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任天堂64開始,大亂斗的舞臺便一直是眾多硬核格斗玩家找尋頂級競爭的舞臺。而《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達到了系列作品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大量經典角色的參戰,一些微妙的附加功能讓整個游戲顯得更加清晰。大亂斗系列即將走過整整20年,本作也絕對無愧于“狂歡”二字。

盡管制作人櫻井政博2003年離開了HAL研究所,但作為大亂斗系列的奠基者,任天堂仍舊給予他足夠的信任,邀請目前作為Sora工作室制作者的櫻井攜萬代南夢宮團隊傾力打造《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本作毫無保留地將“粉絲們想要的一切東西”作為指南針,做出了“特別版”的承諾。你想要的那些角色,甚至是那些半開玩笑的謠言,都成為了現實。想要縱覽日本游戲的歷史?希望體驗每一塊不可思議的拼圖?本作滿足這些硬核需求的同時,一定能夠將諸多英雄的創作靈魂傳遞給所有人。

史無前例的名單
本作最顯著的特色,便是其足以載入史冊的74名戰士名單,這還不包括預購獎勵以及未來挑戰者DLC的參戰。這份名單囊括了日本游戲數十年歷史中的人氣角色,任天堂旗下的《馬里奧》、《寶可夢》及《火焰紋章》系列自不必多言;Konami《惡魔城》、《合金裝備》;Capcom《街頭霸王》、《洛克人》、《怪物獵人》;Sega《獵天使魔女》、《索尼克》;南夢宮《吃豆人》……各大廠商的37個明星系列作品傾情加盟,還在游戲發售前爭先恐后地發來賀圖參與倒計時,這樣的“商業互吹”在產業內只有《任天堂明星大亂斗》能夠做到,也正如櫻井政博所言:“如果《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素質足夠高,自然也會有更多人支持它”。

眼花繚亂的戰士選擇既是自由卻也或多或少是限制,即使是任天堂的忠實粉絲,也無法面面俱到地深入了解每個系列的每一位角色,而對于那些更年輕的玩家,這一部部史詩中的英雄也可能稍顯陌生。不過對于大多數玩家,壓倒性的角色數量意味著更加豐富的戰斗風格,各具特色的人物也必然會呈現萬花筒式的體驗層次。

格斗系統口味依舊經典
大亂斗系列如此成功的一個核心要素,便是老生常談的“易上手,難精通”特點,清晰直接的輕重擊動作,命中判定也非常精準,格斗系統在本作中照例非常完善,盡管有些陳詞濫調的嫌疑,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切實地保證吸引力。而《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毫無疑問地保留了系列作品作為優秀派對游戲的聲譽。一如既往的良好平衡、極具辨識度的角色和極具趣味的玩法讓新鮮血液注入的同時,還傳承了系列最成熟的靈魂。

本作的戰斗仍舊是為人熟知的瘋狂,最多能夠容納八人同屏競技,盡管在視覺上難免顯得混亂,背景板的快速移動讓人眼花繚亂,但作品時刻散發出的積極能量非常有說服力,快節奏也讓格斗的過程充滿樂趣。即使早早被淘汰出局,繼續關注賽場上精彩的戰斗展開同樣令人欲罷不能。

單人模式的完美曲線
《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推出了目前為止最為完善的獨奏模式——“燈火之星”,不僅非常明智地使用了平臺元素,還巧妙地拿捏尺度不會蓋過核心光芒。這也成為了本作最為成功的噱頭,通過釋放那些陷入神秘黑暗勢力的命魂,拯救的同時解鎖眾多戰士們,甚至會出現名單中未能列出的角色。各種命魂附身于一個個戰士身體中,想象一下各路人物組合,制作人員在開發單人模式時的創造力令人感慨。

一旦解鎖命魂,便能夠充分利用它們為自己的英雄提供增益,探索的路程可能稍顯艱難,但通過有條不紊的前進,慢慢積累裝備,整個過程讓玩家更加深地了解作品特色,如此貼心的系統也許是這個足夠復雜游戲的最好遞進曲線。

無法抗拒的聚會大作
實際上作為十分硬核的格斗游戲,本作的單人模式顯得異常亮眼,但大亂斗系列的核心永遠離不開線上,與CPU對戰遠不及與好朋友一較高下來的充實,在反應與操作的比拼過程中,亂斗將所有的友情聚集到了屏幕大小的空間內,在那個世界中,競技的結果不是懲罰,而是滿溢的歡樂和無間的嘲諷,任天堂從玩家身上汲取的靈感、想法和愿望在作品中成為現實,讓人無法抗拒,這不再是童年時那款一通瞎按的簡單游戲,而是能夠鏈接想法與情感的新紐帶。

本作還囊括了所有知名系列作品的主題曲,契合戰場的背景音樂,有著相當的沉浸感,目前服務器偶爾會出現波動的現象,手柄的輸入延遲較上作稍高。
即便是淺嘗輒止,《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特別版》毫無疑問仍舊是今年家庭聚會的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