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對于電子競技的了解,早已經不是單純停留在“玩物喪志”階段了。電子競技如同一張巨大的網,將生活,游戲,體育,科技等等產業聚攏到一起,讓它們相互交織,直至融合。
隨著電子競技正式獲得教育局批準,并且開設電競專業,我們才真正意識到,電子競技作為新興產業,已經正式進入一個人才儲備的階段。選手們在網吧訓練的時代已經過去,選手退役轉型做教練,當經理的道路或許將正式進入正規化,專業化的流程。
如今的電子競技就好像曾經的電子商務,在不久之后,電子競技就會成為一門被廣泛認可的新學科。
當然,認可新興產業的出現背后所遭遇的非議都是無可避免的,即便是高校開設電競專業。在大部分父母的眼中,專業決定就業,所以在面對電競專業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有一種不知道學什么,學出來不知道干什么的憂慮。
也許是因為社會環境和壓力所帶來的不安全感,才導致我們很多人每走一步的時候都希望能看清楚未來,但我們卻忘了只有不可預見的才叫做未來,專業就業的問題是否是家長和學生所考慮的呢?在G老板看來,這種行為更多是在杞人憂天。
一個國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之所以決定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去開設專業,必然已經對市場,就業率,社會發展必要性都經過了層層的思量才決定是否應該開設。
所以,我們又何必用自身短淺的目光去判斷長遠的未來?就好像10年前的你是否又能預見現在的生活呢?
如果能,那可真是太悲哀了。
關于電競專業就業的問題,我們的觀念不要太過陳舊,畢竟電子競技專業聽上去要比人類專業,植物生理專業,草業科學專業這些學科熱門的多……
這里絕對沒有專業歧視的意思,純屬就事論事!沒什么不服氣的,不信大家看看,近日人力資源服務網站前程無憂就開設了電競招聘專區,誠邀各種電競人才,G老板大概了解之后,簡單總結一下,電競招聘專區主要是為游戲,電競公司提供了一個平臺,就職方向大概是游戲、賽事、直播、服務四大領域,所以無論是崗位還是范圍都還是比較客觀的。
看一下大家比較關注的薪資問題,從招聘信息來看,目前職業選手和直播類的崗位薪資最高,其次是賽事組織,然后是服務類。薪資的梯次分布還是比較明顯的,然而從目前電競發展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合理的。
那么問題來了,G老板發現,這些崗位并沒有對專業有所限制,幾乎沒有一個崗位提到必須要求電競專業,所以如果任何專業的人都能夠進入電競行業,那么為什么又浪費寶貴的青春年華讀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的專業呢?
G老板并不想跟各位灌什么心靈雞湯,說什么“你在某個領域如果足夠優秀那么誰也不能代替你”這種鬼話。
我想說的是,沒錯,就是這樣!無論你學的是什么專業,未來都會遇到非本專業的半路和尚,如果你覺得這樣會讓你不舒服,那么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你去換個非專業的職業、
中國電子競技雖然發展時間比較長,但是正在達到爆發還是在2013年前后,短短幾年時間里面,中國電子競技無論從產業規模還是市場方面都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然而產業的迅速增長必然會引發人才儲備力量的空虛,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兩年里面,中國電競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此次前程無憂和《CS:GO》進行招聘合作并非意料之外,之前,前程無憂還與電競俱樂部EDG、LGD達成合作,相繼都推出了不少的電競崗位。可見,如今我們對于電競行業專業人才的缺口較大,電競專業也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