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爸爸回來了》和《奔跑吧》見到過霍思燕后,已經很少能見到霍思燕的動態。丈夫杜江這些年登上了大熒幕,霍思燕似乎已經退居幕后,安心地照顧家庭。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一些綜藝節目和影視劇雖然見不到霍思燕的參演,但是經常能在各大電影的首映禮上見到,而且霍思燕每一次都是淚灑現場,哭到不能自已。

所以,不得不發問一句,霍思燕是在電影院兼職做哭托嗎?尤其是在網友曬出“招牌哭托的小廣告”,更是坐實了霍思燕做哭托日入三百的收入。

《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影現場,霍思燕哭腫雙眼;
《哥,你好》觀影現場,嗯哼給霍思燕擦眼淚;

《中國醫生》觀影現場,霍思燕哭著靠在杜江肩膀上;
《陽光姐妹淘》觀影現場,霍思燕帶領著一眾好友齊落淚;

可能給是為人母、為人妻,這些年的霍思燕多了些感性在身上,又或許是這幾場的電影題材,與霍思燕本身息息相關。
《海的盡頭是草原》以“草原額吉的愛”作為全片主線,本身就屬于感動題材,霍思燕哭腫雙眼倒也正常;

《哥,你好》有“母親舍命救子”的片段,霍思燕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自己當初生子時,醫院也是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如今再看這一幕,怕也是感同身受;
《中國醫生》也是感動題材,又是丈夫杜江主演,霍思燕怎么著也得賣一個面子,助力一下丈夫的事業;

《小Q》屬于“導盲犬”題材,不只是霍思燕,普通人也能從其中共情,這個影片估計是真情實感的哭戲;
至于《陽光姐妹淘》也很好解釋,《歡天喜地七仙女》《聊齋志異》乃至《少年天子》都有著霍思燕不俗的表演,當年的霍思燕是響當當的清純美人的角色。

如今的霍思燕已經是物是人非,尤其是女明星更新換代的娛樂圈,早已沒有了霍思燕的位置,估計是看電影的時候代入了自己……

當然,或許我們猜測得都不對。也許,霍思燕淚點低、又是淚失禁體質,所以圈子里都喜歡請霍思燕。這個猜測也很合理,按照網友的爆料,能在電影首映禮上見到霍思燕,題材一般都不輕松,喜劇題材的電影從未見到霍思燕出席。

當然,還有一些網友的點評更加到位。
這四部電影都有淚點存在,霍思燕淚灑現場也是正常。尤其是在首映禮這樣的重大場合,又是攝像機懟臉拍攝,霍思燕的情緒自然要無比的放大,就算是沒有那么好哭,也要裝個樣子。

當然,霍思燕的哭戲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事實,雖然是隱居幕后,可霍思燕這些年的演技沒有落下,還是保留了從前的功底。

不過,一兩部電影還行,霍思燕每一次都出現電影首映禮上哭到不能自己,時間長了難免會有人質疑,所以“哭托”這一稱號怕是要跟隨霍思燕很長一段時間了,而且霍思燕似乎還找到一個新型職業,一天三百的那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