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宮斗,對大家來說最熟悉的或許就是《甄嬛傳》了吧,但《甄嬛傳》中的一些細節里有著意想不到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秘這些細節。
在甄嬛傳第二集的選秀當中,太后和皇上都看到了甄嬛的長相,太后為了為難甄嬛,在殿前潑水扔貓,甄嬛穩住了心緒,面不改色,但同場的孫妙青卻沒能忍住,受到了驚嚇之后直接叫了出來。孫妙青的表現引起了皇上的注意,罰她永不許再選秀。
皇上:孫妙青,殿前拾椅拉出去,永不許再選秀。
太監:嗻
孫妙青被罰真的只是因為殿前失儀嗎?
其實不然,我們先來說一下為什么孫妙青只是被貓嚇到驚叫了一聲就被處罰了。
在古代,禮儀是評判女子品行的一個重要標準,一個人的禮儀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品行,更是他背后的家庭和教養,稍不留神就會禍及家人。孫妙青殿前失儀表明的就是她家教的缺失,是整個孫家的過錯。
甄嬛正是明白背后的道理,才努力克制住對貓的恐懼,始終保持著一個大家閨秀的禮儀。但是,孫妙青的殿前失儀只是一個無心之舉,并非真正挑戰皇權或藐視皇家威嚴。
說到底,并沒有牽扯到大是大非的問題,頂多只是落選而已,遠不至于被罰永不許再選秀這么嚴重。
要知道,對于一個秀女而言,永不許再選秀的處罰。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就連甄嬛都替孫妙青不平。
甄嬛:想留的沒能留,不想留的卻偏偏留下。
眉莊:能進宮,是多少人巴不得的福氣,你又何必嘆氣?況且你我一同入宮,彼此又能有個照應,這會宣旨的太監已經去了,甄伯父必定歡喜。
甄嬛:眉姐姐,我當真不是有心的
眉莊:我知道你不是有心的,可是老天爺有心啊,他不忍叫你明珠暗頭。
甄嬛:可是皇上,孫妙青只是膽小而已,并不是大錯。
眉莊:天子威重,孫妙青事態不穩重了。
從甄嬛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皇上對孫妙青的懲罰過于嚴重了。甄嬛懂得宮廷禮儀,也明白背后的利害關系,更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在她看來,孫妙青的無心之失完全不必如此羞辱她。
那皇上為何要做這樣嚴厲的處罰呢?我們來看看皇上在決定對孫妙青的處罰之前做了什么。
皇上:旁邊那個秀女叫什么?
太監:蘇州織造孫珠河之妹孫妙卿年16
皇上:孫妙卿殿前失儀,拉出去,永不許再選秀。
皇上先問了孫妙青的出身,孫妙青是蘇州織造孫中和的妹妹,蘇州織造是在蘇州設局織造宮廷所需的織品的。皇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在任江寧織造之前曾任蘇州織造三年。
由此可看出,孫妙青的家庭也是非富即貴的。按理說,有這樣的家庭背景,皇上更應該器重孫妙青才對。為什么在問孫妙青出身之后,反而給了這么重的處罰呢?
因為皇上早就在忌憚孫家了,并且有意避諱孫家。皇后宮里的惠春曾在抱怨華妃的時候提到過孫家。
奴婢:娘娘看了一上午的書了,吃點新定過的蜜桔吧,
華妃:這個時辰新入宮的嬪妃都安頓好了吧?
奴婢:是,都已經到各自宮里歇息了,
華妃:本宮難得有那么清閑,讓華妃獨自操勞了。
奴婢:說到華妃,奴婢就生氣,娘娘看這秘訣,本來有上好的柚子,偏偏被華妃宮里的宋之給挑走了,還道,皇上午后要去他們宮里用膳,自然要挑最好的奉上。上回也是蘇州織造新進貢的段子,也是讓他們宮里先挑走的
華妃:這些小事讓一讓他又有什么要緊?還有外面庭院里的牡丹都有些歪了,叫花匠好好培培土,明年春天還要開花的
奴婢:娘娘。娘娘母儀天下,會跟她一般計較嗎?
這里提到的進貢段子的蘇州織造,也就是孫妙青的母家孫家了。皇后貴為六宮之主,有貢品進貢,理應由皇后先挑選,但卻因為華妃風頭正盛,反教皇后慢了一步。
華妃要想搶先挑選段子,就必須知道孫家進貢段子的時間,這也從側面證明孫家與華妃之間或許存在往來,即便沒有證據直接證明,以皇上嚴重的疑心病,也是寧可錯殺,不能放過。
再者,孫妙青在殿前的反應也充分證明她的各方面條件確實不夠優越,但她卻能在眾多優秀的女子當中殺出重圍,極有可能是走了后門,賄賂了當時的考官,也就是負責主持選秀的華妃。
因此,皇上對孫家的懷疑和忌憚更深了。孫家掌握著蘇州最大的經濟命脈,是搖錢樹一樣的存在。彼時華妃的哥哥年羹堯手握兵權,在朝廷也有相當的威望,如果讓孫妙青進宮,孫年兩家聯手,日后再想控制華妃和年羹堯兄妹就更難了,二人對于皇權的威脅也會更大。
因此,永不許再選秀,這個懲罰對于皇上而言,可以說是一勞永逸,即便孫妙青沒有殿前失儀,皇上也會有其他的理由讓她再也無法進宮。
所以,無論身處什么位置,擁有什么樣的權利,都要低調做人,不要企圖走捷徑。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收藏轉發哦。
關注小編,下期更精彩。
【以上圖片均來在網絡,如有侵權請刪除】
#甄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