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我,每天帶來名人感動的故事!

李崇霄,是國內(nèi)知名演員,參演過《武則天》、《女人在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愛人》、《野百合也有春天》、《李春天的春天》、《最后一槍》等影視作品,獲得過飛天獎、金鷹獎等殊榮。
有著精湛演技的李崇霄,深受觀眾喜愛。他的妻子茵娜是德國人,兩人結(jié)婚后,李崇霄便以中國女人的標(biāo)準(zhǔn)衡量茵娜,導(dǎo)致婚姻一度走到懸崖邊上。
碰撞過后,李崇霄明白了婚姻的真諦,積極地轉(zhuǎn)變思想,迎來跨國婚姻的柳暗花明。2022年6月22日,李崇霄不幸辭世,終年51歲。他的離去,將恩愛20年的妻子茵娜推入了悲傷的深淵。
而今李崇霄離去不到一年,沒有丈夫在身邊的茵娜過得如何,是否走出喪夫的悲痛了?

01.
李崇霄,1971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兒時的他,不喜歡怎么說話,也不愛和同齡人玩,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小人兒書。
雖然父母不是農(nóng)民,但他們卻一直教育李崇霄和哥哥,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親近農(nóng)民,并尊重他們的樸實和辛勞,因為只有農(nóng)民,才有我們,才能解決溫飽。

后來,李崇霄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廣播學(xué)院。那時候,李崇霄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去建筑工地,趁著民工休息吃飯的間隙,坐下來跟他們嘮嗑,聊他們在北京的喜怒哀樂,也聊他們遙遠(yuǎn)的家和家中的妻兒。
這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在這閑聊中,李崇霄也覺得他們很簡單、真誠,從不對人設(shè)防。
在北京廣播學(xué)院畢業(yè)后,李崇霄進(jìn)入到北京電視臺,成為了一檔生活節(jié)目的主持人。雖然主持人的工作體面穩(wěn)定,但他內(nèi)心最向往的職業(yè),還是演員。

1994年,沒有跟任何人商量的李崇霄,直接就向北京電視臺遞上了辭呈。為何不愿做主持人,或許是電視節(jié)目有太多不能自己掌控和抒發(fā)的內(nèi)容,而且那種不自由也讓李崇霄很不舒服。
對此,他也說:電視臺是行政單位,可能我的性格不太適合在電視臺工作,過每天上班、下班這種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我想我更適合開放性且有自由度的工作和生活。

離開北京電視臺,李崇霄在家呆了半年多,才接拍了一部電影。雖然在此之前,他也參演過不少影視作品,但都是不緊要的小角色。
本來應(yīng)該有著前途無量的電視臺主持人,但他卻毅然放棄了。只是演藝道路并不順?biāo)?。而李崇霄也足足花費了10年的酸甜苦辣。
所幸的是,在人生并不怎么得意,演藝事業(yè)又處于低谷時,李崇霄卻遇上了一段美好的愛情。

2001年6月的一天,李崇霄在北京西城區(qū)的一個胡同逛故居,碰巧遇到了一個迷路的外國女孩,她身挎相機(jī),打著手勢說自己迷路了。
得知對方要去東城區(qū),李崇霄還特意開車將其送到目的地。一路上,女孩用蹩腳的漢語和李崇霄交流,她說自己叫茵娜,是德國人,目前在北京的一家外貿(mào)公司上班。
對于李崇霄的熱心幫助,茵娜也感激,但因為語言的障礙,所以兩人溝通得很困難,但在分別時,茵娜主動和李崇霄交換了電話號碼。

02.
半個月后,李崇霄幾乎要忘記這段小插曲,但茵娜卻給他打來電話:感謝你對我的幫助,我想請你喝咖啡。
喜歡廣交朋友的李崇霄,爽快地答應(yīng)了下來,而這也讓他收獲了一段甜蜜幸福的婚姻。

