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2》像極了“喜劇人”集結地,首次部落重組,吳卓羲追星成功,為了偶像不惜拒絕林峯。有趣的是,仁科心里只有任賢齊,“三角追星”讓人笑出眼淚。
“雙龍兄弟”平時形影不離,沒想到,“鐵哥們”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林峯想突破舒適圈,一心一意跟著吳建豪練唱跳,再苦再累也不怕。
不過,吳卓羲卻為了自己的偶像仁科,不惜拒絕林峯的邀請。“雙龍兄弟”為了各自所愛,一言不合就“分道揚鑣”,又好氣又好笑。
吳卓羲絕對是“鐵桿小迷弟”,甚至有點癡狂,“五條人樂隊”的《道山靚仔》幾乎能倒背如流。逢人就安利,沒有技巧全是感情。
吳卓羲如愿以償追星成功,但是,仁科卻有點心不在焉,甚至有點冷漠。原來,仁科心里只有任賢齊,難怪沒說幾句話就扭頭去找自己的偶像。
“農村”拓哉說話太有梗了:我來參加節目就是為了任賢齊,我叫仁科,最喜歡小齊哥的《任逍遙》,加在一起就是“三任”,組隊效果肯定不錯。
“吃瓜群眾”笑出眼淚,“三任”是什么鬼,妥妥的“形容詞鬼才”。任賢齊很有親和力,絕對不會拒絕自己的“頭號粉絲”。不過,“三角追星”組合,注定畫風清奇。
首次公演,任賢齊部落搶到了《世界第一等》,但是,閩南語有點偏科,特別是吳卓羲,普通話都沒搞明白,讓他唱閩南歌,多少有點強人所難,“燙嘴等級”可想而知。
為了分擔任賢齊的工作量,仁科自告奮勇當吳卓羲的閩南語老師。而且,仁科一臉自信:海豐話屬于閩南語系,雖然有點口音區別,實則差不多。
“吃瓜群眾”笑掉面膜:海豐話、閩南語何止相差一點,潮汕地區就有好幾種方言,就算找林峯學習閩南話,也比找仁科強很多,跟錯了老師,想帶回來就難了。
導演“挖坑式”提問吳卓羲:你準備繼續跟著仁科,學習不太標準的閩南話嗎。沒想到,吳卓羲卻“死心塌地”:我覺得他標準就可以,關鍵是唱出感情。
導演小姐姐憋著不笑都不行,偶像的力量太偉大,“該死的崇拜”讓人哭笑不得。一個敢教,一個敢學,結果卻學到“世界隨時都要崩塌”可還行。
吳卓羲接近崩潰,只能靠“自我催眠”繼續學習,甚至咬著后槽牙放狠話:不要再聽仁科的歌了。任賢齊當場被逗樂,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偶像濾鏡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