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
災難,暴力,恐怖,詐騙,人潮涌動的街上,毛骨悚然的事隨機發生。
這又似乎是個平凡的年代。
平庸的街道,平凡的你我,城中村的小商鋪柜臺潮濕發霉,接孩子的嘮嗑的叫賣的聲音熙熙攘攘——有人的地方就構成江湖。
這是我最近,無意間刷到的一部電視劇。

在營銷滿天飛的各種精致大制作,和堪比小說的魔幻現實熱搜間,這部劇反而有些“失真”。
沒有酷帥拽炫的主角設定,沒有跌宕起伏大開大合的救世劇情。
只有雞零狗碎的日常,發生在魚龍混雜的城鄉結合部,小人物的真與憎,愛與欲,善與惡,交織在市井江湖。

圖源:《警察榮耀》
沒有什么時候,比現在更適合寫這樣一群人。
誰的老家沒有這樣一群穿藍制服帶肩章的“鐵飯碗”?
他們故事很多,傳聞很廣,無處不在又十分神秘。
國產劇終于又敢啃這“硬骨頭”——
朋友,你問江湖在哪,江湖就在老城派出所。
1
“警察榮譽”
故事發生在八里河派出所,一個位于城鄉結合部的普通警局。
這里像遍布在全國無數個老城里的“廢棄區”。
年久失修的矮樓抱殘守缺,形形色色的人操著濃郁口音蝸居著。
八里河派出所是全市排名倒數的警局,新來了四個初出茅廬,身份各異的見習警員。

新人報到第一天就雞飛狗跳,儀式都要開始,見習警員卻不知所蹤。
派出所還接到群眾報警:公交車有人販子。
出警以后才發現,車上見義勇為的路人正是遲遲未到的年輕警員,卻因為還沒有警員證,入職第一天就坐著警車報到。

這和我們在熒幕上常看見的警察形象好像不一樣。
我們習以為常的是《拆彈專家》里那些剛正不阿,無所不能的阿sir。
飛檐走壁的沖在爆破第一線,救一市安危于水火,這樣的警察才稱得上“榮譽”。

圖源:《拆彈專家》
八里河太小也太窩囊了,甚至窩囊到沒人愿看《警察榮譽》。
八里河的警情,不是在和稀泥,就是在挨罵。

劇里有個醫生的女兒離家出走了,接待民警按例問她女兒的相關信息,卻被媽媽一通大罵。認為警察現在絮絮叨叨問這些完全是浪費時間:

當讓媽媽去采血以防萬一時,媽媽直接在派出所發飆:“憑什么采我的血,你咒我女兒是不是”。
然后事情很快失控,變成了單方面的道德綁架:

好不容易女兒找到了,攔著母親打孩子的女民警還莫名其妙地挨了一巴掌。

最后還在醫生的聲聲指控“破壞母女感情”中,全體民警被迫上門道歉。

八里河成天就是這些事,劇情看的網友血壓都飆升了。
遛狗碰瓷的,爭風吃醋的。
有個馬太太和自己的老公吵架,報警想讓警察去看看丈夫是不是去了他們在郊區的別墅。
馬太太再三要求警察們千萬不許打電話和查驗丈夫,只要遠遠看著車停在別墅外就好。
警察去了,也多次和馬女士確認是否不用查看具體情況。
結果,丈夫在車里自殺了。

八里河的民警,被以見死不救,故意殺人一紙狀告。

如果說英雄直面的是天災人禍,大是大非。
那么八里河的民警們,就是在生活無盡的雞毛蒜皮和家長里短里,無數次被磨平棱角,又再次重塑初心。
也刷新著我們對警察的全新認知。

《警察榮譽》里有個情節,有個家住十八樓的居民鑰匙出門忘帶了,不想請開鎖師傅,于是報警。
片中的小警察說:我自費200替您請開鎖師傅,就當200買我們倆的命。

警察自費這件事看上去不可思議,卻是非常正常而普遍的一件事。
過于真實,是很多人不愿看這部劇的第一原因。
但就是這樣一幫人,如此平庸又沒有尊嚴的一幫派出所見習民警,撐起了大而直白的片名——《警察榮譽》。
中國最廣大而無聲的一群人,散落在城市基層的四下縫隙,守護著一座的白天與黑夜,偉大與嘈雜,正直與邪惡。
他們普通如你我,有喜怒,有情感,有血肉,卻站在背光處,一一篩選人世間。

我嘗試繼續尋找這一群人的身影。
來回答“榮譽”二字。
2
無名英雄
還有人記得《沉默的真相》,記得平康“火鍋三杰”嗎?
一位支教大學生的死,牽連出一樁深埋在小城里的丑惡團伙性侵案。
為了揭開沉默的真相。
有人從前途無量的檢察官淪為身陷牢獄的囚徒,靠修手機為生;
有人散盡家財,辭去法醫職務;
有人從有“平康白雪”之稱的老刑警,淪為朝不保夕,撿垃圾看庫房的流浪漢。
漫漫追兇,長夜難明。

