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興趣的可以去搜搜可以去搜搜諾獎給莫言的頒獎詞,下面摘錄一段:
Mo Yan is a poet who tears down stereotypical propaganda posters
從諾獎的頒獎詞來看,他們仿佛活在火星,頒獎詞里給大家翻譯幾句核心的,大意是這樣的:”莫言打破了50年的快樂宣傳”,笑死,批判那個時期的文學不是一抓一大把?
“描述了中國社會循環往復的自相殘殺,如豬狗一樣的生活環境”看到這血壓就上來了。
我一直堅定認同莫言先生那個文學不能唱贊歌的主張!文學應不應該批判?應該!
但是如果諾獎頒獎詞是這樣!我是莫言我不會去上臺領的!
我認為諾獎偉大就在于普世價值,如果這樣亂扣帽子這樣傲慢自居,那真是自掉身價。
這種頒獎詞應該給和平獎,明顯走錯了片場。

當然,你可以說頒獎詞不是莫言說的,但頒獎詞說明了為什么給這個獎。
以罵國人為獨立思考的文壇只存在于民國到現在,隨便看看古代人,從司馬遷到李白,蘇軾,到施耐庵,曹雪芹,沒有人是以罵國為榮的,高度卻絕對比莫言高
而且雖然頒獎詞是老外寫的,但莫言不可能不清楚。
舉個例子,今天我要給xx先生發一份獎,獎勵xx先生的優秀著作,該著作寫出了xx先生家鄉的愚昧無知丑陋和原始,沒有任何人類文明的痕跡,xx先生的家人殘忍無法與人共情又愚蠢,世世代代生活在豬圈中,xx家族代代自相殘殺,已經經歷了千年之久,而我們以及三皮的鄰居也被xx家族的宣傳欺騙了五十年!xx先生的文筆是優美的,文字技巧是驚人的,我們祝賀他。
而且莫言之后的獲獎詞,實際上還感謝了諾獎委員會對他作品的公正評價……

說了這么多,仍舊就事論事,即,這種領獎詞是一種侮辱,但不代表要對莫言進行討伐,因為文學多種多樣,你必須容忍百花齊放,不管它放的是花還是其他植物
若是莫言能拒絕領獎,再來一句諸如:我是揭露我們中國的現實問題,喚醒老百姓的,不是讓你們拿來侮辱中國和中國人民的。我都尊稱他一聲,真正的大師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但我必須說一個殘酷的事實
有些人讀了點書,覺得自己也能貼上去裝一下知識分子了,開始同情他們替他們說話了。事實上呢?人家還有家族門閥呢!帶你玩嗎?沒有毛爺爺,你還在玩泥巴呢,“地富反壞右”能讓你讀書?做什么春秋大夢?

你以為出身老百姓、苦苦求學有了很高文化水平就進入知識分子圈子了?不,賈淺淺最得意的詩作,你小學的時候就覺得嗤之以鼻,但她是知識分子圈里人,你不是。

莫言和魯迅完全不同

是黑,還是批判。魯迅寫的是普遍現象,具象到個體,筆法收斂,卻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真實面貌。莫言寫的是個例,卻筆法夸張,妄圖證明那個時代都是那樣。但起碼我爺爺輩的農村人,那時代生活艱難,也沒有莫言筆下那樣喪失。

莫言就算初心是批判,他也寫出了黑的效果。而且,他自己到底想黑還是想批判,他自己心里不清楚,我是不信的。
因為諾貝爾文學獎就是這樣,反正把中國黑成個球,就穩得獎了。
魯迅對國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像看著你長大的老師,看著你該學習的時候嘻笑打鬧,痛心疾首地罵你:這樣下去你沒救了,從小爛到大!但是你跌到泥濘里的時候,他是唯一會向你伸出手的人。
莫言,不是文學揭露黑暗嗎?
那我們來看看事實:
為什么沒有一部諾貝爾文學獎是記錄美國西進運動,驅趕屠殺印第安人、描繪印第安人血淚史的文學作品?
為什么沒有一部諾貝爾文學獎是記錄在美國被剝削、被壓迫、被奴役的敗黑人努力悲慘命運的文學作品?
為什么沒有一部記錄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阿富汗戰爭,描繪戰爭難民凄慘生活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作品?
相反,為什么揭露美國政府丑聞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英國被捕? 還要引渡回美國?
為什么爆出美國監聽門丑聞的斯諾登至今還在躲避追殺?
如果斯諾登,阿桑奇是中國人,揭露的是中國的事情,西方是不是要把他們捧得比莫言還要高?

諾貝爾文學獎是好是壞,該頒給誰,就是法國大師薩特說的那句話罷了。
“我很清楚,諾貝爾獎本身并不是西方集團的一項文學獎,但它事實上卻成了這樣的文學獎,有些事情恐怕并不是瑞典文學院的成員所能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