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還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了,笑點和開心麻花前兩部比不上,但挺溫情的,節奏不錯,至少及格了。特別是后面的反轉部分,我是飆淚飚到尾了,一聳一聳不敢出聲電影院里。我是在電影前面的一個很小的點上就有過觸動,當時還覺得是偶然。就是一開始張小斐不想打排球,問賈玲想干什么,賈玲說就想看她們打排球,之后張小斐就很寵溺的說好。
我剛看到這的時候想的就是不愧是未來母女,哪怕不知道也這么寵孩子,結果后來發現是雙穿我一下就又想起這一點了!有的人可能是單親家庭(客觀陳述,絕沒有別的意思),從小沒有感受過母愛;或者感受到的母親的溫情比較少沒有經歷就會很難共情,這是很正常的。我和我媽一起去看的,哭傻了,因為電影里賈玲和她媽媽的經歷,比如給衣褲縫可愛圖案,高考那時候壓力大跟媽媽哭訴,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小廢物但是媽媽只希望我平安健康……
很多我和我媽媽也經歷過,瞬間就能共鳴,知道這一刻當時心里是什么感受。唉,挺傷感的,個人經歷不同,共情點也不同。是那種真的被帶入感情的哭,就是可能我淚點低,再加上我是很容易有代入感的那種人(我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我就是單純的容易被帶入進去),我真的是電影結束了半天我還沒能從那種感情里走出來,一回想里面的情節還能哭半天。
很多觀眾都說冷特多余,其實他是很重要的。就是因為冷特的母親住院,然后冷特說了句“有時候我在想,要是我媽生得不是我,會過得比現在幸福吧”然后賈玲才下定決心犧牲自己撮合媽媽和廠長兒子。其實我一直覺得,冷特就是另一個賈曉玲。原因:1,他母親和賈曉玲的母親都住院了。2,他們都對母親感到愧疚和遺憾。賈曉玲的母親是真的去世了,但是冷特的母親手術成功了(我想冷特其實是賈曉玲幻想中的人物)。
賈曉玲遇到的每一件事情冷特都參與幫忙解決。可能是母親與女兒夢的重合吧,冷特對賈玲自白“如果母親生的不是我,應該會活得更好吧”以及冷特的母親手術成功,都能在其中看到賈曉玲自身的愧疚和愿望,尤其是那句偏向自我貶低的話,身為母親的李煥英應該是不愿意她女兒如此自貶的。
但只是止步于“冷特是賈曉玲幻想出的幫手”的話,冷特對賈曉玲的愛意就有些奇怪了,外加上李煥英后來在和女兒喝酒時對兩人撮合開玩笑,冷特這一角色應該確實也有母親希望看到女兒談戀愛的愿景。這部電影還有一個讓我爆哭的點:在接近結尾部分時,曉玲買了媽媽喜歡的透氣的敞篷車,她們倆坐在車上有說有笑,但隨著鏡頭的轉換,副駕駛上的李煥英消失了,曉玲的眼里變得充滿悲涼。(這里之前我還有著李煥英還活著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