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的金像獎爆冷了。
獲獎?wù)撸钊舜蟮坨R。
先來看看,入圍最佳女主的有哪些人?
鞏俐。
《奪冠》里,她對郎平的刻畫入木三分。

吳君如。
參演的《媽媽的神奇小子》,斬獲2021年香港電影票房亞軍。

誰能想到,兩位大前輩都被比下去了。
獲獎的竟是她——

劉雅瑟。
一個陌生的名字。
黑禮服,中性風(fēng)。
五官平平,氣質(zhì)平平。
揣著一口蹩腳粵語的湖南妹子。
其實,“三金”的頒獎典禮上,不乏陌生的新秀。
比如文淇。
最年輕的金馬獎女配。
陳凱歌對她贊不絕口:“文淇的第一遍表演,永遠(yuǎn)是最好的一遍。”
比如春夏。
電影感絕佳。
一張臉,寫滿了故事。
但劉雅瑟不一樣。
拿獎后,大家對她雖有褒贊,卻沒有驚為天人的感嘆。
她沒有前者的天賦異稟。
只有多年的默默耕耘。
在她身上,我們更多見證的,是一個現(xiàn)實的道理:
資質(zhì)一般的人,在演藝圈里寸步難行。
確實如她所說:“真的沒有太多機會。”

02
在電影《智齒》中,劉雅瑟確實表現(xiàn)優(yōu)異。
更準(zhǔn)確地說,是《智齒》太適合她了。
全片采用黑白色調(diào),勾勒出另類的暴力美學(xué)。
電影里的香港,沒有簇錦團花,沒有軟紅香土。
它成了一座罪惡之城。
王桃(劉雅瑟飾)的故事,在這里鋪展開。
她援交,吸du,貧窮,墮落。
被殘忍的連環(huán)案兇手追殺,被仇恨暴怒的警察報復(fù)。
她是底層的,羸弱的,被邊緣化的。
風(fēng)雨漂泊,身似浮萍。

有一場戲。
她為贖罪,主動給警察林家棟當(dāng)線人,反被出賣。
林家棟揪著她的腦袋,逼她直面那些被她出賣的惡徒。
她眼角含淚,抖著嘴唇問:“你想讓我死啊?”
不矯揉造作,不流于表面。
演繹出來的孤苦和害怕,很是逼真走心。
就算對手是老戲骨林家棟,也絲毫不輸氣場。
被惡徒們追殺,她失手開了一槍。
一瞬間,瘋狂,癲笑,失去理智。
整個人的狀態(tài),比她滿臉的鮮血更可怖。

再到最后一場戲。
她開槍誤殺了林家棟。
痛心,悔恨,失控。
掀翻了全片的情緒高潮。

劉雅瑟的出色表演,跟電影相輔相成。
早在去年。
柏林電影節(jié)上,《智齒》初亮相,就驚艷四座。
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放話:“它一定會橫掃明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果然。
今年的金像獎典禮上,它大放異彩。
包攬14項大獎提名。
拿下最佳攝影、最佳編劇、最佳美術(shù)指導(dǎo)。
更把影后的獎杯,送到了名不見經(jīng)傳的劉雅瑟手中。
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劉雅瑟的表現(xiàn),也是實至名歸的。
可,這份實至名歸,真的能為她的演技正名嗎?
03
這要從導(dǎo)演選角的動機說起。
試鏡《智齒》的過程很簡單。
2018年的某一天,導(dǎo)演鄭保瑞約了劉雅瑟見面。
兩人坐在咖啡廳里,沒聊劇本,也沒聊角色,更沒有試戲。只是平靜地嘮家常。
僅僅半小時后,鄭保瑞下定決心,就是她了。
他說,感受到了劉雅瑟的渴望。

這種渴望,再具象一些,大概就是濃縮在劉雅瑟眼神中,長達(dá)十?dāng)?shù)年的窘迫。
一切源于2004年。
這一年,湖南經(jīng)視舉辦了一檔選秀節(jié)目:
《明星學(xué)院》。
一個短發(fā)女孩脫穎而出,拿到季軍頭銜。

那時候,她還叫劉欣。
15歲,初初懵懂。但人生已經(jīng)一飛沖天。
出歌,
拍MV,
演戲。
好不忙乎。
在湖南本土,她就是妥妥的頂流明星。
這還沒完。
2007年的《我型我秀》,她又一舉奪冠。

這么算起輩分,不少初代秀人見到她,都該叫一聲前輩。
可若論業(yè)務(wù)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看看李宇春、華晨宇之流。
靠著獨樹一幟的個人風(fēng)格、出色的創(chuàng)作能力,扎根歌壇。
再不濟,看看隔壁的07快男糊團。
抱起吉他,即興哼唱一段,就創(chuàng)作出了節(jié)目主題曲。

劉雅瑟樣樣都不行。
唱歌不行。
被當(dāng)時的媒體戲稱“跑調(diào)小天后”。

跳舞業(yè)余。
與其說是跳舞,不如說是跟著音樂隨意律動。

rap更是難聽。
仔細(xì)聽,還能聽出夾帶口音。
可以說,能紅,全靠運氣。

可沒有誰的運氣,能持續(xù)一輩子。
當(dāng)風(fēng)頭過去,
市場生產(chǎn)出新的幸運兒,
平臺有新的搖錢樹要捧,
沒人會記得,一個過氣的季軍。
一年后,合約期滿。
劉欣再無商業(yè)價值。
剛剛騰升,又迅速墜地。
與此同時,當(dāng)年同樣從《明星學(xué)院》出來的張亞飛、陸虎、郭彪,在超女快男的舞臺再次發(fā)光。
她以為,自己能效仿他們,謀個好前程。
2009年,三戰(zhàn)選秀,參加《快樂女聲》。
結(jié)果卻令人失望。
人氣低迷,止步20強。

