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納悶兒的,吳樾的《烈火戰馬》怎么放到網絡平臺上播出了呢,能收回投資嗎?一個臺播劇,最終卻賣了一個網劇的錢(當然網劇也有很多值錢的)。可是,當我仔細看過發行許可證編號時,才發現這是一部積壓了兩年的庫存劇了。難怪以這種方式出手呢。如果再拖個三年五年的話,那投資恐怕真就收不回來了。其實,在老編的印象中,吳樾也跟于震差不多,也是靠神劇起家。

我記得吳樾曾經在一部劇里憑著自己的輕功勇闖日本人的地雷陣,最后把那些地雷都給排除了,那算不算神劇呢?如果算的話,那么本劇也算神劇了。吳樾在劇中的一些神操作也的確堪稱給神劇添磚加瓦了。但是我知道,神劇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它像傳統評書一樣節奏緊湊、懸念迭起、奪人眼球。于震的作品如此,吳樾的作品也是如此,眼前這個《烈火戰馬》也是如此。

如果我按照電影的節奏來要求《烈火戰馬》開局的兩集劇情的話,那么,它在第一集里的節奏,的確拖沓了一些。當然,拖節奏也是為了經濟效益做考慮,三十集的投資,拍出四十集甚至四十五集的素材,然后剪輯時多剪出幾個版本來,以應對不同的部門審核。另外,從評書節奏上來講,大新莊那場和日本人的遭遇戰,必須趕到下一集。要不然,第一集里的情節爽點就太多了。

你想象一下呀,第一集里,先是趙大旗上臺跟日本人打擂,編劇把這個情節爽點用在趙大旗亮相上,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爽點了。再接著來一段在葛家米行調理葛老板的戲碼,其實這兩個情節爆點之后,趙大旗這個人物就可以立住了,并且觀眾也對他產生強烈的代入感了。但是啊,米行那一段戲結束得太匆忙了。其實,那段戲里有好多細節和張力可以好好挖掘的。怎奈編導太急、太粗心了。

正因為米行老板這段戲結束的太倉促了,所以才讓第一集的后半段顯得過于空曠了。除了第一集劇情沒趕好節奏之外,后面的第二、三集的節奏趕得都挺緊湊的,節拍之間也沒有任何扯閑施篇兒的地方。大新莊那場戰斗讓趙大旗展露頭角,吸睛奪目無數。當然那其中也有很多的神操作,不過這些操作才更加吸引觀眾呢,而且老編都被趙大旗那一系列勇敢的操作所吸引,因為那些有違常理的操作滿足了老編的很多期待。

不但滿足了我的期待,估計很多觀眾都在這一系列操作中,滿足了自己。別看神劇爛,被罵為品位低,但還是有很多觀眾喜歡看的,就像看網絡小說似的,明明知道它們很低端、沒營養,但就是忍不住地想看。而接下來孫佳慧父女那一段戲也相當精彩,他們和趙大旗因為欺騙而結緣,而且孫佳慧長得又是那么美,難免不讓觀眾在趙大旗和她之間聯想點什么。另外,孫老頭的演技也特別好。

老孫頭那個卑微、膽小、人畜無害的勁兒,很多人都得被他給蒙騙了。單單只是他們這對父女的表現,就足以讓年輕觀眾對他們的吳州生活充滿著各種想象,比如,孫佳慧和趙大旗之間的CP期待。即使是寫到現在,我依然強調這是一部品質較低的神劇,但是它就像偶爾吃一次的方便面那樣美味好吃,盡管它被貶為沒營養。沒辦法呀,孫佳慧父女與趙大旗那段戲的確精彩而誘人啊!

最后,我得提一下搏擊愛好者喜歡看到的亮點,那就是武林風的一龍也在本劇里露了一小臉,只不過在第二集中間部分,他就領盒飯了。其實,我覺得他完全可以和吳樾走到最后,在腳拳上他可絕對是真功夫啊。另外,別看這是神劇,其中以特別助演身份出現的實力演員也不少,夏雨、張晞臨、譚凱等,他們的戲份也都不少。屆時,我們僅僅只是欣賞他們的演技,那也是一項不小的收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