在交談中,李崇霄了解到了茵娜的身世。25歲的茵娜,父親已經(jīng)不幸過世,母親獨自生活在德國,而茵娜來中國之前,也是一位職業(yè)演員,畢業(yè)于德國慕尼黑音樂戲劇學(xué)院表演系。
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兩人在咖啡廳聊東西方的藝術(shù),氣氛非常融洽。因為茵娜身處異國他鄉(xiāng),在北京舉目無親,也顯得很孤獨。

為此,和李崇霄相識后,茵娜時不時就會約李崇霄一起出來,兩人一起看畫展、聽音樂、吃飯逛街??炊嗔藝鴥?nèi)美女的李崇霄,在茵娜的身上也感受到了全然不同的感覺。
頻頻的接觸和交往,也讓兩人的心越貼越近,都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對方。

這年10月,茵娜就主動對李崇霄表白:我已經(jīng)離不開了,想和你住在一起。
雖然李崇霄也深愛著茵娜,但此時的他,條件很一般,身上只有3萬的積蓄和一輛二手車。面對茵娜的告白,他婉拒了:等我掙錢買了房,有一個家后,你再搬過來吧。
聽到李崇霄的話,茵娜眼里也浮過一絲憂傷。兩天后,讓李崇霄沒有想到,茵娜竟然直接帶著行李找上門來,對他說:愛情是無法阻擋的,我以后就住你這了。

看著突如其來的茵娜,李崇霄愣住了,在原地不知所措。茵娜說:租房子就很好啊,我們家鄉(xiāng)有40%的年輕人,結(jié)婚都是租房子,而且我有收入,你放心,我能養(yǎng)活我自己。
擔(dān)心自己會傷害到茵娜,李崇霄急忙跑去了朋友家住,而且李崇霄在朋友家,一住就是一個星期,在這期間,朋友也數(shù)落他:人家女孩子那么愛你,你一個大老爺們卻躲到外面,像什么話?

聽到朋友的話,李崇霄也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太好。于是他立即返回住處,誠懇地向茵娜求婚:你不嫌我窮,我還有什么好顧慮的,咱們結(jié)婚吧。
聽到李崇霄的話,茵娜雙眼含淚,真誠地祈禱:希望我們能幸福。

03.
2002年5月,李崇霄和茵娜領(lǐng)證結(jié)婚,兩人拿出積蓄,在北京買了一套房子。
李崇霄的父母都到了花甲之年,但他們一直在老家跟隨大兒子一起生活。北漂多年的李崇霄,回家的次數(shù)很少,更不用說給父母盡孝了。

當(dāng)他和茵娜結(jié)婚后,李崇霄便想要盡一盡兒子的責(zé)任和義務(wù),他和妻子茵娜商量:我想要將父母接來北京住一段時間。
對于丈夫的話,茵娜爽快地答應(yīng)了。只是當(dāng)李崇霄打算去接父母時,卻得知茵娜找了租房,這讓李崇霄很驚奇,更是一頭霧水。

當(dāng)李崇霄得知茵娜找的租房,是給爸媽住的,李崇霄就忍不住數(shù)落:哪有你這樣做兒媳的?公公婆婆第一次上門,你卻不讓老人住家里。
茵娜卻一臉無辜地說:你父母愿意和我們住嗎?在德國,老人白天和兒女一起吃飯,晚上住各自家里。
李崇霄無奈地說:你要懂得入鄉(xiāng)隨俗,這是在中國。

看到丈夫有些生氣,茵娜也只好妥協(xié)。不久后,李崇霄將父母接到北京,一見面,茵娜就直呼老人的名字。
聽到兒媳的稱呼,這讓兩位老人臉上掛不住,李崇霄就急忙打圓場:爸媽,在茵娜老家,子女會直呼父母名字,她一時改不過來,別和她計較。

面對這個外國兒媳,老兩口覺得十分奇葩。公公婆婆的到來,讓茵娜也很重視,更是親自下廚,做了一大鍋花花綠綠的土豆泥,她告訴公公婆婆:這是德國的美食,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
只是李崇霄的父母,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兩人只好勉強(qiáng)吃了小半碗。誰知,還沒到傍晚,老兩口就餓了,還去冰箱里拿蛋糕吃。
這讓茵娜看到后,直接就搶下來,說:土豆泥卡路里很高,你們的體重已經(jīng)超標(biāo),怎么還能吃蛋糕?

