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后三次飾演慈安太后的陳燁,
做演員之前,曾經是上海奉賢五四農場的工人。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從華山中學畢業后,陳燁趕上了插隊落戶。
她從當時的上海市區戶口,變成了郊區戶口。
在五四農場的紙袋廠里,陳燁還是車間主任。
這個主任的職位,是她努力工作得來的。
那時候,別人一天,最多做800個紙袋。
而陳燁到了紙袋廠,她就一定要做1000個。
因此,陳燁很快在工人中脫穎而出。

不過,那個時候沒有領導和員工之分,大家一律平等。
陳燁和其他知青一樣,8個人住一間宿舍。
說是宿舍,其實更準確說是茅草屋。
沒有床,都是用木板搭的大通鋪。
而且,與其他宿舍間的隔墻很矮,彼此說話都能聽清楚。
屋子的地面不是水泥,甚至連磚塊都沒鋪,就是爛泥地。
再加上奉賢靠海,屋子里返潮嚴重。
尤其是到了冬天,陰冷的感覺更是刺骨。
母親為了讓女兒保暖,特意給她縫制了一床厚被子。

尤其是在冬天,晚上睡覺還要再穿上一件棉背心,才能在嚴寒中睡著。
有一回,夜里突然下起了暴雨。
從雨中驚醒的眾人,發現床下已經有水漫灌了。
陳燁和大家沒有去收拾地上的個人物品,而是全都沖到了車間。
他們要搶收地上的紙袋。
到最后,還是有一半紙袋泡壞了。
這種沖天的干勁兒,正是陳燁年輕時候真實的寫照。
再后來,五四農場來了一輛面包車,陳燁的車間主任生活就此結束。
那是1974年前后,從市區開來的一輛面包車上,停在五四農場,
接著,從車上下來了七個人。

農場里的員工,都不知道他們是做什么的。
好在陳燁覺得其中一個人很眼熟。
那個叫朱曼芳的,是電影《年青的一代》里的女演員。
如今,他們來農場做什么呢?
后來,經過農場領導的介紹,
陳燁才知道,另外六個人,分別是導演、副導演、攝影、服裝、化妝、工宣隊員。
他們來農場,是為了尋找演員的。

后來陳燁才知道,他們都是電影《難忘的戰斗》劇組成員。
他們隨后直接找到陳燁,說是看看她。
化妝和服裝一邊說著,還一邊給她戴上一頂軍帽。
攝影師沒有帶器材,用兩只手比劃成取景框,
然后沖著陳燁說道,你隨便表演點什么。
陳燁說,那就給你們做廣播體操吧。

做完廣播體操后陳燁想起,上學的時候,
曾經在兒童藝術劇院,排演過朗誦《爸爸的眼睛》。
那是一個關于非洲貧困家庭的故事。
父親為了養家,把自己的眼睛賣了。
時隔多年,即便是已經長大了,陳燁后來朗誦的還是聲淚俱下。
表演結束,幾個人告訴陳燁,
你繼續好好工作,有事情會再來找你的。
就這樣,陳燁的生活恢復了原來的平靜。

每天在車間里,她仍舊做1000個紙袋。
半個月后,上海電影制片廠給她寫了一封信。
信中說,《難忘的戰斗》劇組,要借調她去上影廠試鏡。
時間大概需要一個禮拜。
這可把陳燁高興壞了,她很有可能飾演其中的女主角。
陳燁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那幾個人走后,
這段時間,她一直在收音機里,收聽小說《糧食采購隊》。
電影《難忘的戰斗》,就是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
陳燁已經了解了故事的情節,里面只有一個女性角色叫范可君。
如今既然通知自己去試鏡,說明有戲。
除此之外,回市區試鏡,她就可以回家住上一個星期。

要知道,對于他們這些戶口已經遷到郊區的知青來說,回家是非常奢侈的。
按照正常的規定,他們每隔兩個月,才有四天的探親假期。
不過,等陳燁正式去上海電影廠報到時,
她才發現,試鏡范可君的人有很多,自己只排在第八位。
原本陳燁不抱什么希望了。
因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表演技巧。
但讓陳燁沒有想到的是,導演恰恰看中了她就是一張白紙。
其他有經驗的演員,已經形成了表演方式,調教起來很難。
而作為白紙的陳燁,導演想怎么勾畫都行。
試鏡結束,所有人都覺得,陳燁的氣質和形象,都和范可君很接近。
就這樣,陳燁正式告別了五四農場,開始在上影廠演戲。

她沒有經驗,什么都不懂,導演讓怎么演,她就怎么演。
而當時這部劇里的其他演員,像陳述、顧也魯、焦晃等人,都是實力派。
電影上映后,觀眾對陳燁這個新人的表現很滿意。
于是,她又被借調到廠里,先后拍攝了三部電影。
在第三部電影拍完之后,陳燁成為了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正式演員。
此后,陳燁在上海電影制片廠工作10年。
這期間,她先后出演了18部電影,

此外,還演過話劇、電視劇,當過春晚的主持人。
十余年里,給陳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飾演慈安太后。
那是八十年代初,國內的清宮戲還不是很多。
更不要說,導演李翰祥,演員梁家輝,還是香港人。
在陳燁眼里,李翰祥在拍攝之前,對清代歷史研究下了很大的功夫。
而且,在講究真實性上,李翰祥達到了極致的地步。

