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是鐘南山?
我的侄女是個高中一年級的小女孩,前兩天挨個把大人的手機要過去,問她干什么,說是給自己的偶像刷榜,作為粉絲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刀哥隨口問道,你的偶像是誰呀?她說,蔡徐坤!刀哥問,蔡徐坤是誰?她驚到,蔡徐坤你都不知道呀,你太out了。刀哥不甘,問那你知道誰是鐘南山嗎?她十分不屑地說,就是去武漢的那個老頭兒么?跟我有啥關系……刀哥不由陷入沉思。
(二)國士與英雄
鐘南山的事跡無需贅述,刀哥記憶最深的是他力纜狂瀾的兩句話:“新冠病毒傳染源是野生動物,雖然那個市場叫水產,但是有很多是賣野生動物的”。“有證據表明新病毒是可以人傳人的”。在所有人對病毒尚無明顯認知的情況下,正是鐘南山院士的兩句話讓戰疫形式瞬間扭轉,避免了成百上千人感染的可能。言猶在耳!17年前非典來襲,鐘老作為總指揮,奮戰在抗擊病毒的最前線。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成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17年后,面對突發疫情,83歲的鐘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漢,自己卻來到武漢。
所謂白衣逆行,國士無雙,說的就是鐘老這樣的人。
這次疫情,除了鐘老,還有無數的醫生、護士、軍人、警察、基層干部和普通人,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火線。
他們做的事也許算不上驚天動地,但在刀哥看來,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每一個名字值得被銘記。可是,在不久的將來,等待他們的仍是“遺忘”!
(三)英雄留不住,追星迷人心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年輕人的偶像變成了明星和網紅,不再是到個小時的作家、科學家等等。刀哥經常在網上看到各種年輕人諸如此類的追捧:“我家XXX拿了XX獎”……“我家XXX和影帝合作了”……“我家XXX天下第一帥”……、并堅定不移地以為自家愛豆就是全世界最棒的,那些批評的就是無腦黑的噴子。輕一點的,分不清網絡和現實的區別,不能合理支配時間和管理情緒,學業受到影響。
嚴重的,沉溺愛豆到“風里雨里機場等你”,偷父母錢打賞主播,貸款給偶像刷榜,甚至像十三年前追星致父自殺,這一切讓刀哥三觀震碎。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娛樂也成了更多人的追求。隨著各大視頻媒體的崛起,各種“造星計劃”越來越狂熱,網紅效應越來越風靡,而這些的直接受眾便是年輕人。
年輕人為無聊的直播買單,為網紅瘋狂打call,為流量明星展開激烈對罵……但是,適當的娛樂使人放松,過度的娛樂使人頹廢。腦殘粉們無處不在,網紅出場受到萬人推崇,明星身價上百萬,將一個正常的演員職業、歌手職業推至高峰,打造所謂的“偶像”、“明星”,背后反映的,難道不是價值觀的扭曲與正能量的衰弱嗎?藝術院校每年的招生考試人頭攢動是最好的證明,很多年輕人心中的明星夢越來越強烈。甚至很多小孩子整天刷著抖音或斗魚之類的APP,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變成一個網紅。
“不要讓孩子的夢想都變成明星夢,”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和培養三觀的關鍵時期,若只是被這些不健康甚至是充滿戾氣的思想所影響,那肯定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這種沉溺娛樂明星的風氣,讓我們不得不警惕。
(四)鐘無艷與夏迎春
為什么年輕人只知道娛樂明星,卻不知道鐘南山這樣的英雄呢?刀哥想起了電影《鐘無艷》里的一句臺詞: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
這句話是有一個典故的。
鐘無艷、夏迎春為兩個女子,前者奇丑,后者奇美。兩個都喜歡齊宣王,都是他身邊的女人。鐘無艷十分有才,能替齊宣王做事,總能幫他的忙,夏迎春除了美色和哄齊宣王開心玩樂之外一點忙都幫不上。齊宣王有難的時候就跑去找鐘無艷,災難一過就去找夏迎春,把鐘無艷拋到一邊。值此疫情蔓延國難當頭的時候,這句話更能說明問題,刀哥做一個不慎恰當的類比:上文提到的專家、醫護人員、軍人、警察和基層人員就是鐘無艷。他們不會唱歌,也不會演戲,無法引起我們的愉悅,他們平時毫無存在感,甚至有點讓人厭煩。畢竟我們見到了太多對專家的嘲諷,太多的醫鬧,太對的對軍人、警察的辱罵,也見到了太多對基層工作的不理解。但是關鍵時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用自己的義無反顧,換來了我們的安康。魯迅先生這樣的這一句話,或許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魯迅
刀哥認為疫情之下的專家、醫護人員、軍人、警察和基層干部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這些英雄和我們一樣,都是血肉之軀,在災難面前都很渺小,可是他們卻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的行為彌足珍貴,他們的精神無比強大,他們瞬間所迸發出的磅礴力量撼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這才是我們和平年代最需要的英雄!我們應該為身在這樣的國家,有這樣一群敢于奉獻、舍已為人的英雄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年輕人更應該銘記他們!
(五)誰才是英雄
魯迅先生還說過:“愿中國的年輕人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在任何年代,年輕人有醒著的,有睡著的,有昏著的,有躺著的,有玩著的。但是,刀哥認為,年輕人是需要蓬勃向上的。不應該是:饑餓來了,才想到了袁隆平。瘟疫來了,才想起了鐘南山 。戰爭來了,才想到了解放軍。壞人來了,才想到了警察;疾病來了,才想起了醫生。安逸了,想到的卻是小鮮肉和大明星。如果沒有人夢想當科學家去改變世界,當軍人、警察去保家衛國,當醫生去救死扶傷,當老師去傳道受業,只是整日沉迷什么明星、網紅,那結果只會是娛樂至死,國將不國。所以,年輕人,不要再一昧地追星了。我們不需要小鮮肉,不需要靡靡之音,我們需要陽剛、正氣、血性、責任與擔當。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不是英雄的悲哀,而是社會的悲哀。慶幸的是,在國家災難面前,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我們的英雄,激發起內心的強大信念,更清楚地認清楚自己身上的責任與使命。這就是英雄的意義,他可能是力挽狂瀾的強者,更可能是于平凡中綻放人性光輝的普通人。英雄并未存在嚴格的定義,不論出身、性別、年齡,人人皆可成就英雄之名,成為釋放精神力量,鼓舞眾人的楷模。
(六)銘記是最好的致敬
刀哥知道,在不久的未來,疫情過去了,我們的英雄們依然會消失于公眾的視野,不論我們感恩與否,他們都在奉獻著自己的青春與生命。我們自己呢,或許并不會成為英雄,但我們會將英雄的精神傳承下去,讓這種精神去指引更多的人走向正確的道路。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卻不懂得敬重和愛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民族。這個民族記憶中的每一次苦難,都一遍遍的提醒著我們:這個社會可以缺少娛樂明星,但是不能缺少真正的英雄。年輕人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刀哥希望你們奮發向上,切莫讓“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成為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