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由李玉執導,馬思純、王俊凱、范偉主演的電影《斷·橋》,淘票票評分9.2分,貓眼評分8.8分,豆瓣還沒有出分。上映兩天后,《斷·橋》的票房沒有超過2億,應該算是“票房和口碑雙崩塌”了。

“斷橋 劇情降智”“斷橋女主為什么不報警”上了熱搜,在《斷·橋》首映禮上,片子的女主角、聞曉雨的扮演者馬思純現場回應表示:“如果是陌生人我一定會報警,但這是真實感受到愛過我的人,越愛他越恨他”。

導演李玉則表示,自己是拍紀錄片出身的,以前拍過很多庭審,很多犯罪嫌疑人都沒有選擇報警,而是自己去報仇,因為對方太欺負人了,當事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聞曉雨選擇不報警是可以理解的。

李玉還說:“人性復雜,人性難測,不是非黑即白,這恰恰是電影最真實的地方,可能這真實,讓人不適,但它是陽光下的復雜灰色的人性。”李玉這么解釋是可以的,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在評論區回復了“看不懂”的疑問。

有網友問:“編劇導演都來解釋,這個片為什么好多人看不懂啊?”李玉說:“看不懂挺好的,說明他們生活得很幸福,沒有苦難。”這句話引起巨大爭議,為什么李玉要拍攝一部只有生活困難的人才能看懂的電影呢?這不是“消費痛苦”嗎?

李玉曾經多次呼吁:希望有更多的觀眾去看《斷·橋》,說明她是看重票房的。但看的人越多,就說明不幸福的人越多,這種導向不對啊。王俊凱被李玉連累了,被《斷·橋》連累了,這是王俊凱非常看重的一部電影,接連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微博之夜宣傳,就是希望有個好票房。

《斷·橋》真的是雪上加霜,本來票房就不高,還被個別影院“偷票房”。8月14日,《斷·橋》官博發聲明,稱將聯合各方抵制個別影院的偷漏瞞報票房行為,如發現此等行為,發行方將選擇與該影城終止合作,聲明中還提供了相關監察方式和舉報方式。

非著名娛評人吳清功指出:貓眼預測《斷·橋》的最終票房是2.91億,對于一部文藝片來說,《斷·橋》應該不會虧錢。只不過,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相比(沒有票房低于13億的電影),《斷·橋》的票房實在太低了,王俊凱應該會覺得很尷尬。

討論:你看《斷·橋》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