按照中國老人的思維,茵娜這操作就是認(rèn)為老人貪吃,而這也讓老兩口憋了一肚子火。等到傍晚,李崇霄回到家,李母就將此事告訴了他。
李崇霄一臉不高興地對茵娜說:你對老人太苛刻了。
得知丈夫生氣的原因,茵娜解釋地說:父母血壓偏高,又上了年紀(jì),我得對他們的健康負(fù)責(zé)。
聽到茵娜這么說,他也明白茵娜這是為老人好,但同時卻也覺得,茵娜太一根筋了。

不但如此,因為生活習(xí)慣的問題,茵娜和公公婆婆產(chǎn)生了分歧,茵娜更是會說婆婆。為了維護(hù)母親的尊嚴(yán),李崇霄責(zé)怪的對茵娜說:你對老人說話得注意分寸。
但李崇霄的話,卻也讓茵娜辯解起來。于是,兩人便發(fā)生了爭吵,著急的茵娜更是說起了德語,李崇霄說中文,兩人吵架就像是雞對鴨講。

04.
2004年春節(jié),李崇霄帶著妻子茵娜回唐山,與父母和哥哥嫂嫂一起過年。
嫂子一見到公公婆婆,一口一聲爸爸媽媽,叫得也給外親熱。老人還未入座,嫂子又拿出新買的鞋子給他們試穿。
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嫂子還很勤快的張羅茶水和糕點,更是征求大家的意見,給每個人都做了一道最愛吃的菜。

看著孝順懂事的嫂子,李崇霄不由得感慨:嫂子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兒媳,哥哥心目中的賢淑妻子。
到了晚上睡覺時,李崇霄也教育起妻子:我嫂子是中國標(biāo)準(zhǔn)的好兒媳、好妻子,和她一比,你有很多方面需要學(xué)習(xí)。
對于丈夫的話,茵娜很不服氣地說:我也有很多優(yōu)點,你怎么不說,也不夸我?
茵娜的話,讓李崇霄氣得不行,一轉(zhuǎn)身,留給茵娜一個后背。

因為茵娜懷孕5個月了,即便生活習(xí)慣很不一樣,李崇霄和父母都很遷就她,唯恐她會動了胎氣。
2004年7月,茵娜順利產(chǎn)下可愛的女兒,看著混血女兒的漂亮面孔,這讓初為人父的李崇霄很開心,就連李崇霄的父母,也將以前的不愉快拋之腦后。

產(chǎn)后第三天,茵娜就不顧公公婆婆的反對,執(zhí)意要洗涼水澡。公公婆婆無法說服她,便在兒子面前發(fā)牢騷:你這個外國老婆太固執(zhí)了,老人的一句話也聽不進(jìn)去。
對于母親的話,李崇霄便勸說:茵娜也快30歲的人了,有些事你遷就她吧。

看在兒子的面上,李母也不打算和茵娜計較。2005年3月,當(dāng)茵娜得知母親因膽結(jié)石住院,她便將女兒交于公公婆婆照顧,自己則趕回德國照顧母親。
因為李母經(jīng)常和大兒媳家走動,關(guān)系也很好,李母覺得自己應(yīng)該一碗水端平。于是,便給茵娜的母親匯了3000元。

半個月后,茵娜回到北京,不分青紅皂白就數(shù)落婆婆:您怎么能不經(jīng)過我同意,就給我媽寄錢?
對于茵娜的數(shù)落,李母和老伴都很納悶,這好心怎么就成了兒媳眼中的罪過?他們氣不過,便和茵娜起了爭執(zhí)。

