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電影明星會不會為了跟一個導演合作而主動自降片酬?這事杰森斯坦森和布拉德皮特在20年前干過一次,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皮特已經主演的《搏擊俱樂部》這種影史佳作。更神奇的是吸引兩大好萊塢痞帥的這個導演只有高中文憑。而且在此之前,這個導演僅僅只拍過一部電影長片,他就是電影鬼才、美國歌壇天后麥當娜的前夫導演蓋·里奇。

他的代表作有《兩桿大煙槍》《偷拐搶騙》《大偵探福爾摩斯》等。

看電影不太關注導演的可能對蓋·里奇不熟悉,但你聽完我下面幾句話包里能記住。
2005年劉德華先生啟動了“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扶持青年導演。寧浩導演入圍并拍攝了一部讓他名利雙收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叫《瘋狂的石頭》,而<石頭>這部電影正式向蓋·里奇導演的前兩部長篇電影《兩桿大煙槍》和《偷拐搶騙》致敬。


《兩桿大煙槍》是我特別想給大家推薦的,但是這部電影很特殊,因為直接講劇情的話會變得索然無味,這是一部必須自己耐心看才能get到爽勁的片。所以我從大家熟悉的《瘋狂的石頭》中找幾個細節對比,看完覺得有意思的話大家再去看。
從簡單的拍攝角度開始,<石頭>中馬桶的鏡頭,<煙槍>中湯鍋的鏡頭。<石頭>中用光微波爐來轉場,同樣在<煙槍>中也用光微波爐來轉場。<石頭>側重正面跟拍讓人物情緒直面觀眾,<煙槍>更加明顯而且風格更大膽。再來一個情緒處理,這是<煙槍>中愛得輸光錢的一瞬間,這是<石頭>中郭濤發現珍寶是不翼而飛的一瞬間。在臺詞方面看英式的幽默,說實話我不太能get滿,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石頭>的臺詞。寧浩進行的牛逼的本土化,幾句臺詞就把底層小人物的性格給整活了。還有劇情設定上<石頭>讓保安和賊住在賓館中相連的隔壁,<煙槍>讓小偷和毒販也住在墻挨墻的隔壁,這就把戲劇沖突大了。當然這兩位導演最具代表性的風格就是多線索、環形敘事。多線索好理解,就是在講同一個故事時,選擇多條人物線索同時講,翻譯一下環形相當于跑一圈400米,從哪出發還回到哪,從一塊石頭開始,最后到石頭結束。這有一個好處,就是當觀眾看膩了單線敘事之后,多線交叉可以突出戲劇沖突。<石頭>一開場就這么干,廠長兒子的可樂掉下來,砸中保安隊長的面包車,面包車失控了,撞到開發商馬仔。這起事故引起了正在給憨賊三人組開罰單的交警的注意,同一時間、同一空間故事線全部交匯。<煙槍>中最多的時候有七八條線,當然這種手法在現在的電影中很常見的,但是在當時一部瘋狂的石頭卻給中國電影市場打了一針強心劑,因為在15年前,我們的國產片這么講故事的不多啊。這也是我今天想借<石頭>來推薦蓋·里奇的一個感觸。有時候影迷之間容易打口水架,認為看電影得看藝術片,這多牛!認為商業電影沒檔次,可是藝術片有門檻啊,容易勸退很多剛對電影感興趣的觀眾。但是<石頭>好比一塊磚,給剛入門的影迷店的一個臺階,這樣的優質臺階越多,才越能夠讓我這樣的普通影迷敢于彩磚勾著脖子往上看,去窺探神奇的電影世界。我因為《瘋狂的石頭》才發現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才發現了杜琪峰的《PTU》、才知道了昆汀、才曉得法國有新浪潮,才發現原來這些都能匯集到一個叫黑澤明的大神那。說回蓋·里奇,如果大家喜歡<石頭>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我推薦去翻看蓋·里奇。

記得剛開始要忍住,因為<煙槍>開頭有點悶,但是熬過了開頭剩下就直呼牛了。最后我按我自己的喜好給蓋·里奇的導演作品排個序,排名越靠前越推薦大家看;第五《秘密特工》,第四《搖滾黑幫》,第三《大偵探福爾摩斯》,第二《偷拐搶騙》,第一《兩桿大煙槍》。友情提醒蓋·里奇的口味有點重。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撤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