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長津湖》中,主角伍千里年齡為三十歲,這讓很多人對于這部電影產生了不少討論。因為在紅軍時期,紅軍的很多師長也不過才20多歲,甚至在建國之前還有很多年輕的將領出現。難道當時志愿軍內的連長年齡都這么大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一、紅軍干部年輕
如果大家仔細去看一下有關于長征時期的影視作品或者是資料的話,就會發現當時紅軍內部的干部年齡其實都普遍比較小。不少有名的將領,很多人在長征時期也就30歲左右的樣子。即使不去翻看師長軍長制級別的,去看團長或者參謀也會發現很多人都只有20多歲。

但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原因,紅軍時期我軍內部缺乏軍官,不少軍官都是直接從士兵內部進行選拔的。早期只有幾千軍馬的紅軍,自然而然內部的軍官都比較年輕。而且當時紅軍內部也缺乏很多有關于提拔軍官的具體升遷制度,那么有一些將領提拔得很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再者,當時的紅軍處于被圍剿中,為了盡快補充軍官,所以提拔士兵為軍官的速度很快。就比如開國中將劉轉連將軍,在紅軍時期他僅僅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連長被提拔到團長??梢钥吹贸鰜懋敃r紅軍內部的提拔就是只要有戰士有能力,那么就可以直接被提拔。

二、八路軍中的連長
在八路軍新四軍時期,當時的隊伍由于處于擴建時期,所以導致連長這個級別軍官年齡都比較小,不僅僅是年長,其實當時八路軍中的各級軍官的級別都被壓低了,比如說林彪,劉伯承,賀龍三人雖然是司令級別的高官,但其實也只相當于是個師長或者是軍長。

當時的八路軍內部團長大多數都20多歲了,即使是著名影視作品《亮劍》中的李云龍年齡40歲還是個團長的原因,也是在于他違反紀律太多,所以才被降職的。畢竟由于當時屬于特殊戰爭時期,軍官是直接從戰士中提拔的。所以我們可以經??吹剑词箖蓚€軍官級別不同,但是年齡其實都差不多,雖然從一定程度上面導致隊伍的管理不方便,但是這也是當時的無奈選擇。
一直等到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軍官建設方面才開始走上正規化。二十歲左右成為團長的情況就逐漸開始變少了,部隊的軍事人才也開始不斷擴展,軍官也開始接受到系統的教育。這也避免了軍隊內部各級軍官之間的差距,也更加方便管理部隊。

翻閱華野歷史資料就可以發現,在解放戰爭時期入伍的戰士很多都是參與過一些大戰役的人,一直等建國之后都才只當上排長。即使在解放戰爭中立下了不少戰功,但也是等了很久之后才被提拔為軍官。
三、連長并不好當
很多人認為伍千里三十歲還是一個連長對于這件事情有著很高的討論度,但很多人忽略了紅軍時期和八路軍事情部隊軍官提拔的條件已經和建國之后的條件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對于軍官提拔的要求就是只要你有能力,這個位置有空缺,那么你就可以上來。后面我軍對于軍官提拔有著嚴格的要求。

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對于軍官的提拔要求就不是僅僅立過戰功就可以了,還要有著一定的文化素養。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有一些領導完全憑借著個人的喜好或者名氣來提拔軍官,其實仔細去翻看歷史的話你會發現連長的要求極其嚴格,不是立功就可以當上的。
我軍十大勞模之一的張思德戰士,從紅軍時期就一直為革命戰斗到1944年壯烈犧牲,也還只是一名戰士?!皯鸲酚⑿邸睆埜磺逶谖鞅币皯疖娏⑦^一次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等等多項榮譽,但一直到1955年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正連級的軍官,可以看出來連長并不是那么好當的。
伍千里三十歲成為一個連長在志愿軍當中可能是比較少見的情況,但如果結合歷史的話就會發現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伍千里如果是像其他人一樣加入解放軍較晚,或者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的話那么三十歲成為連長也很正常。

總結:《長津湖》作為一部抗美援朝電影,劇組在歷史設定方面其實還是很嚴謹的,很多細節都是根據當時的歷史進行拍攝的,所以對于連長30歲這個年齡來看的話,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并且作為一名志愿軍的連長,身負的重任很大,對于軍官要求也很高。仔細翻看歷史的話就會發現,30歲成為一名連長,并不是虛構的也并不離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