曾經(jīng)的幸運之神,再沒眷顧她。
反而,嘲諷和質(zhì)疑鋪天蓋地:
“歌都不會唱,二十幾了。”
“選秀的老油條了。”
“都成選秀教主了。”


說得沒錯。
5年過去了,實力沒有增進,又喪失了新鮮感。
被嘲,是理所當(dāng)然的。
一個事實擺在眼前——
她的人生,正在倒退。
正如她的名字:
“像流星一樣,繁華一瞬間,瞬間就墮落。”

04
她不認(rèn)命。
改名,從頭來過。
但收效甚微。
她主演電影。
《十三顆泡桐》里,演一個青春期叛逆女生。
在當(dāng)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上拿了獎,可惜國內(nèi)反響平平。

她去客串配角。
《等風(fēng)來》,豆瓣評分5.7分。
《愛情進化論》,4.4分。
更別說3.9分的《云之凡》。
戲,是越接越爛。
演配角,越演越?jīng)]戲,她又去比拼演技。
參加《演員請就位》,演一個臨終托付遺言的癌癥患者。
又是哭,又是捶胸頓足,又是情緒崩潰。
換來的是郭敬明的挑剔:
“可能你以前沒有意識到,演員一定要對表演有審美。”

第二次,參加《我就是演員》,又被節(jié)目組忽視。
正片里,她的表演片段被一刀剪沒。
觀眾質(zhì)疑:“這人是誰?演了什么?為什么憑空晉級?”
她沒地方說理,只能發(fā)微博自黑:
“連我都懷疑,我是黑幕降臨后的‘憑空晉級’。”

嘗試過各種機會,處處碰壁,步步難行。
打拼多年,歸來仍是路人。
在圈里,被邊緣化。
被挑剔,被苛待,被漠視。
更要命的是,自己還沒什么表演天賦。
她說:“我不覺得我對電影有多了解,我其實不懂表演。”

沒有天賦,只能靠感受力來幫助表演。
為了拍好《智齒》,她跑去香港深水埗貧民區(qū)。
跟各類邊緣人士同吃同睡。

打戲也都是動真格。
《智齒》里,她幾乎被林家棟從頭打到尾。
開拍的第一天,她主動跑去找林家棟說:“之后的戲,我們都來真的。”
結(jié)果慘不忍睹。
被掌摑,被拳打腳。
一招一式,都是實打?qū)嵉牧Φ馈?/p>
她在節(jié)目上半開玩笑地說:“可能他真的沒有把我當(dāng)女孩子吧。”

三個月下來,每天身上都有新的淤青。
但她看著那些淤青,反而覺得心安。
仿佛,這是她彌補天賦不足的憑證。
不免令人唏噓。
沒人捧,
沒有后臺,
資質(zhì)平平,
職業(yè)生涯坎坷。
在一個天賦齊聚、遍地權(quán)貴的行業(yè)里,靠一腔孤勇,奮力撲哧,追平差距。
就如同《智齒》中的王桃。
在暗無天日的世界里,孤勇反抗。
所以,她抓住了王桃,輕而易舉。
演員和角色之間,需要建立一種靈魂上的聯(lián)結(jié)。
優(yōu)秀的演員,靠自己去找。
而劉雅瑟不用。
她就是王桃。
所以,《智齒》的成功,不能說她演得好。
而是,她更能感同身受。
05
所以,影后劉雅瑟,會不會演戲?
當(dāng)然還是會的。
她的爆發(fā)力,贏得眾多業(yè)內(nèi)人士的肯定。
李少紅說:“別看你很矮小,你的能量挺大的。”

鄭保瑞也是看中這一點。
“覺得《致青春》里的朱小北,有爆發(fā)力。”

嚴(yán)苛如章子怡,也曾給予她褒贊。
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她飾演一個孤苦弱勢的外來打工妹。
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卻被同事們冤枉,工作出了紕漏。
她百口莫辯。蜷著背,卑微地解釋:“我沒有做錯!”

被逼急了,直接操起剪刀,咆哮:“你們就是不相信我!”
近乎瘋狂的表演,贏得了章子怡的青睞。
“這個角色的神經(jīng)質(zhì),我覺得演得很極致。”

一語中的。
就是這個詞:極致。
外來妹是極致,
王桃也是極致。
極致的孤立無援。
極致的歇斯底里。
你會發(fā)現(xiàn),倘若把場上的其他幾個女工友,換成《智齒》里的惡霸們。
一樣成立。
到頭來,劉雅瑟表現(xiàn)最出色的,還是同一類型的角色:
底層、邊緣、極致。
如《十三顆泡桐》里的風(fēng)子。
一個假小子,一個少女中的異類。
自卑,敏感,過激。
徘徊在青春期的邊緣。

如《致青春》里的朱小北。
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xué)。
存在感低,不被人尊重。
在被污蔑偷東西時,爆發(fā)出的怒氣,無奈又悲涼:
“一點小誤會?你們這是對我人權(quán)的踐踏!”

她確實能把這樣的人物,拿捏得很好。
但這是一把雙刃劍。
既能成就你,
也能限制你。
既能讓你嘗到甜頭,摘得殊榮,
也可能把你推向同質(zhì)化。
倘若不能繼續(xù)拓展自己的邊界,只怕再難破局。
要知道,演藝圈是殘酷的。
這里不缺天才,不缺鬼才。
剩下的,屬于普通人的機會,不多了。
只希望劉雅瑟,真的能擺脫“王桃”。
擺脫邊緣感,拓寬自己的戲路。
真正從這黑白的殘酷世界中,走出一片光明。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