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傳承至今已經二百多年歷史了,二百多年時間京劇界出現了許多的名家和名角,我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然而在上世紀就是年代為了調動京劇演員的積極性出現了很多的賽事,像我們熟知的有“青京賽”和“梅蘭芳金獎大賽”。“青京賽”舉辦了許多年,現如今許多京劇演員都經歷過“青京賽”的洗禮。“梅蘭芳金獎大賽”更是名噪一時,當時也是十分轟動。只不過這兩大賽事后來都停辦了,而很大的原因就是公平的問題,因為京劇界受世家、師承影響錯綜復雜。
而現如今戲劇界最大的賽事當屬“梅花獎”的評選,但是其中有兩條必要條件。其一那就是必須要是劇院團推薦,其二那就是必須要有新編劇目。

這兩個原因其實都有弊端,像劇院團推薦這就不太合適,因為其中夾雜著人情,要是劇院團的領導不推薦你怎么辦。其次,那就是必須用新編戲做敲門磚,許多演員拍新編戲花了幾十萬上百萬就是為了評一個獎,而評完之后就將這些戲束之高閣了,有些演員甚至于為了評獎賣房子、借錢,而一些民間小劇團的演員那就更注定與這個大獎無緣了。

劉桂娟著名的京劇演員,工旦角,宗程派,其師承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并且還受教于程派名票陶漢祥。
劉桂娟老師直言自己獲得“梅花獎”原因比較晚,并且還曾這樣說過:“我們團換了幾任團長了,我每個團長我都談過,我說我要拿梅花獎。談了幾次,反正回答基本上一個是沒有時間,比方說現在以某某戲為主,今年的安排都滿了。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最好能說服我的理由就是你歲數小。所以,到了去年的時候,我們這一個班就剩我一個人了。新團長上任也覺得不可思議,你們怎么還沒拿獎啊?那么就這一次才報的我,他不像別的獎項自己報名,他這是要推薦的,要給你排戲,要劇協批。原因也不都在我,哪個演員不想提前拿獎。”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