看到他們爭吵后,李崇霄急忙將他們拉開,明白事情的經(jīng)過,李崇霄告訴父母:在德國,親家之間是沒有經(jīng)濟(jì)往來,要是沒有經(jīng)過對方的同意就寄禮金,這會被認(rèn)為是施舍,而且她們那里忌諱數(shù)字“3”。
聽到李崇霄的解釋,他們也明白過來,覺得自己錯怪了茵娜。
安撫好父母后,李崇霄又開導(dǎo)妻子:媽媽一片好心,你怎么能責(zé)怪她?你這固執(zhí)的毛病得改改。

05.
為了能更好的照顧女兒,茵娜選擇辭去了工作,全職在家?guī)蕖?/p>
女兒滿一歲后,茵娜就讓她自己吃飯,將飯菜都倒在一個木盤里,讓女兒隨意用手抓著吃。女兒吃到嘴里的不多,倒弄得一身都是。

而到了夏天,為了能教孩子走來,茵娜還用繩子拴著女兒,就像是牽小狗一樣。當(dāng)李崇霄看到后,再也看不下去,指責(zé)茵娜:你不上班了,怎么連孩子都帶不好?你看中國媽媽照顧孩子多么細(xì)心。
茵娜卻理直氣壯的說:我們德國媽媽都這樣,我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
每當(dāng)李崇霄在家,他都會耐心的為女兒吃飯,但卻被茵娜一把奪過飯碗,說:你這是在驕縱女兒,這是做父親的不負(fù)責(zé)任。
對于茵娜的固執(zhí),這讓李崇霄一點辦法都沒有。

有一次,在外面聚會的李崇霄,因為喝多了,被朋友送了回來。回到家后,茵娜不但沒有給他泡醒酒茶,反而將一瓶酒擺在他面前,說:你是酒桌上的勇士,有本事就再給我喝一瓶。
在德國,女性很厭惡丈夫酗酒,茵娜用這樣極端的方式,就是希望丈夫別再酗酒了。但這在李崇霄看來,卻以為是妻子的冷漠無情,心里也很不高興。

這年端午節(jié),李崇霄和哥哥在一起過節(jié),哥哥多喝了幾杯酒,嫂子不但會勸說哥哥注意身體,還會專門為他泡醒酒茶。
看到嫂子的做法,在想想妻子茵娜的做法,這更加讓李崇霄心里很糾結(jié)。

自此以后,李崇霄就不自覺的會拿茵娜和嫂子做對比,越比越覺得茵娜缺點太多了。因為李崇霄喜歡看書,看到深夜后,他怕影響妻女,便在書房睡了。
而這在茵娜看來,夫妻不論怎么吵,在德國到了晚上都要同床共寢,一旦分居,就意味著兩人的感情有了變化。
當(dāng)李崇霄接戲后,在外拍戲一個多月都沒有和茵娜聯(lián)系,這也讓茵娜以為丈夫這是厭倦了自己,沒有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茵娜帶著女兒回了德國。

當(dāng)戲殺青后,回到家里迎接他的,不是妻女的笑臉,而是一屋子的冷清和灰塵。這也李崇霄打了親朋好友的電話,都不知道茵娜的去向,更是和茵娜一位德國的朋友取得聯(lián)系,對方也不知道茵娜的行蹤,這讓李崇霄十分著急。
直到傍晚,岳母才打來電話,說:茵娜帶著女兒,回到了慕尼黑。
當(dāng)晚,李崇霄心亂如麻,心想跨國婚姻實在是太難了,便想著去慕尼黑,跟茵娜商討分手事宜。

