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故事就能把玉米賣光;
說段歷史就能將書籍售罄;
追憶似水流逝的童年,大米也被清倉。

這是史無前例的直播,也在間接證明了,
人們對學習的渴望與懷念那曾經那回不去的童年。
觀看直播的網友有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橫跨四個年代的我們,
都被董宇輝老師這種販賣知識類的直播深深吸引。
其實,這不是普通的賣貨,
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不爭不搶、不呼不叫;
就靜靜地聊著天兒,不分階層,沒有距離;
就像忘年之交,這里無論老少,不論輩分。
在東方甄選的直播里,拋卻世俗的觀念,我們都能成為朋友,有一樣的共鳴,有相同的回憶。

短短兩周時間,直播在場人數突破十萬,
雖然創新的直播帶貨模式很新穎,
但也是很難復制的。
因為不是所有主播都擁有高深的學識,
不是每個主播都用心與你交流,
不是每個主播都可以暢談歷史、精通英語、走進你的心靈與你共情。
在販賣知識的同時,
也在聊天中發現了更多中國如今侵害青少年的“毒”游戲而產生的弊病,
董宇輝老師在跟我們談唐代詩人李白,
而彈幕中卻頻頻出現李白是刺客的大幅刷屏。

也許這就是代溝,
也是現如今時代中,
娛樂游戲對中國教育的沖擊有多嚴重。
如果某一天考試時提問李白的相關內容,
而試卷的答案全被寫滿了跟游戲相關的“假知識”,
那真的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不同時代的歷史人物在游戲中可以互相PK,讓我想起一個相聲段子。
八十年代,有位老人壽辰,想要聽戲,
班主問您想讓我們唱哪出戲?
老人糊里糊涂地說,
我想看“關公戰秦瓊”,
班主郁悶了,這戲沒唱過呀,
這也不是一個朝代的人啊!
最后只能糊弄著瞎唱瞎打。

如果老人還健在,現在應該能看到關公和秦瓊到底誰厲害了!
但不知,這對老人來說,是欣喜,還是悲哀。
2017年,有記者訪問一小學生,知道荊軻嗎?
小學生很肯定地說,當然知道了,荊軻是個女的。
記者問,你不學歷史嗎?
小學生說,他和同學們都不學歷史的,因為學歷史對于玩這個游戲毫無幫助。
國家對游戲的寬容已經讓游戲商更加得寸進尺,
虛無歷史的篡改,
而真正的歷史已被這類毒游戲毀滅了。
現代的年輕人距離正確的價值觀已經越走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