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3》賽程已經推進到后半段,雖然熱度不減,但網友也對其吐槽不斷。
無意義的復雜賽制、無意義的無效環節、拉胯的選曲能力,這些都是《浪姐3》硬傷的重災區。
這次筆者來聊聊另一根壓在《浪姐3》身上的稻草——漏洞頻發。
一、時間線漏洞——穿越的鐘欣潼
《浪姐3》三公分組可謂一場精彩大戲,至今仍有許多觀眾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然而,在這樣重要的環節里,竟然出現了十分低級的時間線漏洞。
第一輪每位隊長可以選定一個人,王心凌將蔡卓妍拉入了自己的隊伍。
然后,王心凌和蔡卓妍商議決定,由王心凌去說服吳謹言和張天愛,蔡卓妍去穩住鐘欣潼。
第二輪選人開始后,兩人如約實施計劃。
蔡卓妍三言兩語就敲定了鐘欣潼的加盟,此時只需等待王心凌完成計劃后過來把戒指交給鐘欣潼就可以了。
當王心凌和鄭秀妍爭奪吳謹言的時候,蔡卓妍拉著鐘欣潼去給王心凌站臺。
吳謹言接受了王心凌的邀請,鄭秀妍無奈離去。注意,此時王心凌、鐘欣潼、蔡卓妍、張天愛、吳謹言5人是站在一起的。
節目鏡頭給出的組隊進度顯示,王心凌已將吳謹言、張天愛收入麾下,鐘欣潼尚未加入王心凌隊。
這就讓人不由好奇了,鐘欣潼都已經去給王心凌站臺了,王心凌怎么還不趕快送上組隊戒指啊,還在等什么呢?
不久之后,滑稽的一幕出現了。鏡頭一轉,譚維維隊還缺一人,郭采潔發現了獨坐一旁的鐘欣潼,于是上前拉攏。薛凱琪、劉戀也上前加入了拉攏鐘欣潼的行列。
此時,蔡卓妍舉著戒指大喊著“阿嬌”飛奔過來單膝下跪在鐘欣潼面前,王心凌、吳謹言、張天愛也緊隨其后來到鐘欣潼面前,似乎一場“爭嬌大戰”就此打響了。
看到此處,筆者直想大呼“我的天吶”,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蔡卓妍不是早就跟鐘欣潼說好了一起加入王心凌隊嗎?鐘欣潼不是剛剛還去給王心凌站臺搶奪吳謹言了嗎?
難道鐘欣潼給王心凌站完臺后就又默默走到一邊獨自坐下等待蔡卓妍送戒指?這是什么樣的腦回路才能編出這樣的情節,而且還編造得極其不合理。
莫非鐘欣潼穿越了?我們竟然在一檔綜藝節目里見證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例有確鑿證據的穿越事件?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能有看官會將其歸咎為剪輯問題,起初筆者也是這么認為的。然而稍一思索就發現這里面有漏洞,不是剪輯失誤就能解釋得通的。
如果“爭奪鐘欣潼”發生在前,那么吳謹言此時她還沒有加入王心凌隊,她就不應以王心凌隊友的姿態出現在這個“戰場”里。
如果“爭奪吳謹言”發生在前,就不會再出現鐘欣潼落單被爭奪的情節。在她為王心凌站臺后就應順理成章拿到組隊戒指,成為王心凌隊的一員。
分析至此,三公分組存在“擺拍”幾乎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事實,否則無法解釋這么明顯的時間線漏洞、故事線漏洞、邏輯性漏洞是如何形成的。
更刷新下限的是,“擺拍”還穿幫了!
