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幸福到萬家》已經大結局了,不過還是想說一說這部劇。
最初期待這部劇,除了因為鄭曉龍和趙麗穎之外,更多的其實還是源于題材。
《幸福到萬家》改編自陳源斌的《秋菊傳奇》,作家當初是在《萬家訴訟》大火之后幾年面對社會變化有感而發的,距離現在也有十幾年了。
《萬家訴訟》的名字大家可能很陌生,但《秋菊打官司》大家一定都知道,不錯,鞏俐那部電影,就是改編自《萬家訴訟》。

雖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了,《幸福到萬家》里的農村,和當年的農村相比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過,原著底子好,編劇趙冬苓也同樣在現實題材領域耕耘多年,劇中對農村和農民的刻畫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真實的,《幸福到萬家》剛開播沒幾集時,鮮活的人設就立了起來,足以看得出編劇的功底。
在如今偶像劇、尤其是古偶占據屏幕的今天,農村題材的劇也不是沒有,比如央視經常播的那些,但大都離年輕觀眾比較遠,從演員陣容到劇情風格,幾乎都是中老年觀眾專屬。
《幸福到萬家》則因為自帶粉絲底盤的主演趙麗穎,吸引了年輕網友的關注,讓大家跟著劇情發展去探討有關農民與農村的話題,即便有些“身邊即世界”的言論看上去頗為可笑,但多交流交流,也總是好事。

這部劇的前期也曾一度讓我感覺某些配角無效戲份太多,但是后來,我覺得我大概理解了編劇的意圖。
這部以窮人為主角的劇,和《山海情》那一類同樣以窮人為主角的扶貧攻堅劇有著根本的不同(當然并無高下之分),《幸福到萬家》不只是在講農民,而且是站在農村與城市的邊緣,試圖用沖突對比來探討農民的困境,編劇仿佛是構建了一個“實驗室”,幾位主角的發展道路囊括了當下農村出身的底層人民的所有可能性:
何幸福,最初沒學歷沒文化的農村姑娘,靠著勤奮肯干、不斷學習,最終走出自己的道路,這算是最好的了(多少有點主角光環)。

何幸運,靠讀書改變命運的農村姑娘,既無法再回到農村、回到那些早已結婚生子的同齡人之間,單槍匹馬的也無法與城里人打成一片,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艱難。
王慶志,同樣是靠讀書改變命運的農村人,不過他學歷更高,所以工作不錯,而且有機會娶到城里姑娘、還有個當官的老丈人,所以能和關濤這樣的城里人交上朋友,但,他成功在城里扎根,背后是一家人的付出,所以他不可避免要成為拖家帶口的“鳳凰男”,家人是他曾經的助力,也是他現在的阻力,同樣無時無刻不步履維艱。

王慶來,只會種地、充滿局限性的農民,就算是進城了,也會因為不會學習不知變通而無法更進一步,如果沒有任何外力干預,他只能要么回村老老實實當一輩子農民,要么留在城里賣苦力當農民工。
不就這么幾種可能嗎?
每一種,其實都不容易。

觀眾痛罵王慶來氣人、討厭,卻常常忽視他成長環境就那樣,生在村支書“一手遮天”的萬家莊,有一個喪得要命天天只會抱怨的爹,你還能指望他長成什么樣呢?
一代又一代,出身就是一個魔咒,多少人就這樣被困住了一生,要想打破這樣的魔咒,又要付出比別人多多少倍的努力。
看到有網友批判《幸福到萬家》丑化農村人,我就覺得十分可笑。
反映問題,并不是問題,完全無視、甚至美化那些客觀存在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
《幸福到萬家》當然不是完全真實,畢竟“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像前文所說,我覺得編劇是在構建實驗室,所以她人為地設置了更集中更激烈的矛盾沖突,以此來通過一個家庭、一個村子的縮影來反映整個農村社會的生態。

按理說,人生來平等,這世界上不該有三六九等,但事實上又確實存在等級,比如,當代社會的三六九等,就是特別有錢的上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層、特別沒錢的底層。
底層就是前面所說的“沉默的大多數”,也是鐵屋子里沉睡的人,麻木但或許并不覺得自己痛苦不幸,生兒育女對他們而言猶如動物天性般自然;
中層則是像我們這些在鐵屋子里醒來的人,雖然見識過了更廣闊的天地但也因此更加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接受過高等教育卻又無力改變命運,自己當了一輩子“小鎮做題家”、不想后代繼續和自己一樣,所以干脆不婚不育,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精力在網絡發表言論,痛苦不幸的并不是物質生活本身,而是不甘麻木卻又不敢清醒的那份撕裂感。

現在市面上的編劇,大都是中上層的精英群體(甚至不乏《夢華錄》編劇張巍那種精英過頭了的),所以慣于塑造不接地氣的“精英角色”,甚至自發為這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代言,這也就是近年來網友常說的,為什么國產劇里的窮人主角都消失了——主角永遠是聰慧又善良的白富美高富帥,窮人則永遠是陰暗的有心計的配角。
這一點都不難理解,很少會有人背叛自己的階層,窮人自己當不上編劇,自然也不能指望富人來謳歌窮人。
趙冬苓是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老牌編劇,是經歷過苦日子的人,這么多年來一部部劇本踏踏實實地寫下來,也算是最有可能、最擅長為窮人代言的編劇之一了。
所以,我并不覺得《幸福到萬家》的劇本有多好,甚至因為最終呈現與原始劇本相去甚遠、前后劇情人設都非常割裂(這一點真的很遺憾),最后幾集看得我十分生氣、可以說是十足的爛尾,但我還是覺得,我們非常需要這樣的劇本。
就像編劇所說,都是戴著鐐銬跳舞,可能跳得也沒那么好,但至少沒有放棄。

再說說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么網友總是“葉公好龍”,嘴上說著想看窮人當主角,真的有這樣的劇了,反而并沒有多少人看呢?
大概是因為,網友想象的窮人,和真正的窮人,本身就是不一樣的。
看了太多偶像劇里不食人間煙火的完美主角,網友想象中的窮人主角,大概應該像簡愛一樣說著“我貧窮、卑微、不美麗,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來到上帝面前時,我們都是平等的”這樣的臺詞,但大部分真正的窮人,可能連組織這種語言的能力都沒有。

網友或許只是希望電視劇里的富人主角換一個窮人身份,但其他內在的外在的美好品質還都應保留,那其實依然是偶像劇里的窮人主角,實際上,任何階層都是有局限性的,受成長環境所限的窮人,局限性就更大了,在現實題材里,窮人主角有缺點、需要成長再正常不過。
但真正愛一個人,或者愛一個群體,應該是明知其不完美而依然可以包容和深愛。
就像如今的影視創作一樣,只要那些不完美,不是因生來惡毒、而是因某些無可奈何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