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之后,華語電影市場發生了重大改變。
一是讓華語電影有了第一部破10億的影片,二是成功擠掉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三是一改好萊塢電影統治華語電影票房的局面。
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年,這十年華語電影誕生了不少百億票房的演員,究竟誰才是實至名歸?

吳京
總票房:176.5億
代表作:《殺破狼》、《戰狼2》、《流浪地球》等

如果要評選最實至名歸的百億演員,吳京當之無愧。
主演的《戰狼2》斬獲56.8億票房,登頂華語影史票房冠軍,另一部主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得到46.8億票房。

單是這兩部主演電影就破百億,而吳京為了得到這一切,等了整整二十年。
19歲進入娛樂圈,憑借《太極宗師》和《小李飛刀》走紅,之后遠走香港,摸爬滾打數十年,借著《殺破狼》、《男兒本色》等電影再度回到大眾視野。
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吳京又重返內地,先是在電視劇《我是特種兵》中試水,后砸鍋賣鐵拍出了《戰狼》才算站穩腳跟。
所以他的成功不可復制,因為沒有人能吃下這么多的苦。

黃渤
總票房:170.3億
代表作:《瘋狂的外星人》、《一出好戲》、《奪冠》等

黃渤長著一張風吹菊花皺滿頭的臉,他能從小角色變成金馬影帝,靠的就是自己的實力。
他的喜劇功底自然松弛,尤其是倒霉式的角色,黃渤演起來爐火純青,讓觀眾一看到就捧腹大笑。
只是相較于演技,黃渤百億影帝的頭銜有些虛。
由他主演的電影,票房最高的是22億的《瘋狂的外星人》,接下來是16億《鬼吹燈之尋龍訣》和13億《一出好戲》、12億的《泰囧》。
其余的皆為10億上下,或幾億票房,而他參與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是28億、《我和我的祖國》票房是31億。
由此可見,黃渤的百億影帝,單憑主演的電影還足以撐起。

沈騰
總票房:141.8億
代表作:《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飛馳人生》等

2015年之前都叫他郝建,《夏洛特煩惱》后,他便成了渾身長滿笑點的喜劇演員沈騰。
短短四年的時間,一躍成為華語電影百億演員,也是最具票房號召力,流傳段子和臺詞最廣的演員。
《瘋狂的外星人》22億、《夏洛特煩惱》14億、《西虹市首富》25億、《飛馳人生》17億、《羞羞的鐵拳》22億,這幾部電影加起來剛好100億。

鄧超
總票房:134.9億
代表作:《美人魚》、《烈日灼心》、《中國合伙人》等

鄧超的演藝生涯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上學期間的戲瘋子,演了不下500個角色;二是皇帝專業戶,如《天下第一》里的正德皇帝、《明末風云》里的崇禎、《少年康熙》里的康熙。
三是高干子弟專業戶,如《幸福像花兒一樣》里的白楊、《甜蜜蜜》中的雷雷,之后的他開始轉型,又分成了兩個階段。

一是演喜劇的鄧超,尷尬溢滿屏幕;二是不演喜劇的鄧超,是個好演員,正是憑借后者,他才成為百億影帝。
只是由他主演的電影,票房最高的是周星馳的《美人魚》,票房是33億,而這部電影很明顯靠的是周星馳的影響力。
剩下的由鄧超參演的高票房電影,大都是配角或拼盤式電影,如28億的《我和我的家鄉》和11億的《煎餅俠》。

張譯
總票房:134.2億
代表作:《紅海行動》、《親愛的》、《一秒鐘》等

張譯離戲骨只剩老,張譯不紅,天理難容。
近年,這些話語被頻繁刷屏,由此可見,張譯獲得了觀眾的認可,而他的這份認可源于他倒霉的前半生。
他上過的小學、念過的初中如今拆得渣兒都不剩,甚至在教育局都找不到資料,演戲被人說沒前途。
幸好他堅持自我,靠著一部部過硬的作品走到今天,只是他單抗票房票房的能力依舊很弱,這點不可否認。

王寶強
總票房:125.3億
代表作:《唐人街探案》、《泰囧》、《天下無賊》等
王寶強是最被低估的演員。
有人會認為王寶強只能演傻根類型的角色,其實這樣的說法極其不準確。
演傻比演正常人難多了,稍有不慎就會淪為花式尬演,可王寶強清一色的這種角色并無一個惹人生厭。
他曾在自傳中總結道:笑的時候稍稍瞇起一點眼睛,會顯得更憨厚;稍稍低頭,眼往上瞅,露出眼白,更惹人同情。

杜江
總票房:118.5億
代表作:《紅海行動》、《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

杜江的百億影帝水份最大。
迄今為止,沒有主演過一部電影,那些高票房都是拼盤電影或是以配角身份出演的電影。

歐豪
總票房:115.1億
代表作:《八佰》、《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
歐豪與杜江一樣,沒什么可說的,最水的兩個百億演員。

徐崢
總票房:111.5億
代表作:《我不是藥神》、《港囧》、《泰囧》等

說起徐崢,對他的印象有很多種。
他是演員、導演,也是編劇、監制,是華語電影中不可多得的全才。
只不過談及票房百億,徐崢的硬實力也扛不起,由他主演的電影,最高票房是30億的《我不是藥神》,破十億的也僅有幾部。

綜上所述,正兒八經的百億演員只有吳京一人。
其余的如沈騰、黃渤、王寶強等人,他們雖然也是六大中生代之一,只是他們的票房成績不如吳京亮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