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電影《愛情神話》,影片重點聚焦了兩代人愛情的分與合。在中年人的愛情中,我們看到的是白老師一顆依然年輕的心以及傳統文化給他們帶來的烙印;在年輕人的愛情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灑脫與自主。隨著最后白老師與李小姐的微信聊天逐漸顯示,我才發現,導演想讓我們感悟到的,并不是最后美滿的結局,而是其中豐富的過程。
一段感情或是喜劇,或是悲劇,但你為她親筆描畫,她為你慢慢改變的那些日子才最為珍貴。 整體的觀感,細節的觸動,帶給我的都是兩個字——“真實”。無論是開頭老白看微信看朋友圈發朋友圈看消息,還是李小姐對老白提出住他那之后的反映,還是格洛瑞亞那一夜之后的種種行為,無一讓我產生一種不可質疑的真實感。這種真實,不單是生活的真實,更是愛情的真實。
片中幾個主要角色仔細一看,從愛情的角度去看,他們似乎都沒有找到理想的另一半,即便是老白和李小姐也只是處在曖昧階段,中間還一度斷了關系,直到片子結束才又重新開始。每個人都曾經擁有過愛情,可一到中年,那種熱烈、炙熱、沖動的愛情完全不見了,老白給李小姐畫了張素描。她跟老白說,換成年輕時候最吃這套了,老白則回她,現在也可以的啊,然而哪有那么容易。
三個女人,坦然說出自己的人生觀愛情觀,把她們的處境和性格展現地淋漓精致,絲毫不會刻板,反而非常鮮活,飯局也并沒有成為愛情的修羅場。他們的種種表現給人的感覺又是那樣成熟,跟年輕人的那種愛情是不同的,格洛瑞亞在KTV跟老白一番話后的黯然神傷,李小姐被老白邀請住到他家時的顧慮和不安,中年人在面對愛情時總是沒那么勇敢。色彩的冷暖是電影中慣用的手法,色彩能暗喻人物走向,豐富情節內涵。
影片《愛情神話》中,以昏黃的色調為主基調,給人一種煙火氣息、市井生活的感覺,也將導演想要塑造的寂寞的中年人們的生活形象外化出來。李小姐的造型色彩很張揚,一身紫衣、紅衣的鮮明顏色,在畫面中凸顯而出。李小姐代表的是上海的獨立女性,見過許多世面、卻被愛情所欺騙,不在相信愛,孤獨且自由的女性。在老白與李小姐和格洛瑞亞對話的時候。李小姐和格洛瑞亞在紅色熒幕前,被紅光籠罩著,老白在藍光下,一根柱子隔開兩邊人,形成對稱構圖。
兩極色彩的對立和反差,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無法跨過的鴻溝。很喜歡這部電影,它不說教不沉重。很多人看完表示無法明白這部電影到底想表達什么,我想說電影里確實沒有努力講清楚故事的前后因果,甚至在好幾個地方進行了模糊化處理,但這給了我們很多解讀的空間,這也是看這部電影的樂趣吧。生活其實也是這樣,有些事情不需要說得那么清楚,只要是生活于現代社會,自然能體會到人物的行為邏輯、喜怒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