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一部「神」片。
古代,宅院,賊人迎面拔刀沖來。
女子迅速轉身——
舉起了槍。
一個俠士正在應敵。
對面的敵人,相當難纏。
一看,是個外星人。
總投資高達500億韓元(約2.6億人民幣)。
但票房卻遭遇大翻車,口碑也呈現兩極化。
有人越看越奇怪,表示不能理解。
也有人越看越上頭,稱之為「年度最佳娛樂片」。
到底值不值得一刷?
今天,就讓魚叔來說說這部「最瘋」的韓國電影——
《外星+人》
??+? 1?
單看海報,就能感受到一股荒誕感。
現代和古代,手槍和折扇,機器人和道士。
各種風格的元素,竟然同框出現在一部作品中,玩得相當瘋。
影片內容,腦洞也是相當大。
有未來科幻,機甲大戰電梯間。
有古代法寶,山水折扇藏鬼劍。
有道士斗法,奇門遁甲顯神通。
有異形變身,口吐觸手退退退。
甚至還有時間穿越。
從天而降一輛越野車,只被古人當作天降神獸。
最有看點的,莫過于道士大戰外星人。
一張「不動符」,鎮住外星人。
多鈕細紋鏡,化身放大鏡。
——真·放大。
穿過鏡子的任何東西,都能被放大許多倍。
姑娘一只手,能變如來神掌。
小小一子彈,能變重磅榴彈。
集古裝、武俠、奇幻、科幻、喜劇等于一身。
惡搞嗎?
相反,本片充滿了野心。
論成本,為今年最貴的韓國電影。
本片制作費高達330億韓元(約1.7億人民幣)。
還預計拍兩部,總成本超過500億韓元(約2.6億人民幣)。
而當年超大制作的《與神同行》兩部總共才360億韓元。
與高成本相對應的,是本片豪華的陣容。
主演則包括了柳俊烈(《請回答1988》)、金宇彬(《繼承者們》)、金泰梨(《二十五二十一》)等。
導演崔東勛,拍出過《暗殺》《老千》等商業佳作。
也是個中國迷,港片癡。
早年的《漢城大劫案》《老千》,就很有香港電影的氣質。
后來的《奪寶聯盟》《暗殺》干脆中韓合拍,直接在中國取景。
而在本片中,導演繼續向香港電影取經、致敬。
武打風格有著明顯致敬古早港片的意味。
拳腳相對,又不乏輕松逗趣橋段。
此外,也不乏一些元素混搭的無厘頭笑話。
就像女主角被抓后,向小兵豎起了中指。
而小兵的反應,竟是抬頭看。
兩小時看下來,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座五光十色的游樂園。
不愧是今年最好玩的韓國電影,看一看無妨。
只可惜,電影止步于形式上的「好玩」。
內容上的空洞貧乏,讓這部大投資的影片翻了車。
韓國上映40多天,觀影人次只有153萬。
而電影止損點為730萬人次(止損點即不虧本),可謂血虧。
口碑也不慎理想。
豆瓣評分只有6.1。
在「韓版豆瓣」的NAVER網站上,觀眾評分6.89,專家打分6.00。
頂級陣容之下,這部大片還是慘烈翻了車。
在翻車原因上,國內外觀眾達成了一致。
論特效和想象力,屬得上韓國頂尖。
但論劇情、剪輯、角色等方面,卻拖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的后腿。
實際上,本片為了呈現「古今聯手大戰外星人」的視覺奇觀,下足了功夫。
首先給出了一個設定,外星人會將囚犯關在人類的大腦中。
人類的死去,即是外星囚犯的死期。
但,這些囚犯有時會試圖逃離人類母體,這種情況被稱為「越獄」。
兩個外星機器人守衛(金宇彬飾)便被安排在地球,相當于獄警。
專門負責追捕那些「越獄」的外星囚犯。
在一次追捕中,他們救下了一個小女孩。
之后帶回現代撫養長大。
故事由此有了兩個時空的故事線。
