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唐代背景的電視劇好像都沒有裙幄之宴的場景,沒想到《唐朝詭事錄》竟然拍了。雖然只是一個小鏡頭也能看出來很用心了。這個非流量的的懸疑劇,真的一整個愛住了。盧凌風的身世大白,他就是公主的兒子。在本劇一開頭,他與公主第一次的見面中,隱約能感覺到他與公主關系不一般,也在猜測他是否是公主的孩子。

不管是盧凌風自己吐露的身世以及太平公主的訴說,我忽然間發現這其實是個有些悲情的角色。他的出身就意味著他絕對不會是一個普通的唐朝打工人,無論怎樣都會卷入權力斗爭的漩渦。如果他要真只是一個失去雙親的范陽盧氏就好了。

談起少年時期公主與盧的父親一見鐘情,場面唯美動人。我想公主是愛盧的父親的,只是身份、權利縈繞著她。


有被小感動,少年時期太平公主并沒有圖省事兒讓中年期太平扮演,而且找了位氣質適合的漂亮小姐姐,確實看到了誠意。沒讓岳麗娜老師扮嫩,很良心。眉眼間和岳麗娜老師挺像的,沒把觀眾當傻子。公主偷偷生下盧凌風,把他寄養在寵念寺。


可憐盧凌風的出生就是一場算計,他之所以出生是因為他生父反對女皇當政,意圖刺殺,于是刻意接近少女太平,兩人未婚生有一子,后來他生父身份暴露被殺。太平怨恨也不想認他,他養父家一直給他灌輸仇恨意識,效力李隆基也是為了讓他們母子反目報復親媽。唐朝詭事錄


前面提到裙幄之宴,給大家科普一下。大唐少女們的夏日野餐,也就是現在的露營。它是唐代京城長安女眷們春日野宴之一。因講究用顏色鮮艷的裙子連結起來張掛做成帷幄而得名。

此宴的時間在每年上巳節(即三月三日)前后,裙幄之宴首先當然是踏青,觀滿園春色。游園過后,她們便以草地為席,四周插上竹竿,再將裙子聯結起來掛于竹竿,搭起臨時的飲宴幕帳,設宴聚餐。

在唐代,“春”除指春季外,還意為酒,品酒亦為品春。一面圍繞“春”字猜謎語、講故事,賦詩聯句,盡情抒發她們對春的追求和美好祝愿。
裙幄宴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斗花”,女子都佩戴鮮花,看誰的鮮花更名貴。然后以花裙為幕帳,開始宴會,雅致有趣。
“裙幄,長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掛,以為宴幄,其奢逸如此也。”–《開元天寶遺事》

裙幄之宴應該是少女直接把身上的裙子脫了做成圍擋,蠻休閑的感覺。看起來也色彩妍麗,感覺古人沒有手機也生活也很豐富多彩。大唐真的算古代最開放的時期了,公主作為天后的女兒,別人都是成群結隊,自己只能一個人,有點高處不勝寒那味了。

但那大多數是古代貴族,名門。大多數不在長安或者大的州府的人一般一輩子也就男耕女織。當然窮人也有窮人的游戲,比如斗草,翻花繩,主要是古代生活節奏慢,人與人之間距離也近。原來不是只有外國有野餐,我國唐朝就有裙幄宴。為什么《唐朝詭事錄》會這么火?細節決定品質,這部劇細節真的算精益求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