二、關于劉戀,消失的一票
三公第五位隊長選舉中,劉戀“消失的一票”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巨大爭議。
節目正片公布的投票結果顯示,劉戀獲得了4票。
而網友們根據鏡頭內容統計出來劉戀的實際票數應該是5票。
筆者也多次重復觀看了這一片段,多重證據證明劉戀的票數應為5票無疑。
就此事,筆者也曾撰文詳細論述過,此處不再贅述更多細節。
在下重點關注的是節目組的態度。
遺憾的是,直至今日,節目組仍未就劉戀票數漏洞做出任何解釋。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并不是不回應就等于不存在。
沉默不一定是今晚的康橋,也有可能是對觀眾的傷害。
三、規則有效性太過局限
第三次公演的規則是:上半場團隊保衛賽中排前兩位的隊伍各獲得3個安全名額,下半場助攻加分賽中獲勝的隊長為本隊贏得2個安全名額。
結合三公淘汰人數為3人來看,擁有3個安全席位也只能保住1人,也就是隊內個人喜愛度第3名。
對于上半場團隊戰未排進前2的隊伍而言,助攻加分賽勝利還是勝敗已經無關緊要了,反正2個安全名額起不到任何作用。
最終只有譚維維隊享受到了賽制紅利。
當一條規則的有效性只能覆蓋到極少數人時,那么它一定是失敗的,甚至會拉低節目的觀賞性。
這條規則制定得非常幼稚,簡直是一波秀智商下限的操作。
四、后期人員邏輯思維不在線
第三次公演的比賽結果是分開公布的,各隊輪流到入戶花園獲取晉級和淘汰名單。
當鄭秀妍隊的成員們發現隊內個人喜愛度最低的張歆藝第21名后,大家馬上就歡呼慶祝起來。
屏幕外的筆者不禁想問,你們歡呼個什么勁兒啊?
如果第22名到25名中間有2人在譚維維隊呢?那第21名的張歆藝不就要被淘汰了嗎?
顯然,這幾位姐姐其實都沒有吃透規則,她們的隊伍里又缺乏劉戀、胡海泉這樣善于分析的人才。
所以,她們才會在尚不知其他隊伍的情況時,就盲目慶祝。
更令人無語的是,在姐姐們歡呼的同時,后期人員在屏幕上用花字“鄭秀妍隊全員晉級”為這一環節蓋棺定論了。
也就是說,后期人員認可了幾位姐姐毫無邏輯的推斷。
又或者,姐姐們根本沒犯錯,現場情節與節目呈現是不一致的。完全是后期人員故意攪混了水,然后用自己并不高明的邏輯思維在不恰當的時候定了個音。
無論是哪種情況,這個錯誤都暴露了后期人員的能力不足。他們也許把PR、AE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在需要稍微用點腦子的劇情控制上,他們是力有不逮的。
這也給節目組提了個醒,劇情安排必須由專人負責、把關,審核人員也要提高注意力、打起精神把控好每一個細節。
五、字幕組頻頻犯錯,謝娜多處讀音錯誤
字幕組的第一個問題是錯別字。
包括但不限于把麻將“和了”打成“糊了”、分不清“的地得”,這都是《浪姐3》存在的問題。
其實整改也很簡單,請個中文系畢業生來把把關就行了。
字幕組的第二個問題是版式錯誤。
某期節目里,王心凌和譚維維在車上交談時,連續好幾句字幕都掉到了字幕框下面。
字幕組的第三個問題是張冠李戴。
有時候,明明是姐姐甲說的話,字幕組卻將其安到了姐姐乙頭上。
這種錯誤還不止一次兩次,每次看到都感覺“粗制濫造”四個大字撲面而來。
謝娜的問題主要是讀音錯誤。
將“家喻戶曉”讀成“家yú戶曉”,將“揭曉”讀成“jié曉”,將“一秀一投送”讀成“yī秀yī投送”,將“來襲”讀成“來xī”等等,謝娜的讀音錯誤已經如洪水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浪姐3》第一期播出時,筆者還以為謝娜的加入會是這一季的亮點,她能在那英和寧靜中間起到調和作用。
怎奈事實遠超想象,謝娜的存在反而成了《浪姐3》的敗筆之一。
順便一提,在兄弟節目《聲生不息》里,何炅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在提及歌手“炎明熹”的名字時,何炅數次將其讀成“炎明xǐ”。
這對“快樂家族”走出來的“難兄難妹”,其普通話水平都有待考證。
結語
做節目跟學習一樣,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更何況節目組在《浪姐3》的表現還呈現出了很明顯的退步趨勢,做出來的節目質量可想而知。
你可以選擇擺爛,觀眾也可以選擇不看。2022年,還想靠著“綜N代”的身份闖天下,用粗制濫造的作品來糊弄觀眾,已經行不通了。
如果想把《浪姐》這塊金字招牌保住,讓輝煌延續下去,節目組應該走走心了,也必須走走心了。
(全文完)
作者丨細品八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