一條線發生在現代。
一艘外星飛船降臨,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
闖入者的目的,是想釋放所有被關在人類體內的囚犯。
同時企圖在地球釋放毒性氣體,以讓這里變成外星人宜居的環境。
機器人守衛與這些外星劫獄者,展開了搏斗。
可惜,多番較量之下,機器人根本不是對手。
只能選擇穿越時空的方式,另尋他法。
另一條線發生在古代。
道士無勒(柳俊烈飾)在尋找一把會發出藍光的「神劍」。
途中,他接連碰到同樣想尋找神劍的各路人馬。
有渾身奇珍異寶的夫妻道士,也有集結幫派的邪教大佬。
還遇到了能「射雷」的神秘女子李顏(金泰梨飾)。
隨著古代世界接連出現西裝、飛船、外星人等科幻元素。
兩條故事線在最后時刻交織,這才讓人理清楚前后關聯。
正當觀眾恍然大悟,等著最終大戰到來之時。
沒想到。
電影結束了。
原來,這只是第一部。
戛然而止的結局,成了最讓人不滿的地方。
雖說將電影分成上下兩部,足見《外星+人》有打造成系列作品的野心。
但它卻劃分得過于割裂。
第一部的故事還沒有講完,就強行結束了。
仿佛快沖至高峰的過山車突然剎住,叫人大大地掃興。
另外,電影的敘事手段也過于平淡。
空有奇觀巧思,全無深刻內核。
「囚禁大腦」「機器人認知」這些本可值得深挖的情節,全都變成沿途風景,一閃而過。
讓人看得糊里糊涂。
如此一來,故事邏輯和人物角色不可避免地也會遇到問題。
故事邏輯上變得不可推敲。
觀眾很難理解為什么前一秒還表示拒絕返回的雷霆,聽了小女孩一句話后立馬改了心意。
是因為她說得在理,還是人工智能覺醒?
電影沒有深究,完全是硬塞的劇情結果。
人物角色自始至終都很單薄。
也許是電影被強行分割成上下部,主角們都沒有完整的成長弧光。
兩個小時下來,電影幾乎沒有任何情感推動力。
純粹是讓我們看了個熱鬧。
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外星+人》無疑是失敗的。
照現在這么看,續作是否還會有都會成為大問題。
這個設定,其實很有意思。
可以讓多種元素和風格,相互雜糅,新穎十足。
但失去了好故事這個核心支撐,整部電影也就難免讓人感到失望。
回看近年來的韓國科幻片,翻車的不只有《外星+人》。
比如《徐?!罚拱?.9。
主演是孔劉和樸寶劍兩大頂流。
故事則關于「永生人」這種深刻的話題。
然而,劇情最終卻走向了俗套,主題內核也變得空洞無力。
電影在展現特效能力中荒誕收尾。
再比如《勝利號》,豆瓣6.5。
總成本高達1.4億人民幣,主演有宋仲基、金泰梨等。
單看題材,本有成為韓國第一太空科幻的潛力。
結果太空淪為背景板,只是講述了一個無趣甚至有點狗血的平淡故事。
劇集也有同樣的敗筆。
比如網飛的《寂靜之海》,豆瓣6.4。
盡管有裴斗娜、孔劉等名演員,但依然口碑平平。
不僅情節邏輯千瘡百孔,人物行為也降智無語。
韓國影視作品的成功,有目共睹。
但,在成功的背后,我們也不可忽略這些失敗之作。
在這些失敗之中,我們也能汲取必要的經驗。
它們都有著做大做強的實力和野心,卻沒有打磨故事的耐心。
不夠用心,便撐不起這份野心。
相反,再看看那些成功的案例。
曾經的《釜山行》《漢江怪物》等,都是不錯的「腦洞大片」。
在這些片中,腦洞并沒有淪為空洞。
視覺特效,也沒有喧賓奪主,將劇情邏輯狠狠踩在腳下。
它們的成功,則印證了一個事實:
讓視效和腦洞真正地為故事服務,才是做出好電影的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