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子梁曉聲寫過這樣一句話:“活得清醒,才是人生最明媚的樣子。”深以為然,行走在人世間時,保持清醒,是一種能力,亦是一種境界。活得清醒的女人最好命,這一點在知名演員涓子的身體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涓子《西游記后傳》劇照作為演員,涓子主演了《致命邂逅》《上錯花轎嫁對郎》《撩男啟示錄》《男人制造》《婚后三十年》《女人不再沉默》;《西游記后傳》《毛澤東在1925》《兵團往事》《聊齋先生》等幾十部影視劇,獲得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演員榮譽稱號;同樣作為演員,涓子在事業(yè)當紅時選擇結婚,并先后生下兩個胖兒子,有人曾替她感到遺憾,要是沒結婚生孩子,她的演藝事業(yè)又或許是另一番景象。
涓子生活照可作為當事者,涓子一直活得很清醒、通透,她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她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智慧值得大家學習。夢想就應該勇敢去追涓子,原名王慧娟,1976年生于遼寧鞍山。
涓子小時候涓子從小就生的美,大大的眼睛,甜甜的嘴唇,白亮的皮膚,給人第一眼感覺就是個小公主,長大之后出落得更美,也因此被稱為“北影九大美女”之一。涓子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媽媽帶她出去玩。因為這樣不僅能跟媽媽在一起,還能看世界開闊眼界。那時候的涓子還有些嬰兒肥,才上小學都快和媽媽一樣高了。
當演員并不是涓子從小的夢想,但是她天生的能歌善舞,很小媽媽就把她帶去參加單位的一些文藝表演,唱歌、跳舞、朗誦,她都不在話下。她享受在舞臺上的感覺,聽到臺下的掌聲她能感受到很多的快樂。
《致命邂逅》劇照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很多人說她是劇紅人不紅。涓子從小的夢想不是當演員,但她天生就很會演戲。上初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被一位朋友介紹到長春電影廠的一個劇組客串一個小演員。從沒演過戲的涓子憑著日常參加文藝活動的經(jīng)驗,在鏡頭面前非常放松,表演也輕松自如,獲得了劇組人員的一致好評,說她天生是當演員的料。
青年涓子這次參演經(jīng)歷,在涓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不過他們家,包括親戚朋友都沒有一個是在演藝圈的,要走這條路可能沒那么容易。但是涓子認為有夢想就應該勇敢去實現(xiàn),況且她還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安于現(xiàn)狀的人,過不了安逸和無所事事的生活。
涓子與同學聚會照所以高考時,涓子同時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并同時被這兩所院校錄取。兩相權衡之下,涓子最終選擇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與海清、溫崢嶸等人做了同班同學,成了黃磊的學生。那時候涓子還叫王慧娟,改名為涓子是在一次排練中,需要給戲中的人物起了一個名字,同學們就隨口叫了一個“涓子”,有涓涓流水,細水長流,匯成大海之意。這倒是跟涓子身上溫柔、傳統(tǒng)的嫻靜之美很搭,于是她便拿來當做藝名了。
早年涓子不是花瓶要做實力派涓子很喜歡的兩個詞,一個叫“認真”,一個叫“執(zhí)著”。她認為認真的人改變自己,執(zhí)著的人改變命運,好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就像當初她考影視學院一樣,看似偶然實際上是她認真堅持的結果。上了大學后,她依然保持著這種精神,越努力越幸運。
涓子《聊齋先生》劇照剛進入大學二年級,涓子便贏得人生第一個角色。在張鐵林、王菁華主演的鬼狐奇幻劇《聊齋先生》中出演嫦娥,正式踏入演藝圈。雖然那時候的古裝造型讓人無力吐槽,但是涓子的美真的不是一件衣裳或是一個發(fā)型就可以掩蓋的,她演的月宮仙子就真的像仙子一樣美。接著,在《西游記后傳》中,涓子又出演了碧游仙子一角,一眼萬年,不知是多少人的童年女神。
涓子《西游記后傳》劇照涓子是可以靠臉吃飯的人,她的美是傳統(tǒng)的美,就如她的名字一樣,讓人心生愛憐。偏偏她美不自知,她不會恃靚行兇,她想被人看見是因為自己的內(nèi)涵和實力,而不是皮囊。涓子真正走入大眾視野,讓她家喻戶曉的角色是《致命邂逅》中的“徐寒池”一角。能獲得這個角色,對涓子來說是一種幸運。
當時涓子正上大三,《致命邂逅》劇組到他們學校選人,先是將劇本發(fā)到班里傳看,但是因為班上人太多了,傳了一個多月都還沒到涓子手里。直到開拍前幾天,她才拿到劇本仔細研讀,她一下子就被劇中的故事情節(jié)打動了。涓子是一個行動派,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會積極爭取,她很喜歡這部劇,于是一個電話打到劇組,很快獲得試鏡的機會,最終拿下“徐寒池”這個角色。這是涓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演大女主,她很緊張,尤其是還有辛柏青、袁立這樣的“前輩”在場,與他們對戲,一個是戀人,一個是情敵,她沒信心能演好。
但是令涓子沒想到的是,這部劇開播之后效果卻出奇的好,觀眾對她的表演都贊譽有加,憑借這部劇她獲得第二屆中國電視劇雙十佳提名,另外在這部劇中她還發(fā)揮了從小學聲樂的功底演唱了片尾曲。之后,涓子的演藝生涯就像開了掛一樣,扮演了許多大女主戲,她還因為檔期問題放棄了一些女主戲。在電視劇《上錯花轎嫁對郎》中,涓子飾演的是女三號昌平公主,這個角色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實際上涓子原先是定演女一號李玉湖,但最終因為檔期安排不開便出演了戲少的女三號“昌平公主”。涓子的古裝扮相很美,比如“嫦娥”、“碧游仙子”等至今都被人夸贊,她也因此被人冠以“花瓶”的稱號過,對于好強的涓子來說,自然是不喜歡這個標簽。因為這個標簽背后的意思就是這個女人不學無術,空有一副好皮囊。
