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沒有看過這部劇,但是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高口碑、高收視、高熱度。
在超級英雄如日中天的時代,只有它敢站出來,和他們分庭抗禮。

不僅將那些光鮮亮麗的正義化身扒了個精光,還漫威和DC不分家,寧肯殺錯也不放過。
結果,深得人心不說,甚至讓不少死忠粉的倒戈。
年度R級神劇,首播拿下9.2分,敢得罪好萊塢,把漫威和DC黑了個遍:

《黑袍糾察隊 第二季》丨The Boys
從來沒有見過,將「反英雄」路線走得這么徹底的美劇。
處處站在超級英雄的對立面,畫風簡直就是“R級片的標配”。
第二季剛回歸,首播9.1分,直接登上了神壇。

那么問題來了,誰才是這場“陰謀”的幕后主使?
主創團隊,是來自好萊塢的“精銳”部隊——爛仔幫!
別看這群人的名字很“爛”,拍的電影充斥著大量荒誕、不正經、帶顏色的橋段,但是故事絕對不失水準,在好萊塢堪稱票房和收視的保證。

《黑袍糾察隊》是根據自加思恩尼斯(《地獄神探》《傳教士》)和Darick Robertson創作的同名漫畫改編。
觸碰敏感是他個人一貫的創作特色,被列為“18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原本,在2006年,DC打算收購《黑袍糾察隊》的漫畫,但是才發行了6期就???。

原因很簡單,害怕里面的角色和故事,引起觀眾的強烈不適。
但是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這本不屬于漫威,也不屬于DC的漫畫,里面確實有不少對兩家公司的致敬和諷刺。
這也難怪,有不少網友評價道:“這部劇,漫威粉看了會沉默,DC粉看了會流淚?!?/p>

劇集一開場,畫風還算正常。
超級英雄成功阻止了罪犯的惡行,拯救無辜市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緊接著,超級英雄們開始接受媒體的采訪,跟粉絲們合影留戀。
雖說冥冥之中感覺到哪里不對勁,但是情理之中也說得過去。

但是下一秒,畫風就明顯有些突變。
先是所謂的超級英雄,成為了肇事逃逸者,還將所有的責任推到死者的身上。
事后,沒有感到絲毫的愧疚,簡直視人命如螻蟻。

相比之下,這位堪稱美國隊長和超人合體的超級英雄祖國人,更是黑到了極點。
表面上,他毫無缺點,內心秉承著正義,在世界各地懲奸除惡。
背地里,他有著變態的癖好,獨裁、自戀、殘暴、扭曲、自私等詞語,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
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甚至拿一飛機的人命當做籌碼。

隨著劇情的推進,不難發現劇中的世界,并非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超級英雄并不是正義的化身,而是一門生意。
在劇中,為超級英雄量身定做了一連串完整的產業鏈,呈現出欲望的本來面貌。

而沃特公司是這條產業鏈的最大受益者,它旗下的超級英雄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尤其是公司全方位打造的「超級7人隊」,堪稱漫威的“復仇者聯盟”,DC的“正義聯盟”。
但是整個故事真正的主角不是他們,而是一群普通人。

他們都是對超級英雄恨之入骨,深受其害的一群人。
于是以比利·布徹爾為首,秘密組成了一個名叫“黑袍糾察隊”的組織。
目的很簡單,是找超級英雄報仇,順帶搞垮沃特公司。

只可惜,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對方還有超能力。
在第一季的結尾,黑袍糾察隊并沒有擊垮整個7人隊,反而是被逐個擊破。
于是到了第二季,新的人物、新的危機、新的陰謀,都漸漸浮出水面。

新人物,暴風女。
《黑袍糾察隊》才播出三集,這個角色已經成功超越“護國者”,成為了本季“最黑”的角色。
她敢公開和祖國人叫板,有著嚴重的種族優越感,做事殘忍沒有半點憐憫之心。

感覺地位不保的祖國人,跑去跟沃特公司的高層攤牌。
結果,得到的回應卻是:“你們這些超級英雄,只不過是公司的產品。只要我愿意,隨時都可以找人來替代你們。”
原來,這些所謂的超級英雄,只是靠著第5化學藥物,被“生產”出來的商品。

在沃特公司只手遮天的情況下,劇中的世界早已沒了黑白對錯之分。
他們能夠輕松掩蓋真相,改變輿論走向,控制超級英雄,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可能就是《黑袍糾察隊》最根本的諷刺:
如果把道德架空,讓黑白顛倒,那么超級英雄的故事會淪為一個又一個荒唐的笑話。

9.2分R級神劇,這么大膽的劇情,注定過不了審,只有好萊塢敢拍。
說到底,我喜歡《黑袍糾察隊》,不是在于它的故事有多么的黑。
而是它像是一面鏡子,揭穿被謊言包裹的“光明”,看到最現實的欲望和黑暗。
或許,你看到的并非是真的,你以為的也并非是事實。
換個角度看世界,才能發現世界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