多質疑的聲音出現,電子競技區別于其他的課程,并非一本理論書,幾個老師的泛泛之談就能夠讓中國電競站在世界之巔。大量的練習和比賽才能灌溉出一個成熟選手。
高校賽事或將發掘更多學生潛力股
國內電競產業尚不發達時,電競選手在網吧中訓練,拿著微薄的獎金度日,不說前途渺茫,就連下一頓能否吃飽也是一個未知數,但是他們依然瘋狂的訓練,這就是中國早前電競人對于電競的態度。早期SKY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提過,像若風、微笑等選手,已經代表了中國的頂尖水平,但是他們每天仍要刻苦、甚至瘋狂地訓練。因為選手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獎金,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比賽壓力,如果打不出成績,很快就被淘汰。
早期的電競情況是比賽少,獎金少,所以職業電競選手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壓力,而如今,電子競技在深化布局中一步步走進高校,賽事的增多讓電競愛好者有了更多的機會!其中最受大學生關注,影響最廣的無疑是騰訊舉辦的英雄聯盟高校聯賽。如今英雄聯盟搞笑聯賽已經走過了四屆,針對高校的賽制也逐漸趨向成熟,在即將來臨的第五屆全國高校聯賽上,已經有158所高校將進行校隊決賽的選拔專場。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其中,學生們對于電子競技的熱情也空前高漲,高校之間的對決也讓電競從業者關注到學生群體,比賽不僅能夠讓一些有天賦的選手脫穎而出,方便職業俱樂部挑選人,也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子競技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
電子競技如今在國內發展的速度已經不用多解釋,所謂“正名”也將隨著發展而被逐漸淡化,但是國內電競是否真的能夠騰飛并不是某個學校開設專業或者某個官方部門的一紙聲明而決定的。大學生作為這個社會特殊的群體,承載著未來發展的方向,而大學生也是未來電子競技行業的主力軍,從專業的管理和選手的培養兩個方面雙管齊下,才能真正引領電競行業未來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