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網友熱議《新包拯》新人主演:不是誰腦袋貼個月牙,都能演包拯!

面對新鮮事物,大致分為兩個陣營,接受或不接受。新事物的好與壞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不好評判。
翻拍新電視劇也是一樣的,中國大陸電視劇有一個特點,看來看去會發現幾乎就那幾個套路,很少有創新。
雖然貴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可我們卻無法從浩瀚的歷史書卷中淘出有趣的故事,不能將其以影視化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這無疑是一種損失。
拍來拍去,一個IP循環利用,導演們拍不煩,觀眾們卻早已看煩了。據說包拯系列又翻拍了,新劇取名《新少年包拯 》。

是不是換湯不換藥目前好不好說,但是網友們已經針對新人演員討論了起來。
據悉,《新少年包拯》是由瀟庸導演,金世康、何與、劉馨棋、肖添仁、曹艷艷、寇振海、張春仲、訾富爾、何禹均、王忠浩等主演的古裝探案連續劇。
主要講述了少年時期的包拯在進京趕考途中偵破《血魂林》、《魄靈鎮》、《幽怨谷》等天下奇案,和公孫策、小展昭一起經歷的各種離奇故事。
如此看來,這是一部單元劇,由主線人物和幾個不同的故事連接起來,和之前的包拯系列形式無異。

飾演包拯的主演是一名新人演員,名叫金世康,1997年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島市,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15級表演系本科班。
網上關于金世康的個人信息非常少,目前只拍了三部戲,分別是《我靠學習解鎖超能力》《謝謝讓我遇見你》《天機十二宮》,反響一般,演技也一般,是一名無人問津的小演員。
由他來扮演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合適嗎?網友評價:不是誰腦袋貼個月牙,都能演包拯!
爭議在于,包拯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符號,代表著絕對的公正,這樣一位新人演員恐怕不能將其氣質展露出來,這還是其次,令人擔憂的是可別將包拯演出一種“娘化”氣質。

除了這位主演,其他幾位主要演員也都默默無名。
有沒有名氣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演技,有沒有能力支撐起這樣一部在觀眾心目中具有明顯定位的戲。
有珠玉在前,不求他們能超越,只求他們不毀經典。
任何行業都需要新陳代謝,需要給他們這么一個過程。觀眾們并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群體,影視劇演員年輕化是可以理解的,但咱能不能不炒冷飯了。

創新,才是問題的核心。
縱觀中國幾十年的影視業發展,以金庸原著武俠小說為首的電視劇占據了一半江山,還有另一半江山被“抗日神劇”占據。
后來又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偶像劇,再后來又出現了汪海林總結為“大IP+小鮮肉”模式的網絡神劇,這些電視劇從本質上就是炒冷飯,拍來拍去沒有任何創新,對編劇沒有任何難度,對觀眾沒有任何價值可言。
說白了,翻拍就是圖省事,或為了培養演員也好,或為了降低成本也罷,以量取勝的電視劇市場該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