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2022年的網絡熱詞,你會想起什么?
擺爛?芭比Q?內卷?
借助網路流量躥紅的詞很多,但真正走進人們心中、被融入日常生活的卻很少。
因為搞笑的口音而走紅的“栓Q”一詞,顯然屬于后者。
它本是“謝謝”的英文發音,演變至今,卻成了一個萬能用語。
不管你是心有不滿,還是無語至極,又或是心酸無奈,說上一句“栓Q”,負面情緒仿佛就能消解一半。
而它的發明者——“Teacher Liu”劉濤,也因此走進大眾視野。
從一開始的抨擊質疑,到后來“笑梗不笑人”,網友對劉濤的印象有了質的變化。
或許是因為,在他的人生故事里,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向上的力量。
不向現實屈服,奮力逐夢
劉濤出生于廣西的一個農民家庭,家中共有五兄妹。
對于彼時的人來說,生存是第一要事,想上學讀書無疑是種奢望。
但劉濤對學習的喜愛,卻從未因艱苦的條件而動搖。
小學畢業后,父母本想讓他回家務農,他卻對父母說道:
“我知道家里苦,但我還是要上學,我可以自己掙學費。”
果戈里曾說:“有了決心,一切困難的事都會變得容易。”
這句話用來形容彼時的劉濤,再合適不過了。
當別人家的孩子都在院子里撒丫子瘋玩時,劉濤卻為了掙學費而四處奔忙:
他去鎮上批發1分錢5根的冰棍兒,回到村里再走街竄巷地吆喝,以3分錢一根的價格賣出去;
他在自家的水田里放養鴨子,等鴨子成熟后就將鴨和鴨蛋兜售出去。
暑假2個月的時間,劉濤能存下好幾十塊。
在旁人看來這筆錢或許不值一提,但對劉濤而言,這不僅是學費,更是夢想的資本。
中學畢業后,他如愿收到旅游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然而世事不會總是如人所愿:
和昂貴的學費相比,劉濤打工所得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他只得放棄學業。
可對學習抱有執念的人,怎會輕易向現實屈服?
回家務農的劉濤,并沒有因為輟學就徹底荒廢自己:
沒錢買英語書,他就向外院的同學借書,把重點字詞都抄下來,一字一句地背誦;
沒有閑余時間,他就趁著牛群吃草的空當,找個巖洞靜靜地看書做筆記,反反復復練習。
后來在采訪中,劉濤回憶起這段時光說:
“那時學習環境很艱苦,我經常抄書抄到夜里一兩點,一個簡單的句子我要練習無數遍才能記住。
只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永不放棄,才能有進步。”
如他所說,持之以恒便會有收獲。
經年累月的自我沉淀下,劉濤的英語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最終,他考取了英語導游證,成為當地的一名地導。
拋開網紅的光環不看,劉濤身上映射著許多普通人的影子:
面對現實的刁難,有的人選擇俯首稱臣,最終淪為生活的苦役;有的人選擇迎難而上,最終成為生活的贏家。
只要堅定逐夢的信念,我們終能披荊斬棘,抵達理想的彼岸。
不為外界所擾,活出真我
常言說:“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劉濤的家鄉——廣西陽朔本是個游人如織的地方,可疫情的襲擊,讓這座城市失去了過往的活力:
往日熙熙攘攘的陽朔西街,如今門可羅雀;
從前一房難求的網紅民宿,現在無人問津;
曾經人頭攢動的夜市排檔,如今冷冷清清。
這對熱愛導游工作的劉濤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幸而,深入骨髓的樂觀精神,讓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他開始給家鄉拍攝短視頻,不管是熱門的打卡景點,還是不為人知的鄉村野景,都成為了他的拍攝素材。
乘著短視頻的東風,“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的陽朔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隨之一起走紅的,還有每個視頻結尾處的“栓Q”,以及劉濤“Teacher Liu”的名號。
然而,流量是把雙刃劍。
在替家鄉宣傳旅游事業的同時,劉濤自己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許多網友覺得他不配為人師,開始抨擊他:
“這樣的人當英語老師,不是誤人子弟嗎?”
“嘩眾取寵,真是看不慣!”
“為了流量,故意講一口蹩腳英語!”
一時間,劉濤不擇手段博眼球的言論甚囂塵上。
常人或許早已出面澄清,可身處風暴中心的劉濤卻默不作聲。
他依然和往常一樣,拍視頻、說英語,似乎這場喧囂與他無關。
有句話說:“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究自分明。”
時間不語,但會將真相送到大眾面前。
漸漸的,大家從劉濤的短視頻中了解到:
原來,他并不是真正的英語老師,他只是個自學成才的農民英語愛好者。
于是,昔日的嘲諷與謾罵,都變成了崇拜與夸贊。
變的是輿論風向,不變的是劉濤一如既往的真實:
他從不曲意逢迎他人的眼光,也從不掩飾自己的口音濃厚的事實。
相反,他自豪地認為:“外國游客覺得我英語很流利,經常給我好評。”
言語之間流露出來的自信篤定,讓人對這位農民英語愛好者又多了幾分敬意。
狄更斯曾說:“選擇好自己的路,不管別人的流言蜚語,最重要的是,做自己。”
就如劉濤一樣,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跌宕起伏,他始終不曾在意,而是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明白:
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不必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只管按自己的心意綻放。
不向誘惑低頭,堅守本心
有人說:一個人最難得的是,不因一朝困境而頹廢,也不被一時風光所迷眼。
走紅后的劉濤,便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
因為“栓Q”一詞出圈后,許多網紅公司嗅到了商機,便紛紛找上門來,希望能將他招入麾下,并給出了很高的工資承諾。
如常人一樣,劉濤對此也心動不已。
當導游時的他每個月的月薪不過兩三千,如今眼前的這份報酬卻有數倍之高。
然而再三思慮后,劉濤卻做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拒絕簽約。
后來提及此事,劉濤坦然地說:
我只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又沒有去專業地學習過,我一點都不懂、不了解,所以我不想去簽約,我只想拍好我自己的作品。
有道是:初心易得,本心難守。
在見識過名利場的熱鬧后,劉濤依然選擇回歸本心——做一個踏踏實實的農民。
晨光微熹之際,他扛著鋤頭向田間地頭走去,侍弄自己的瓜果蔬菜;
夕陽斜照之時,他背著籮筐往犬吠農舍歸去,結束一天的辛苦勞作;
空閑時,他仍會用鏡頭記錄家鄉的一草一木,讓更多的人了解陽朔的美;
接到陌生粉絲的來電,他也仍會耐心解答對方的問題,并約定做對方的向導。
在誘惑叢生的世界中,劉濤始終堅守本心,從不沾身利益,也不眷戀名氣,清醒得如同一個塵世間的過客。
從他身上,我們不難悟出:
紛繁世間,誘惑無處不在,汲汲名利的人奔涌赴之,清醒的人卻避之不及,因為他們深知——
與其被誘惑掣肘,時刻面臨著被反噬的風險,不如恪守本心,在自己的軌道上穩步前行。
有網友評論劉濤說:
“生活中的他很羞澀,說英語宣傳家鄉的他很颯。”
這種“颯”就像是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始終貫穿著劉濤的人生,支撐著他前行:
沒有錢上學,他就自學英語;旅游業受創,他就用短視頻開拓新天地。
他就像一株頑強的小草,不管是生于陰溝,還是長于巖縫,他總能用自己的方式,吸收陽光雨露,向上生長。
愿你我都能像劉濤一樣,內心頑強且堅定,保持清醒與初心,活出屬于自己的魅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