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女吳卓林叛逆,與媽媽到了誓不兩立的地步。吳綺莉還在等待著女兒的回歸,但她仍舊還在與ANDI進行較量,三個人之間還沒有找到突破口。
其實這就是吳綺莉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長輩們對不懂事的晚輩們的不妥協(xié),吳綺莉的態(tài)度其實是獲得大家認可的。
大家不要認為吳綺莉是失敗的,這一種觀點太片面,因為落實到當(dāng)下她的生活,其實已經(jīng)48歲的吳綺莉已經(jīng)很成功了,并且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勝利。
為什么這么說呢?不少網(wǎng)友會說吳綺莉身邊連一個親人都沒有,23歲的女兒還如此叛逆,這叫成功?
其實大家是站在女兒和家庭的定義上來看待吳綺莉,如果拋棄掉這一次呢?家庭與女兒的不幸福難道就注定這一個女兒的生活不好過嗎?
這樣子想不妥吧,吳綺莉不缺錢不缺任何的物資,再說抵抗生活孤獨的方式有很多種,更何況吳綺莉不是沒有好閨蜜好朋友。還沒有進入50歲的她,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勝利。不至于只有守著女兒和家庭的女人就是幸福的吧,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單身一個人不缺錢自由難道不幸福嗎?
簡單一點來講,吳綺莉換一種想法來生活,她仍舊還是可以很幸福的,沒有大家想象之中的苦不堪言,她的富婆生活超過了99%的人吧。
所以說小龍女越是叛逆,她越是應(yīng)該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晚年生活早早地定義在自己的幸福之中,而不受到女兒的叛逆影響。
反過來看,ANDI已經(jīng)過了35歲,吳卓林也已經(jīng)進入23歲了,她們夫妻之間的矛盾開始升級,并且小龍女已經(jīng)開始懂事了,她們小夫妻的生活并不是只有愛情,還需要有面包。
吳綺莉不止一次抱怨那個“吸血蟲”外籍女人ANDI,可以明確她和吳卓林之間的愛情其實是經(jīng)不住時間長期考驗的,一旦她們的生活翻船,也就到了吳卓林最終醒悟的時間。
可以理解成吳綺莉在等待著女兒的醒悟與成長,期待著女兒的回歸。但這一切,是需要吳卓林自己努力成長的,與吳綺莉無關(guān)。吳綺莉曾說過,女兒的失敗有自己教育的失職,自己也有過反省,但要將錯誤一直做為處罰來自責(zé),其實筆者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吳綺莉也大可不必這么做。
更何況當(dāng)年那個男人犯下的錯,也有屬于他的一部分,不全是需要女人來背鍋吧。
回到現(xiàn)實的生活狀態(tài)之中,吳綺莉當(dāng)下很幸福,只是她在等待著女兒的最終醒悟,期待著小龍女早日回歸到母親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