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們國內可以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優秀小說真的是太多了,特別是以前那些有一點年頭了的小說作品。但優秀小說多、被改編的卻很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審核機制上,因為那些優秀的小說,不是太前衛就是有一些稍微敏感的因素在,這注定它們不可能被搬上熒幕。

不過韓國人可不在乎這些,所以,當他們看到咱們不敢改編、但又符合他們口味的小說時,那肯定拿來再說呀。
就像這一部電影一樣,當年在看的時候,不知道他們是改編自咱們國內的這一部同名小說的電影,后來才知道,覺得真的是太遺憾了,為什么不是我們拍的。但是捫心自問,如果這是我們拍的,還能這么大膽嗎?還能把找個老實人、關于家庭方面的倫理話題,給如此真實地拍出來嗎?
凡事有利有弊,韓國人買了這部小說的版權,改編后,卻把時代變遷的滄桑感給掐掉了,變成了一部徹頭徹尾的、典型的韓式家庭煽情劇,這是他們的強項,但幸好,最后溫情的一部分還有保留。于是,它成為經典的韓國影片。

影片的故事設置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韓國,在某個不知名的鄉村里,一群正值青春年輕人正迎來荷爾蒙迸發的時候。
村里的村花許玉蘭是所有的青年人們眼中最美的風景,他們每一天都辛苦地攢下一點小錢,只為了能和村花買點爆米花吃,順便和她聊上兩句,看上她兩眼。
男主許三觀也是這群人當中的一個,但是他沒有錢,他窮得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那里還有閑錢給玉蘭買這玩意。
玉蘭看他挺可憐的,有一次主動送了他一捧爆玉花吃,許三觀內心愛的火苗徹底被點燃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既然內心的喜歡無法壓抑,那就付諸行動,他約上許玉蘭一起吃包子。在這里不得不佩服許三觀的膽子,口袋里連可以刮痧的一塊鋼板都沒有,就敢約人家吃包子,沒想到玉蘭還答應了。其實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吃肉包子,那是多少人的美夢呀。
既然女神答應了,那就得想辦法找錢啊,于是許三觀找到了村里賺錢很厲害的兩位前輩,跟著他們來到城里賣血,他第一次賺到了錢。然后請玉蘭吃了一頓包子。并向她表露心聲,要娶玉蘭當老婆。
“吃你幾個包子就得嫁給你,想得倒美”。
許三觀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況且玉蘭說了,他還是小混混富二代何小勇的女朋友,叫他死了這條心。

但是許三觀不死心,他憑借鍥而不舍、死皮賴臉的精神和賣血賺來的一點小錢,用幾瓶好酒好肉說服了未來的老丈人,如愿抱得美人歸。
雖然許玉蘭之前有過男朋友,但是和許三觀結婚之后,倒也是一個賢惠的妻子。結婚多年之后,他們先后生下了三個孩子:一樂、二樂、三樂,雖然貧窮,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過得有滋有味,還有愛。
不過隨著大兒子一樂慢慢長開,居然越來越像許玉蘭的前男友何小勇后,許三觀的生活發生了改變。面對村里的流言蜚語,許三觀心里有了一根刺。他對玉蘭、還有一樂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

不去工作,每天躺在家里,夜晚獨自流淚,一樂為了兩個弟弟不讓人欺負,打傷了別人,別人來家里討說法,他也不管,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被搬去了抵醫藥費。家里揭不開了鍋,無奈,玉蘭去找了何小勇,希望他能負擔一些一樂打傷人的醫藥費,結果何小勇不僅不認帳,還打了玉蘭。
而許三觀,仍然是在家里躺平,他的心里苦呀,他最愛的一樂,不是他親生的。后來,發生了一件事,改變了許三觀。何小勇生病了,那是遺傳病,找了道士,說需要用到他的親生孩子去做法才能得救。
所以,何小勇的妻子找到了許三觀,想要借用孩子一天去做法,并承諾給一些報酬。有錢,那好說話,況且那又不是我許三觀的孩子。許三觀帶著一樂來到了何小勇的家里,他在門口等待做完法拿。可是當屋內傳來一遍又一遍的一樂的哭喊聲時,那一聲聲撕心裂肺聲音直擊許三觀的內心。

他想起平日里這個孩子多么聽話,既會心疼父母,又會照顧兩個弟弟,他一直最疼的孩子,最后他忍不住了,沖進去,掀翻了神壇,帶走了一樂,背著一樂走回家,一樂在他的背上流著淚地笑了。
故事講到這里,導演還穿插了一個小插曲很有意思,那就是許三觀在和一樂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他的初戀情人,兩人吃了一頓包子,還深入交流了一下。
然后,許三觀帶著孩子去了醫院,他又賣了血,并把被人拿走的家具都贖了回來,他想通了,要和玉蘭和孩子一起好好過日子。
導演那個回家中途讓三觀和初戀“回味”一下過往,難道是想讓他和玉蘭打平,互不相欠?應該的是。

夫妻之間的感情得到平衡,然后再升華一下父子情,就可以為后面故事的高潮打下基礎了,是的,導演又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許三觀的前女友的丈夫找上門來了,他說有人看到許三觀和他的妻子一起進屋,是去吟詩作賦了。這個時候,一樂出來,說他一整天都和父親許三觀在一起,沒有他說的那回事。
從此,一切的隔閡煙消云散,一家五口又恢復了之前的幸福生活。說好的故事的高潮,感動人又溫情讓人淚眼的東西呢?別著急,故事還沒有結束。

前面的一切,雖然有溫情和感動,但更多的是以一種喜劇的方式,在調侃和揄掖許三觀的“幸福”生活。
真正令人感動的是后面要發生的故事。后來,一樂也生病了,別忘了何小勇的病是遺傳性的,小地方的醫院沒有辦法醫治,只能前面首爾那里的大醫院,可是醫療費不是一筆小數目,許三觀讓玉蘭帶著孩子坐車先去,他說他去籌錢。

當影片演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以許三觀原來那個吊兒郎當的樣子,是準備騙他們去,自己跑路了吧?太小人之人度君子之腹了。
許三觀四處借錢,把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了一個遍,然后又去賣血了,而且一家醫院賣完就去下一家,當聽到有人說醫院看到來的人臉白發白就不會讓他進去的時候,居然倒立,只為了讓自己的臉看起來不那么蒼白,那個鏡頭真的是看得人淚目了。甚至因為賣了太多導致貧血體力不支暈倒,醫生救醒后,他發現醫生反而給他輸了血,要他去交錢的時候,直接崩潰了,硬是要求醫生把血抽回去。

為了家人,許三觀一次又一次地賣血,雖然行為不好,但情感動人。
影片也是如此,雖然電影沒有小說的厚重感和荒誕感,但人物、場景與情感,都是無可挑剔的。拋開小說,單獨看這部電影,前面的喜劇、后面的溫情,都十分優秀,怪不得它可以是韓國經典電影當中的一部,還有河智宛這個村花真的名副其實,好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