06.
去了慕尼黑后,李崇霄見到了妻子和女兒。
一見到李崇霄,女兒就飛撲到李崇霄的懷里,親昵的叫著爸爸,更是調(diào)皮的撒嬌。

抱著女兒的李崇霄,也頓時淚流滿面,離婚的決心也在女兒的親昵下,一點點的崩塌。在看看茵娜,臉色也變得憔悴暗黃,他看得出來,茵娜這段時間,過得并不好。
為此,李崇霄情不自禁的說:我這次來,是接你和女兒回家的。
聽到丈夫的話,茵娜的眼淚也不由自主的滑落臉龐。

當(dāng)晚,李崇霄在岳母家,岳母用德語和李崇霄交流,他聽不懂,一旁的茵娜便在一旁翻譯:在德國人眼里,茵娜算得上是稱職的兒媳、妻子和母親,但她生長在德國,不論是習(xí)慣還是思維模式,都和中國人不一樣,你不能用中國女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和要求她。
聽著岳母的話,這讓李崇霄陷入了沉思,岳母說得沒有錯,茵娜是德國人,也在德國生長的,用中國女人的標(biāo)準(zhǔn)去要求她,這對她一點都不公平,要換做在德國,自己無疑也是不稱職的女婿、丈夫和父親。
為此,李崇霄對茵娜說:要是你還愛著我,那我們就重新開始。
得知了婚姻的問題,李崇霄也打算做出改變,茵娜也重新有了勇氣和信心。

李崇霄用包容感動了茵娜,而茵娜也努力地向標(biāo)準(zhǔn)的中國妻子靠近,學(xué)著中國人一樣待人接物。
當(dāng)磨去了彼此身上的棱角,夫妻倆相處的越加和諧,這也讓李崇霄事業(yè)逐漸走向輝煌。
隨著片約不斷,李崇霄常年在外,茵娜則在家安心的帶女兒,每當(dāng)回到家,看到妻子和女兒,那一身的疲憊一掃而光,一家人過得十分幸福溫馨。

只是幸??偸嵌虝旱?,2022年6月22日,51歲的李崇霄不幸辭世。當(dāng)李崇霄撒手人寰后,留給茵娜的也是那無盡的悲傷。
送別丈夫后,茵娜也陷入到了巨大的悲痛中,每天以淚洗面,精神恍惚,在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她就仿似蒼老了10歲不止。

07.
從相識相戀到現(xiàn)在,兩人正好一起走過20年,雖然前期有過間隙和芥蒂,但都用愛一一化解,跨國婚姻的他們,感情十分深厚。
李崇霄的離去,不但讓茵娜悲痛欲絕,也讓她陷入了人生灰暗的境地。
她知道,余生陪伴在身邊的,只有女兒。盡管她明白,自己不論怎么傷心都挽回不了丈夫,但她始終都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茵娜和丈夫的感情太深了,那些情和事,那些風(fēng)雨歲月是無法忘懷的。每當(dāng)她想起和丈夫那甜蜜的情景,不由潸然淚下。
丈夫走了,茵娜的感情也空了。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她依然依戀丈夫,家里的擺設(shè)也和丈夫生前一樣,就連丈夫用過的東西,都還原封不動的擺放在老地方。
所幸,女兒逐漸長大,在茵娜悲傷的時候,還有女兒的陪伴和開導(dǎo)。余生的茵娜,會跟女兒相依為命,帶著丈夫的愛好好活下去。

在茵娜心中,李崇霄永遠(yuǎn)是一個合格的丈夫、父親。女兒也會時不時的想念父親,他明白父親的不易,所以她也會照顧好母親。
每當(dāng)茵娜想李崇霄時,要么會打開電視,一遍又一遍的看他的作品,要么就會前往他的墓地,跟丈夫說說話,講述著這些日子的經(jīng)歷。
就這樣,茵娜在悲痛中堅強(qiáng),在堅強(qiáng)中懷念丈夫。

2022年9月,李崇霄離世不到一年,雖然茵娜看似和常人無異,但內(nèi)心的傷痛卻無法抹平,而且這也會伴隨她終生!
-END-
原創(chuàng)不易,敬請點贊關(guān)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