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鋼鐵俠3》導演沙恩·布萊克執導的《鐵血戰士》大撲街。
“鐵血戰士”系列片名起得有點亂,其實不算兩部“AVP”的話,這是第4部單人電影,為了方便敘述就叫《鐵血戰士4》好了。
《鐵4》全球票房1.6億美元看著還湊合,卻花掉了8800萬預算,20世紀福斯表示很受傷。

更糟糕的是,《鐵4》好片指數48分,口碑掉到了谷底,籌劃好的續集也全部砍掉。
后來公司不是被迪士尼給收購了嘛,公司名也變成了“20世紀影業”。
從“星戰系列”和“皮克斯”的各種續集電影看得出,迪士尼是不可能放著現成的IP吃灰的,所以這部《鐵血戰士:獵物》(《鐵5》)就出現了。

《鐵5》的故事發生在1719年的原始部落,其實也沒有那么原始,大概是清朝康熙年間。
電影后邊也出現了火槍這樣比較現代武器,這個設定非常重要,不然女主納魯不可能搞懂鐵血戰士那些裝備的使用原理,也就不會有結局的大反殺。
部落里的其他女孩子都做點采集食物的工作,就納魯非要跟哥哥去打獵,而且她也確實很有獵人的直覺。
她的身體可能沒法跟男子相比,頭腦卻聰明冷靜,善于追蹤分析和設置陷阱。

這時候鐵血戰士的飛船從天而降,開始在叢林里捕獵。
納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只身進入叢林,目睹了巨熊被鐵血戰士殘忍殺死。然后她一路逃跑,還遭遇了歐洲殖民者拿著火槍圍獵鐵血戰士。
有意思的是,鐵血戰士剛來地球,非常耐心的觀察這個新世界各種動物在食物鏈上的位置,尋找最高級的獵人做對手。
可在他眼里,武器更先進的殖民者的威脅性明顯是低于納魯兄妹的。
三方勢力,加上危險的野獸,在這片叢林里時而是獵人,時而是獵物,上演了一場最原始的弱肉強食的獵殺游戲。

《鐵5》的格局非常小,也難怪會直接上線了迪士尼旗下的hulu平臺。
但電影的口碑超出預期的好,好片指數74分。
除了爛番茄新鮮度93%,高于“州長”《鐵1》的80%、《鐵2》的30%,《鐵3》的65%和《鐵4》的33%,為系列最高;IMDb的7.3分也僅低于《鐵1》的7.8分,排名第2。
大家能理解這個水準嗎,封神不至于,但絕對處在第一梯隊,跟首部曲的口碑并駕齊驅。
先說優點吧。
首先,故事上簡單直接,就是納魯與鐵血戰士斗智斗勇互相狩獵的故事。
等等,好像系列每部都是一個狩獵故事,大概跟鐵血戰士設定有關吧。
但《鐵5》更純粹,回歸了《鐵1》和《鐵3》的結構,也是我之前最喜歡的兩部。
原始部落的背景是有創新的,有點《啟示錄》的風格。

其次,動作戲雖不算多,倒是鋪墊做得很足,包括一些有趣的小伏筆和小設計,像是觀察地球生物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看著十分好玩。
看了前邊的4部鐵血戰士和2部AVP外傳,我其實有點想象不出來用原始武器怎么跟鐵血戰士打,或者說怎么才能打得很好看。
看完《鐵5》發現劇本設計得很妙,鐵血戰士使用的裝備一點都不比跟裝備精良的現代人或者異形對戰的時候少,甚至是更多。
因為鐵血戰士喜歡肉搏嘛,原始部落雖說裝備不行,但跟現代人比起來,狩獵砍殺都是家常便飯,是刻在DNA里的本能,幾個回合下來反而很精彩。
再者故事短小精悍,鐵血戰士剛跟人類接觸也比較輕敵,戰斗意外的流暢和精巧。
再有,是人物的成長線很完整。
片名《獵物》看起來說的是人類,其實在說鐵血戰士。部落里有著跟鐵血戰士族群很像的類似成人禮的儀式,就是要獵殺一頭兇狠的野獸。
當納魯發現鐵血戰士的存在后,就下定決心要把他殺死,就形成了片中互相獵殺的局面。
但肯定很多觀眾不喜歡納魯這個人物,不但主動招惹危險,還很不自量力,害死了身邊的不少人,最后孤身一人單挑怪物也挺能作死的。
其實我覺得電影的情節鋪墊很細膩,基本上能夠說服我。

咱們得站在電影中的視角去理解故事,開始納魯只想證明自己跟男人一樣有狩獵的能力,但母親告訴她,狩獵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生存。
所以她獵殺鐵血戰士,動機也從證明自己,變成了消除危險、保護族人。
她不去做這件事,比她虛弱的族人就得面對鐵血戰士,包括他哥哥也是一樣的動機。
哥哥和龍套們的死,其實是為她最終反殺積累線索。
不過每次都讓別人替她送死,還始終蜜汁自信,人設上確實算不上討喜,也是這部《鐵5》的一個槽點吧。
看前邊幾部的時候我就想過,鐵血戰士雖然技術先進,但種族結構似乎很原始。《鐵5》剛好就把這種對照關系給拍出來了,化學反應很強。
而且小伙伴們可能都看出來了,這片兒拍著太省錢了,場景簡單,出場人物不多,還沒什么熟臉(除了“鐵丑”)。查到的預估成本約為4000萬美元,非常有性價比。

但作為網大電影,缺點肯定也不少。
比如女權大女主的設定雖然算不上唐突,還是個不錯的沖突點,但我現在看到這種就有點條件反射的不適應。
再有鐵血戰士的發揮有限,戰力和智力都不算很高,鐵粉們可能有點難以接受。

最后電影的尺度也不大,難道被米老鼠傳染的?
血腥鏡頭有,但處理得比較含蓄,基本沒有任何讓觀眾不適的畫面。
驚悚恐怖的氛圍也比較弱,簡單來說就是不嚇人。《鐵5》完全不能當做恐怖片看,動作驚悚片似乎是更準確的定位。

第一部《鐵血戰士》在1987年上映,“州長”施瓦辛格主演,1500萬美元的成本砍下9800萬的全球票房,是當年的恐怖片爆款。
《鐵2》開始,電影的口碑就撲得一塌糊涂了。

所以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系列了,眼花繚亂的續集和外傳吃的都是電影設定上和第一部口碑的紅利,電影本身的質量基本上一部不如一部。
除了《鐵1》之外,我還挺喜歡2010年的《新鐵血戰士》的,主要是夠純粹,而且全員罪犯和外星叢林的設定也很帶感。
到了《鐵5》嘛,看完預告片真的沒啥期待,所以反差才讓我覺得十分驚喜。
現在能找到的“鐵血戰士”上映計劃是2025年的《鐵血戰士:游戲結束》和《鐵血戰士:起義》,其中《起義》的故事背景好像是末世生存,遭遇了鐵血戰士。

我突然想“鐵血戰士系列”似乎就可以這么一直拍下去吧,就把鐵血戰士放在不同的背景里歷練,可以把所有的類型和橋段都重新做一遍,形式上也用不著那么拘泥。
相信更多鐵血戰士已經在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