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內地綜藝陷入疲軟,各大平臺的熱門綜藝幾乎為續集綜藝。例如耳熟能詳的芒果TV《密室大逃脫》,經久不衰的優酷《這就是街舞》,嬉笑逗樂的騰訊《脫口秀大會》,想唱就唱的愛奇藝《中國好聲音2022》。
具為“舊瓶”續裝酒,觀眾尤其是綜藝迷難免口味發“膩”。小編深有同感,但近期韓國新晉綜藝《The Zone:堅持才能活下去》,讓劇荒的小編如臨甘露,感嘆韓綜別出心裁。
1. 綜藝內容形式新奇
初看綜藝名字,小編心想估計是在一個島上大家一起生存渡夜,期間完成節目的障礙或者是大自然的考驗。
沒成想節目的重點在于堅持而不是生存。通過平衡的八角亭再現各種模擬場景的情況,場景的難度不是側重于實際生存技巧的磨煉而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折磨參與者的心智。
簡而言之堅持類綜藝在當今內娛綜藝還是空白,油然而生的感概道綜藝還是韓國會“玩”。
2.損招頻出,笑料不斷
這檔綜藝貼著搞笑的標簽,很大程度源于節目組損招倍出,敢想敢做。
第一期模擬情境為眼睛地帶,設定不要被眼睛看到否則會噴水甚至是干冰加速寒冷。然后你就發現眼睛無處不在,仿佛是找到你了的捉迷藏游戲。電梯里、陽臺外、畫作中、地板上,眼睛達到無孔不入的情況。
更損的是遮眼睛用的窗簾上是眼睛;坐在溫暖的沙發剎那翻轉掉落在眼珠子小球堆里;吃個飯被周圍的眼球巡邏注視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節目組做不到的程度。打開了小編的想象也放飛了小編的笑聲。
不僅是第一期節目,病毒地帶那期中老套路是喪尸游城,但反套路的設定為漂亮的才會被咬。劉在石和李光洙不信命的時候拼命逃脫,最后被瘋狂打臉。兩人把手放到喪尸嘴前,把喪尸惡心得直發抖,把小編也笑得抖若篩糠。
3.三位MC(主持人)碰撞出的化學效應
節目的三位MC分別是劉在石、李光洙、權俞利。劉李的搭配成名于國民綜藝《Runnning man》,兩人綜藝效果爆棚,互相調侃、接梗。三人默契組合,完美達到“1+1+1>3”化學效應。
韓綜有一點令人稱贊的點是綜藝MC的人設固定,能在多檔綜藝中維持統一的人設。做到以人為核心打造人設,金句也會不時致敬自己。內娛的綜藝以節目為中心立足人設,如何吸引觀眾快速出圈為首要目的。
劉在石號稱韓綜兩大高山之一,地位相當于內娛何炅。搞笑之余盡職地串聯起每期的節奏,“潤物細無聲”下給兩位搭檔遞話。
其次劉大神人到中年仍然敬業,那期眼睛地帶中他在零下攝氏度的場地全程淋水四個多小時堅持完成任務,好笑之余讓人熱淚盈眶,夢回《無線挑戰》時期,小編為之肅然起敬。
李光洙粘到強力膠的那段太逗了,褲子都粘掉了。帶著強力膠艱難地爬洞進溫暖房間瞬間被撒水,又狼狽得再經歷一次爬出洞。坐馬桶強力膠梅開二度地粘在臀部導致這條褲子更穿不上。丑弱慘延續了“長頸鹿”光洙的綜藝人設,坊間人稱“綜藝之神”的名號實至名歸。
權俞利的加盟注入偶像元素,展現了觀眾的視角同時中和男性的比例和過于搞笑的基調。畢竟節目最后的立意是時事,如疫情肆虐、入冬寒潮、納涼特輯等。
4.道具置物的生活化
此檔綜藝每期開展不同的模擬情境,道具場地均是生活中能采購到的。哪怕是第一期的眼睛道具,大部分刻有眼睛的載體道具是常見家具、日用品。生活化的置景理所當然使人感到親切,代入感更強。
《The Zone:堅持才能活下去》每期笑料不少,如果讀者最近處于綜藝荒,那么這擋綜藝是不錯的選擇。小編真誠希望內娛綜藝也能制作出新穎的原創全民綜藝真人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妙娃瓜子嗑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