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期最受期待的韓國電影,非湯唯的新片《分手的決心》莫屬了。
該電影是由韓國重量級導演樸贊郁執導,湯唯、樸海日主演的犯罪懸疑片。
電影于今年5月在戛納上映時便收獲好評無數,不僅獲得了場刊3.2的最高分,同時導演樸贊郁更是獲得了最佳導演獎。
而電影一經在流媒體上線后,便引起了網上的一片刷屏。
在這部電影中,韓國暴力美學“教父”樸贊郁拋開了以往影片中色情、暴力的元素,而主講情感方面。
樸贊郁不斷提到:這是一個成年人的故事,是為了“那些體驗過失去某人或不得不放手的人”而拍攝,也是為了“那些了解非常微妙的浪漫關系和難以定義的情感經驗的人”而準備。
《分手的決心》
電影《分手的決心》主要講述了刑警海俊(樸海日 飾)看似一名優秀的警察,其實每日都過著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不但患有嚴重的失眠癥,和妻子也成了周末夫妻,感情上早已岌岌可危,而他也只有在有殺人跟暴力的情況下才能感受到幸福。
在一場跳崖自殺案件中,海俊認識了死者的妻子瑞萊,在瑞萊被列為第一嫌疑人的時候,他對她展開了調查,然而在跟蹤的過程中,他卻一步步被這個神迷而優雅的女人所吸引。
湯唯在片中所飾演的瑞萊是一個典型的蛇蝎美人的角色,在她在感知到海俊對他的情愫后,便開始了主動的勾引。
這種勾引并非出于單純的愛,僅僅是為了引誘海俊偏離他所調查的原有路線,進而誤入她的陷阱中,洗刷掉她作為嫌疑人的身份。
最后,海俊確如她所設想的那般陷入了她的誘惑中,他的防守徹底被她擊退了,甚至會不顧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幫一個罪犯隱藏罪證。
“我是一個心懷自負驕傲的警察。可是,卻為女人癡迷。毀掉了調查,我徹底崩潰了。”
而那句“把手機丟到大海里去,不要讓任何人找到。”則徹底宣誓了他對自己所堅守正義的背叛。
英雄最終在蛇蝎美人的誘惑下丟掉了自己比生命還重要的職業操守和正義感,而湯唯所飾演的蛇蝎美人瑞萊并不是一個完全的蕩婦,
但她卻引誘海俊遠離了對他妻子的喜愛,也并非一個真正的“妖婦”,會威脅到海俊的生命,但她卻奪走了被海俊視作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正義感”和“道德底線”。
《致命吸引力》 里的艾利克斯(格倫.克洛斯飾)和《本能》里的凱瑟琳(莎朗.斯通飾),兩者都是蛇蝎美人的角色。
(《致命吸引力》海報)
在《致命吸引力》里,艾利克斯對丹(邁克爾.道格拉斯飾)的執迷,威脅到他與妻子(安妮.阿契爾飾)的關系,同時也威脅著他的生命。
影片中湯唯的角色是一個極為有力的一個人物,因為在她的角色里,結合了兩種原始的沖動——性與侵略。
她的角色的力量來自于她的性誘惑力,她的危險存在于海俊在面對她那種性誘惑力時的無助,雖然身為刑警的海俊可以對抗一切黑暗和惡人,但他在她的面前卻是毫無抵抗力的。
當海俊找到瑞萊殺害第一任丈夫的證據時,他才徹底得知自己所面臨的危險性,同時又對這種危險性無能為力,只能選擇逃避。
在海俊提出分手走出房間后,瑞萊坐在房間里獨自落淚的場景其實才是她首次的真情流露。
而女人一旦投入真情便會一發不可收拾,這些都為之后瑞萊的再次出現埋下了伏筆。
在和瑞萊分手后,海俊調去了妻子所在的城市工作生活。
這雖然看似一場感情的終結,其實卻是另一場感情的開始。
也是從這里開始,電影開始有些走向傻白甜愛情劇的老套路。
在戛納電影節上,導演樸贊郁也曾說:“感謝所有觀眾來看我這部又冗長又乏味又老套的愛情電影”。
比如片中:瑞萊為了再見到海俊,設計殺害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知道海俊怕血,清理了丈夫被殺時的血跡以致將兇手的作案證據也一并抹去;最后又因為要讓自己成為海俊心中永遠的懸案,讓他永遠記住她而選擇了自殺。
這些情節都讓身為蛇蝎女的瑞萊看起來無腦且缺乏邏輯,因而才會被人詬病為“傻白甜”。
但因為導演高超的拍攝技巧,讓原本老套的劇情依然呈現出一種高逼格的調性,同時也讓湯唯本身獨特的氣質在電影中被呈現地淋漓盡致,讓整部影片都處在湯唯神秘而充滿魅惑的氣質之下。
所以有人會說:“這部電影很湯唯,但不夠樸贊郁。”
熟悉樸贊郁導演的人都知道,他喜歡用華麗而繁復的電影語言來營造一場漫長的復仇。
而這部電影卻一反常態地不顯山不露水,全片都在安靜而玄妙地在講述一個撲簌迷離的愛情故事。
那么在營造這種氛圍的過程中,導演都用了哪些技巧呢?
導演高超的拍攝技巧
在描寫海俊跟蹤瑞萊的場景中,導演使用了頻繁的推拉鏡頭以及人物的瞬間移動,來增強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伴隨著人物的呼吸和心跳生,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海俊正在一點點被瑞萊吸引。
這些鋪墊都為之后海俊為瑞萊脫罪埋下了伏筆。
鏡頭中有多處場景是突然穿插跳躍進來的,但這種安排不但沒有讓觀眾產生混亂和突兀感,反而給人物以及劇情創造了一種迷亂的調性。
比如:當海俊在瑞萊家門外監視的時候,上一秒還在拿著望遠鏡在觀望的他,下一秒就直接穿梭到她身邊替她接煙灰這一場景,就很精妙地表現出了人物想要來到瑞萊身邊的急切心情。
而在電影最后,瑞萊選擇自殺的方式來讓自己成為海俊心中永遠的懸案的時候,海俊來到海邊尋找時,
在場景呈現上先是大遠景切入,展現出了人物在茫茫大海中的渺小,而海綿清冷隱喻的氣氛又很好地映襯到人物此刻的心情上。
之后又是中景切入人物和海面,將人物的茫然全然呈現出來。
當海俊拿起手機聽著瑞萊留下的錄音時,他徹底被擊垮了。
“毀掉了案件的調查,我啊,完全被摧毀了。”
“我把老太太的手機換了,把那個手機丟到海里吧,讓它陷入深處無人能夠尋找。”
此刻,海俊才最終明白,原來瑞萊說愛她的話就是自己讓她將手機丟進海里那句話。
在此處,真相和情感的角力被完全拉滿,瑞萊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海俊也陷入了徹底的崩潰。
憂傷的音樂響起,海俊仰面苦笑著,痛哭的神情再也抑制不住,他解下領帶系緊鞋帶,雖然知道這樣也是徒勞,但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奔向大海,陷入了無望的尋找之中。
在這里他既想找回瑞萊,也想找回逝去的自己。
導演最后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猜測海俊之后是重回了自己的生活?還是和瑞萊一起葬身于大海之中?
全片沒道一句中年人的苦,卻滿屏讓人感受到那種令人窒息的人到中年的迷茫和對生命的無助之感。
奇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