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視頻上追《說英雄》和《夢華錄》,意外發(fā)現(xiàn)這部劇。“異能少年結緣舊物店千金”的簡介吸引了我。異能元素一向是我的心中所好,加上店鋪設定,我決定打開這部劇。因為封面的男女主何廣沛和陳曉華我不太認得,一開始以為這是一部國產(chǎn)短劇,類似《動物管理局》,等到配角曹永廉、林漪娸、黎燕珊、楊玉梅、李成昌等逐步出場我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正宗港劇。


整體上,所有人的演技都是在線的,尤其是老戲骨們,在觀看的過程中很少出戲。這部劇看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這部劇本身很好看。為什么這么講呢?有的時候我看劇,不太在意劇本身好不好看,我渴望看到某種觸動我的情節(jié),就像是在B站看剪輯,故事講了什么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一種情感的釋放和表達。在情感上,我跟這部劇的共鳴點非常少。一方面這部劇所設定的生活情境與我個人的生活情境相差甚遠,另一方面這并不是一部以刻畫人性沖突為核心的劇。但這并不妨礙我覺得這部劇是好看的。這部劇屬于看的時候不太上頭,但看完后有無窮回味的。有的劇則正好相反,看的時候很上頭,看完了覺得索然無味,不會打開第二遍了。這部劇好看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埋伏與線索。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一個個謎底被揭開,當最后一個謎底也揭開了,就像拼圖放上了最后一塊,原本零碎的劇情和人物,忽然連接到了一起,成為一個完整體,沒有一個點是浪費的。這種體驗很像是讀完一篇短篇小說,最后的感覺是詫異,當細細品味和反思后,又會覺得豁然開朗,意猶未盡。不過在觀劇前期還是有一點門檻的,故事開頭有些莫名其妙。熱心環(huán)保的女主加上愛換滅火器的舅舅,差點讓我以為自己看了公益宣傳片。尤其是女主拿出自行車頭盔,回頭嫣然一笑道:如果每個人都多出一分力的話、這個世界就會不一樣了。這個鏡頭差點把我送走,事實是,我的確換臺了,因為《夢華錄》更新了,不過最終還是轉站了回來。

看進去了后,好奇心就占據(jù)了首位,我開始跟著主角一起思考那些舊物的種種暗示、明示,尋找思索事情背后的真相。雞神、老舊筆記本電腦、高爾夫球棍、錦鯉,帶領著我感受一位母親的無奈和傷痛、一對姐妹的親情與愛情、老人與狗的陪伴與相守,還有人性的貪婪和狠辣。

故事中用視覺失調來解釋男主能夠看到異象的原因,我覺得這樣的解釋大可不必,人們自古以來就會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物上,只是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人們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虛擬世界里,在虛擬世界里交朋友、養(yǎng)寵物、種地、買裝備,其實這兩種體驗并沒什么不同。人大多數(shù)時候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或者說活在自己詮釋和理解的世界中。現(xiàn)代社會,人與物的情感變得越來越稀薄,在《未來的沖擊》一書中,作者認為未來世界是一個用完即棄的社會。

這樣的社會發(fā)展是好?還是壞呢?從情感上來講,我不喜歡這樣的社會發(fā)展。用有用與否判定事物的價值,否定一切其他價值,在我看來是可怕的。在這樣的價值主導下,我能夠感受到一種毫無意義的揮霍和浪費。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很難珍惜自己身邊的東西了,好像總想著換代,或者買一個更好用的,以新為美。然而物質堆積越來越多,內心卻并沒有變得安全與踏實,反而越來越浮躁。也許是時候認真反思一下人與物的關系了。當然這并不是這部劇的主題,不過有什么關系呢?我看了一部有趣的、讓我感到滿足的劇,同時啟發(fā)我思考一些似乎被遺忘的事情,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