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即將播出,為了提前預熱,官博這段時間一直在按順序發布四位導師的相關信息。
包括:導師海報,導師宣傳片,導師定妝視頻,以及導師手繪他們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視頻。
通過這些信息,可以更加了解四位導師。
廖昌永對待音樂,有著自己堅定的原則,不敢有半分馬虎,來《中國好聲音》是為了與大家一起打破音樂類型的界限,為全球華人歌唱美好。
他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是一個比“V”的手勢。

梁靜茹一直感謝她的恩師以及好朋友的鼓勵,來到《中國好聲音》將會給學員依靠與勇氣,攜手追逐音樂之夢。
她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是一個話筒。

李克勤去年收獲了一班超燃超拼的年輕人,今年李克勤會繼續帶領學員們為音樂打拼。
他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也是一個話筒。

李榮浩為了一首首歌曲的誕生,學會了各種樂器,作為元老級導師,這一次,他也會用盡全力讓觀眾看到每一位學員的魅力所在。
他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還是一個話筒。

三位導師眼里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都是一個話筒,這與我想的不一樣。
作為一個老觀眾,從《中國好聲音》第一季開始看,看到如今第十一季,說起好聲音代表性元素第一反應應該是手握話筒比“V”。

也就是廖昌永的比“V”手勢與梁靜茹、李克勤、李榮浩的話筒相結合。
而不是單一一個比“V”手勢,以及單一一個話筒。
即使《中國好聲音》這么多年有很多變化,標志早已經從手握話筒比“V”變成了手握五星,但印象最深的還是前幾季的標志。

因為這個標志一看就能聯想到音樂綜藝,知道這是一個唱歌節目。
也因為前幾季《中國好聲音》太過精彩,有大量優秀學員,大量熱門歌曲,大量觀眾的討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如果讓我手繪好聲音代表性元素,肯定是手握話筒比“V”。
當然,《中國好聲音》已經十一季,這么多年下來,有很多老觀眾一直在,也有很多新觀眾加入。
如果從新觀眾的角度,尤其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看《中國好聲音》的新觀眾角度出發,好聲音代表性元素還真就是一個話筒。
因為《中國好聲音》處處都在體現話筒。
比如:學員登臺之前,要專門拿起一個話筒。
再比如:很多宣傳片中,好聲音舞臺就是由轉椅以及舞臺中間的話筒組成。

而且話筒也能代表唱歌,代表一檔音樂綜藝。
所以,三位導師的好聲音代表性元素都是話筒也能理解。
或許隨著《中國好聲音》不斷播出,隨著越來越多新觀眾的加入,以后再說起好聲音代表性元素,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會只是一個話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