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危險關系》雖然說確實是有點冗長,但還是昆汀一貫的風格,后半段更衣室出來的那段長鏡頭真不錯,音樂也很贊。薩繆爾杰克遜最后的披發屬實是有點恐怖。帕姆格里爾真的挺有韻味的。話說看毒師的時候真的一點沒注意到吸塵器老板是羅伯特福斯特演的。
NO.9:《金剛不壞》昆汀作品,有點像《末路狂花》,是女性最后雄起干掉狂魔的故事,有點血腥暴力,有斷肢,撞車,血漿鏡頭,有點不爽的就是那幾個大姐馬不停蹄的嘚嘚有點上頭。這電影美女如云,要不是前面那些女孩啰哩巴嗦,結尾十幾分鐘這么爽我真想給五顆星,好吧,我承認我之前對昆汀有點誤會。
NO.8:《殺死比爾2》姜文有點像是昆汀,但是昆汀比姜文又勝了好幾重。中間邵氏電影的風格簡直是惟妙惟肖,沒有真正的熱愛拍不出來那么純正的味道,但是昆汀的情節思路和鏡頭卻又是充滿西方化的角度,別人常說結合要融洽,昆汀沒有讓中西方雜糅起來,而是感覺像陰陽圖一樣,互不干擾但是卻在一個圓內,觀感新穎奇特。
NO.7:《殺死比爾》最喜歡的暴力美學,太多影史經典片段與經典配樂。穿插的美漫動畫也無比精細。而且我太愛劉玉玲的石井御蓮了,烏瑪瑟曼簡直是殺手里最不出彩的一個。部分場面血腥暴力,但其實動漫呈現效果在前早已做了鋪墊,節奏張弛有度,隨著復仇計劃逐步深入各種呈現效果輪番上演不跳脫,音樂和畫面也都絕佳,純復仇電影。
NO.6:《罪惡之城》極致的表現手法,大師級的色彩運用。開幕短片段和三個完整故事都用一抹紅色貫穿,多一點也顯累贅,在黑白背景中妖冶到邪惡,另類到顛覆,即吸引人又墮落。敘事方式非常精妙,第一個故事節奏緊湊又筆墨少,本來以為只是開胃菜,從而奠定電影世界觀,沒想到卻是電影的靈魂。
NO.5:《落水狗》看完結尾再看開頭那一段閑話之后發現每個人的表情都各有深意啊……臥底、瘋批、幸存者、憨憨都早已在暗中標明。幾位顏色先生喋喋不休的講話倒是有趣,最后全部嗝屁也符合昆丁當時的典型風格。現在看來昆丁在那個階段的影片都是用這種章節式段落,還是比較模式化的,不過好在故事講得不錯蠻有意思。
NO.4:《八惡人》又一部昆汀的B級玩世不恭大制作,駕輕就熟的風格,這次轉到了西部片背景,用章回體的方式,恰到好處地放入歷史味道濃厚的賞金獵人、黑幫、黑人歧視和南北觀念分歧等元素,完成的一部夾雜嘴炮、懸疑、探案、動作、B級血腥片種種類型的作品。
NO.3:《無恥混蛋》雖然是皮特的粉但是也不得不說他在整個劇里一點不搭,還有法鯊為什么這么快領盒飯!猶太獵人實在演的太好了,怪不得三大獎全拿全了,看著他對著你就不寒而戰。暴力直接,雖然開始會感覺節奏有些拖沓,但是對白、情節設置還是很有意思,過慣了平庸乏味的生活,就需要看這些張力十足的電影。
NO.2:《低俗小說》真的沒有想到,這樣一部沒有深刻含義,基調如此戲謔的電影有這樣的魅力。瑣碎卻精彩的臺詞、隨性的配樂、不按套路來的劇情竟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看得太爽了。平常冷靜地敘事,黑色幽默,出其不意,找到了很多名場面的源頭,很吃昆丁這一套。
NO.1:《被解救的姜戈》昆汀的配色構圖運鏡配樂真的是獨樹一幟,當頭一棒的粗俗血腥也是獨特的魅力。第一次看可能會不喜歡,但是看第二次就會上癮,真的是大寫的痛快。昆汀的作品幾乎很少讓我失望,一路追著他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就是元素很豐富,人物也很真實,殺殺殺的很直接,除了主角,誰都可以下一秒去世。
昆汀執導的十大頂級神作,劇情緊湊,不舍得錯過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