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周潤發最遺憾的一屆頒獎典禮!
1987年,周潤發憑借《英雄本色》榮獲金像獎影帝,然而彼時的他卻只能穿著一身工裝走上頒獎舞臺,沒有身著華服領獎,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在此之前,周潤發穿著燕尾服參加了三屆金像獎,每一次都勢在必得,然而卻每一次都敗興而歸,整整陪跑了三年時間。
于是當1987年金像獎再次被提名時,劇組為了不耽誤拍戲進度,直接拒絕了周潤發請假參加頒獎典禮的請求,覺得反正他去了也拿不到獎,而周潤發考慮到自己屢次陪跑,也沒有反抗劇組的決定。
然而等到當天收工之后,周潤發卻接到金像獎的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表示今天晚上會有他的獎項。
可當時的他正在澳門拍《江湖龍虎斗》,需要先坐船回到香港,即便是能趕去參加頒獎典禮,也需要最少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于是當周潤發趕到現場之后,已經沒有時間換衣服,就只好穿著當時劇組的戲服,灰頭土臉地拿到了影帝的獎杯,然而沒想到這還不是最尷尬的,等到頒完獎之后,獎杯又被他摔斷了,忙活半天,只拿回一個破碎的獎杯。
第一次獲得金像獎影帝,就以一個如此抓馬的方式收尾,這也成了周潤發永遠的遺憾!
而除了這屆獎項是意外之喜之外,其實周潤發能夠出演《英雄本色》,也完全是因為幸運。
電影中周潤發所扮演的角色“小馬哥”,實際上最初是為鄭浩南定制,因為鄭浩南的英文名字就叫Mark。
而一開始小馬哥這個角色也只是客串,于是當導演找上鄭浩南時,他便以檔期太滿的理由拒絕了,這時導演才想到周潤發。
彼時的周潤發堪稱“票房毒藥”,雖然他拍攝的《上海灘》風靡亞洲,但在電影方面,他卻是演一部賠一部,以至于很多投資人都求著導演不要用他。
這樣的境遇整整三年沒有改變,于是當徐克拿著《英雄本色》的劇本找上他時,即便周潤發已經有四部電影同時在拍,但也沒有拒絕這個能在電影中露臉的機會。
而電影中小馬哥的那句經典臺詞,也就是周潤發的真實寫照!
可沒想到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導演吳宇森覺得周潤發演出了小馬哥的靈魂,于是便一邊拍一邊給他加戲,明明是客串,后來卻硬生生成了男主角之一。
電影上映之后,直接打破了香港影壇的票房記錄,商場里同款的黑色風衣直接賣到脫銷,而周潤發隨意設計的一個叼火柴的小動作,也引起了無數人的模仿。
從輝煌跌落谷底,好在周潤發最終還是等到了一個機會,然而同樣是出演一部電影,張國榮的遭遇卻比他慘得多。
拍完《英雄本色》之后,吳宇森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將張國榮騙來了劇組!
1986年,導演吳宇森拿著《英雄本色》的劇本找上剛剛涉足影壇的張國榮,請求他出演影片中宋子杰一角,并且告訴他,讓他演片中戲份最多的主角。
然而當時張國榮的經紀公司卻對這部戲并不滿意,因為電影中的主創人員竟然集齊了周潤發、狄龍、吳宇森。
要知道當時這三個人在整個香港的電影圈可是出了名的loser,不僅一個比一個混得差,還根本沒人愿意投資,一個過氣明星、一個票房毒藥,再加上一個失意導演,與當時已經在樂壇成就十分突出的張國榮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不過盡管團隊不滿意,天真單純的張國榮在聽到導演的勸說之后,還是欣然前往,投資人也正是看在他的份上,才答應出錢拍攝。
然而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吳宇森覺著拖著一條殘腿的小馬哥,像極了曾經失意的自己,于是便不斷給周潤發加戲,將自己的所有情感都加注在了這個角色上。
于是就造成小馬哥的戲份越來越多,張國榮的戲份越來越少,生生從主角變成了配角,簡直是最慘男主實錘。
當電影上映之后,小馬哥成了影片當中的靈魂,但宋子杰卻因為人設不討喜,導致存在感變弱,后來更是以至于有多少人喜歡小馬哥,就有多少人討厭宋子杰,好在哥哥本人性格好,這才挽回了在觀眾心中的形象。
然而更扎心的是,當電影上映后橫掃各大獎項時,張國榮卻連半毛錢的光都沒沾到,就連劇中的反派李子雄都被提名,但作為主演質疑的張國榮卻只有挨罵的份!