于是她開始挑戰(zhàn)自己,在電影《毛澤東在1925》中,她剪掉一頭長發(fā)出演楊開慧一角,該片獲得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第8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之后,她又主演了《欲望的漩渦》《女人不再沉默》《臨界婚姻》《無法抗拒》等一大批熱播電視劇,并憑借《女人不再沉默》獲得第三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演員。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她不是花瓶,她可以塑造不同的角色,甚至可以在同一部劇里一人分飾幾角而不重復。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對戲劇,涓子是一個高調(diào)的人,對劇本的挑選她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對待生活也是。有人說涓子出道二十多年始終不溫不火,實際上是她根本就不想火,憑她的顏值和演技想要大紅大紫其實不難,只要多露臉多參加劇組的宣傳就好了。就像2003年,她憑借《女人不再沉默》獲得第三屆中國電視劇雙十佳、十佳演員獎后,想要采訪她的媒體和記者不勝枚舉,但是都被她婉言謝絕了。對她來說,演員只是一個職業(yè),拍戲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不想自己的人生被裹挾。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首先要自己有能力,才能選擇自己不喜歡的事。回看涓子的演藝生涯,從出道至今二十多年里,她似乎都一帆風順,沒有遭遇過波折。實際上并非如此,她也有被生活打倒的時候,不過想要站起來必須靠自己。所以她馬不停蹄,別人笑她是“花瓶”,她不聲不響,用角色證明自己。
而且涓子身上還有一點最讓人佩服的就是這么多年來她沒有簽約經(jīng)紀公司,也不主動宣傳自己,但還是好戲不斷。這大概就是實力吧。涓子的清醒不只體現(xiàn)在年輕時追夢,努力并珍惜,還在于她知道人生不完美,幸福只能自己給,作為演員她用作品證明自己,塑造了不少角色。作為女兒,她是父母的小棉襖,她對他們的愛就是陪伴。
涓子與父母涓子是一個有孝心的女兒,她感恩父母生下并培育了她,是他們的疼愛與支持和無限度的包容讓她可以毫無顧慮地向前沖,去追逐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所以,在她有能力的時候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父母接到身邊,像小時候他們陪著她長大一樣,陪他們到老。涓子的父母是在她大學畢業(yè)的第二年就接到北京的,至今為止他們都沒有分開過。
涓子與媽媽幸福人生涓子的聰慧,還在她知進退,懂取舍。她在事業(yè)當紅時選擇結婚,并且先后生了兩個兒子,有人替她感到遺憾,因為青春對于女演員來說格外重要。但是涓子很清醒,她覺得什么年齡做什么事很重要,就算那時候事業(yè)順風順水,但是也阻擋不了自己作為女人的首要選擇。能在最好的年紀遇見另一半,生下屬于愛情的結晶,對她來說是一種福氣。
涓子與一雙兒子因為低調(diào),涓子結婚生子都沒對外公布,直到2006年,在拍完《臨界婚姻》后談到劇中角色時她才透露自己早已結婚生子。不過因為她沒具體說是誰,所以有人猜測她老公是同為演員的吳健,實際上她也公開辟謠過,表示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跟吳健只是一起拍戲的同事而已。后來,總有人問,涓子才透露自己丈夫是圈外人,多的便沒再說,因為她覺得這是自己的私生活。她希望大家更多的是關注她演的戲,而不是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緋聞。
涓子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于她而言家庭比工作重要,所以她在事業(yè)高峰期選擇結婚生子,并且在婚后減少工作量,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父母孩子。如今,她的父母身體健康,一雙兒子都已長大,她雖46歲了,卻越活越美麗仍活躍在熒幕上,保持每年至少一部劇的頻率。其余時間就帶著父母孩子四處旅行、讀書、畫畫,一片歲月靜好,活成了大家眼中的人生贏家,讓人好不羨慕。
對此,涓子有自己的看法。這段話可謂至理名言,值得學習,她說:人生沒有完美,年輕的時候就應該努力去追夢,努力過后要學會知足。不過于留戀曾經(jīng)的美好,不強求沒有得到的,不沉迷安逸的現(xiàn)狀,不浪費每一天的光陰,努力追逐……涓子一直在追夢的道路上,知進退,懂取舍,不糾纏,不沉迷,順其自然,反而活得輕松又自在。
聰明的女人,從始至終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果斷作抉擇且從不抱怨懊悔。涓子無疑就是這樣一個聰慧的女人。她深知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對自己人生的選擇,無論得失,她都坦然接受。最近《大山的女兒》正在熱播,涓子在劇中飾演蘭雙應,盡管不施粉黛,她的狀態(tài)依然很好,這是她幸福人生的寫照。人的一生,心在哪,圓滿就在哪,愿你也能明白自己要什么,擁有一個好心態(tài),輕松生活努力工作,擁抱幸福。圖源網(wǎng)絡,若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