正式開拍后,陳燁、劉曉慶飾演太后,手上佩戴的鐲子和戒指,
都是貨真價實的古董。
為了保管好這些物品,劇組還專門請來故宮工作人員,管理這些物品。
拍完戲后,東西由他們保管。
所以在拍戲的時候,陳燁的壓力很大。
這些寶貝一個個都價值連城,要是不小心摔壞打碎了,
就是傾家蕩產也賠不起。
此外,影片也是在故宮里實景拍攝的。
在陳燁眼里,那種恢弘的氣勢和強大的氣場,
與攝影棚里搭出來的場景,感覺完全不同。

每次導演喊開始,陳燁和劉曉慶,就找到了母儀天下的錯覺。
多少人給你三跪九叩,多少旌旗招展。
實景拍攝,氣氛烘托到位,那時候,陳燁就覺得自己真是皇太后。
拍戲的諸多細節中,陳燁也覺得李翰祥很有趣。
無論什么角色,李翰祥都是先講一遍,然后自己再演一遍。
尤其是他還非常擅長扮演各種女角色。
裝起太后走路,把陳燁和劉曉慶等人,逗得大笑不止。
當然,最好笑的,還是陳燁、劉曉慶兩個人,跟梁家輝的搭戲。

梁家輝不會說普通話,陳燁又完全聽不懂粵語。
李翰祥只能讓梁家輝在拍攝的時候數數,等后期再配音。
于是,有意思的一幕就出現了。
陳燁當時剛到劇組,第一場戲,就是咸豐死了。
梁家輝扮演的咸豐皇帝,躺在床上胡言亂語,嘴里說的還是一二三四。
如此一來,陳燁和劉曉慶根本忍不住不笑場。
皇后就要死了,皇后應該悲痛欲絕,這本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氛圍。
但是,皇帝的兩個皇后,此刻卻笑的花枝亂顫、前仰后合。
李翰祥最終發火:再笑就別拍了。

好在陳燁和劉曉慶,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
她們很快調整狀態,每場戲拍攝得都很好。
在拍攝《垂簾聽政》期間,陳燁與劇中飾演麗妃的周潔,成了好閨蜜。
周潔那時候在上海歌劇院工作,陳燁的家就在歌劇院后面,
透過窗戶,就能看到歌劇院的院子。
兩個人只要見面,用的是特殊的“暗號”。
只要陳燁在窗口拉響手風琴,周潔就知道,那是閨蜜讓自己過去。
據陳燁所說,周潔平日里喜歡喊她老姐。
一開始,她總覺得,老姐老姐的叫,把自己叫老了。

不過時間一長,陳燁也漸漸明白,老姐是關系密切牢固的意思。
再后來,陳燁和周潔,都先后去了美國。
只是,這位比陳燁小6歲的妹妹,2021年先陳燁而去了。
陳燁是31歲出國的。
她先是在赫斯頓大學學習了戲劇專業,
隨后便跟美國律師查爾斯結婚,定居于德州休斯頓。
1988年,在電影《一代妖后》中,
陳燁再次飾演了慈安太后。
這次參演之后,陳燁就息影。
因為她先后有了兩個兒子,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家庭。
大兒子的中文名叫陳霞客,小兒子的中文名叫陳安東。

兒子上學期間,陳燁經常給他們講自己早年的農場經歷。
在剛到美國的時候,陳燁還曾寫過一篇《我的農場》的文章。
再后來,她在文章的基礎上,改編出話劇,自己在劇中飾演自己。
小兒子陳安東,在上中學的時候,通過文章和話劇,
更加深刻了解到了母親當年的經歷。
他不敢想象,母親年輕的時候,曾經經歷過那么多的磨難。
不過陳燁覺得,這種單純的文本說教,沒有多大的說服力。
有機會,讓他們去看一下真實的場景,才更有沖擊力。
但陳燁也清楚,由于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
即便給孩子們看了,他們也未必能夠理解。

兩個孩子長大之前,生活占據了陳燁大部分的時間。
但是,她也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專業。
小的時候,陳燁最喜歡的藝術形象是孫悟空。
她一直覺得,孫悟空要比西方文化中的超人厲害多了。
為了讓兩個孩子知道孫悟空的故事,
陳燁早先曾經寫過一個《孫悟空》的劇本。
后來,她自己當導演,自己拉資金,用美國本土的演員,
把《孫悟空》搬上了大銀幕。

兩個孩子長大后,陳燁終于有時間投身到自己喜歡的社會活動中去了。
美國出國之前,以及剛到美國的時候,
陳燁的觀念和大多數國人一樣,各人自掃門前雪。
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后,陳燁才慢慢意識到,
無論是一個社區的治理,還是一個學校的管理,
要想讓它良好的運轉,每個人都應該投身其中。
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所以陳燁后來說過,自己年輕時候是演員,后來是社會活動家。
陳燁是休斯頓當地,亞洲協會以及休斯頓大學訪問團成員。
她的丈夫查爾斯,曾經擔任亞洲協會休斯頓分會主席二十多年。
在這期間,陳燁和丈夫,花費17年時間,籌資5000萬,
在休斯頓當地建造了一座文化會館。
會館不但能夠舉辦各類藝術展,
還能成為中華文化的培訓中心。
此外,亞洲各國的藝術節,也會在會館舉辦。

陳燁和丈夫建造經營的會館,成為當地人了解中國以及亞洲文化的窗口。
每年,陳燁全家都會出去度假。
偶爾,陳燁也會返回國內。
但相比于過去做演員的時候,
陳燁的公開活動已大大減少。
如今的陳燁已經67歲。
當年飾演的各種電影角色,都已成為過眼云煙。
現在,已快70歲的陳燁,開啟的是老年生活。

文|Nancy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