不過好在哥哥雖然吃虧,但也沒讓導演好過,當吳宇森上場想要過一把演員癮時,張國榮的反應也笑哭眾人。
其實吳宇森從小就有一個演員夢,可是由于自己到了高中就不再長個,被迫只能退而當導演,直到《英雄本色》開拍時,他便在其中為自己安排了一個警探的角色。
這個角色不僅在影片中權力很大,而且也是推進劇情發展的關鍵人物,然而當自己上場拍攝時,他卻一臉懵!
于是他的演藝生涯還沒開始就慘遭滑鐵盧,幸好當時張國榮十分熱心,看到吳宇森無法進入狀態,他就趕緊跑來給他做心理暗示。
然而吳宇森實在沒有演戲天賦,最終在拍了30條之后,才終于勉強過關,事后還委屈的表示:30條才讓張國榮滿意!
聽到導演這么悲催,很難說當時哥哥沒有看熱鬧的嫌疑!
可拍完這部戲之后,吳宇森的噩夢還沒結束,當時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這部電影,直接建議雪藏,更有甚者,甚至不愿意署吳宇森的名字,原因是怕不吉利,好在在徐克的力挺之下,《英雄本色》才終于如愿上映。
誰能想到,成就一代經典的《英雄本色》,當年竟然集結了一群loser,靠著張國榮“一拖三”才成功上映!
1986年,40歲的狄龍收到一紙辭退信,他18年來無怨無悔地為邵氏付出,只換來一句“謝謝你這些年來的努力”。
當年曾經火遍整個亞洲的香江美少年,就這樣在不惑之年猝不及防地失了業。
于是他不甘心地給每個曾經供職的劇組打電話,然而他們不是嫌棄狄龍年齡大,就是敷衍他說沒有合適的角色。
走投無路的狄龍求到了嘉禾影業何冠昌的頭上,當年何冠昌為了從邵氏將他挖走,沒少請他吃飯喝茶,可本以為他與何冠昌還有些許情分,但最終卻連電話都沒有打通。
要知道當年狄龍巔峰時期在香港影壇風光無限,彼時成龍剛出道時找古龍幫忙寫小說,古龍卻說:我的劇本是寫給狄龍拍的,不是給你拍的,氣的成龍跑到廁所大哭。
而兩人合作過多次之后,成龍對狄龍的稱呼一直都是“老爸”,可是隨著兩人在影壇地位的互換,成龍對他的稱呼也直接變成了“龍哥”。
眼看著自己在影壇逐漸落魄,狄龍深深感到人生的失意,好在這時同樣處于低谷中的吳宇森找上了他,并且還帶著并不被看好的周潤發。
于是這部電影也變成了一群失意英雄的最后一擊,好在張國榮“一拖三”,才讓這部電影有了起死回生的機會。
不過拍攝這部電影,張國榮也不是全無收獲,電影中那首《當年情》就是由他演唱,并且一經發布就獲得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和十大勁歌金曲獎,至今還廣受傳唱。
而在這首歌的背后,也有好幾段暖心的故事,這首歌的粵語版由黃霑填詞,他也將與吳宇森相識的往事隱藏在其中。
當年吳宇森與黃霑都只是娛樂圈的小透明,彼時吳宇森在劇組當助理導演,遇上黃霑來客串,兩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從此便成了至交好友。
1986年,吳宇森正處于事業的低潮期,沒錢拍攝,影片也被雪藏,好在此時還有一群好友愿意幫助他,張國榮不顧經紀人反對接下這部電影,徐克為他向投資人力薦,黃霑也分文不取的幫他寫了這首主題曲。
為了紀念兩人的友情,黃霑沒有選擇他以往豪放剛勁的曲風,而是用內斂的筆調寫出了片中每個人的無奈與唏噓,既是為影片中的主角們寫詞,也讓幾位身處漩渦的主創感同身受。
在這首歌的加持之下,也為電影增色三分,這部電影一經上映,就成了香港英雄類影片的開山之作,也讓無數觀眾深深共情。
如今這部電影已經上映了35年,正如影片中所表達的,時代可以變,故事可以變,但是江湖中的情與義無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