恰當年風華正茂,圍爐把酒言歡。
為了一點職責和正義,蜉蝣般的小人物,卻燃燒了自己的一生命運與性命,才為長夜點了一盞明燈。

其中的老刑警朱偉,賺足了無數人的淚。
羅翔老師在《十三邀》中說的,“當命運之神把你推向勇敢的時刻,希望你能夠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朱偉就是這么一個人。
性情正直又經驗十足的他,飽受著司法體制的不公,卻仍毅然決然加入江陽,只為將真兇繩之以法。

片中胡子拉碴,靠撿垃圾為生的前警察朱偉,為破案,只身前往爛尾樓制造爆炸案時,屏幕外很多人都淚目了。
我們都知道等待著朱偉的是什么。
蓄意爆炸,涉嫌謀殺。
一個警察知法犯法了,他毫不猶豫的犧牲了最不可侵犯的清白,把夜背負在了肩上。

我們想要通過努力,在我們的職責范圍里,讓世界公平那么一點點。
這是警察的使命,也是警察的榮譽,更是我們這個世界里,最后一絲真誠和信任。

開年爆紅的《開端》里,不斷循環的爆炸案中,讓人感動的不止主角團的勇敢,還有隨呼必應的老張警官。
他在整部劇里更像一個工具人般的存在。
從接到報警,到追捕主角,再到解救全車人。
老張更像是一個觸手可及的普通警察,他沒有超能力,卻淋漓盡致表現出了一個警察應有的形象。

在面對主角團的胡言亂語時,只有老張雙目如炬,洞若觀火不錯過任何蛛絲馬跡。

在主角團每次報警的第一時間,他都寧可錯過絕不放過,立刻組織出警。

當炸彈近在眼前,生死一線時,是他的手堅定地出現在車窗下,以汝之肉體,護一車安全。

在循環的那一次中,公交車眾人皆安,如果劇情就這樣終止,人間就這樣無聲的失去了一個警察。
我們這代人是有英雄主義情結的,我們從小看著tvb的刑偵片長大,隨著劉德華劉青云奔馳在香港街頭飛檐走壁,看著《無間道》感受正邪兩立。
但現實的生活中,正義往往悄然無聲,連筋帶肉。
在黑與白的斗爭中,英雄不會飛,英雄的背后,都是國泰民安。
越是動蕩的年代,越需要信仰;
越是充滿質疑的時候,越需要平凡的英雄。
榮譽的不是警察,是被守護的你我。

3
《警察榮譽》讓我想起了b站的《守護解放西》,一檔警務觀察型紀錄節目。
解放西有真實的你我。

有深夜走失的小朋友,被家暴的悲傷妻子,醉酒的女孩,和精神混亂的老人。
一個人就是市井百態的一種。
但是歡樂的,烏龍的,悲傷的,溫暖的,人世間種種,皆在解放西被好好守護著。
生活里除了蓋世英雄和驚天動地,更多是這樣搖搖擺擺的瑣碎人間和日復一日的小確幸。
這是一種怎樣偉大的信任。

網友們曾分享過這樣一些有關安全感的小故事。
在獨居女孩安全的帖子下,有網友分享的,是每次租房,她都會選擇盡量靠近派出所的區域。
不為了別的,那一抹藍就是安心;

圖源:《守護解放西》
還有個網友是一家餐廳的服務員,大年三十晚上生意紅火,快凌晨才打烊,她一個人關了大門走在回家路上時,總覺得鬼影祟祟,有人在跟蹤自己。
突然在幾近無人的漆黑街道上,看到了手持手電出來巡邏的民警。
讀者說那一刻的感覺就是絕處逢生熱淚盈眶,她從來都沒想過在萬家燈火的除夕團圓夜里,還有警察冒著寒風在大街上巡邏,只為守護這一夜這一城的安寧。
警察小哥哥送了讀者回家。 明天就是新年,而社會新聞榜上可能就少了一位除夕夜遇害的女孩,
無人知曉,無事發生。

還有個網友,至今都把高考那一天視為榮譽時刻。
他是15級的高考生,高考那天過于緊張,好不容易從擁堵的交通中要趕到考點時,發現準考證沒帶。
他哇的一聲就要哭,路過一個正在執勤的民警二話不說就把他塞在了摩托車后座。
于是一路上,交警開道,風馳電掣,對講機不斷指揮,18歲的風猛烈地吹拂著少年發燙的臉,也燥動著少年滾燙的心。
他覺得那一刻他酷斃了。

其實,在傳統媒體很多慰問報道中,絕大多數基層民警都在執法過程中都遭遇過被群眾圍毆、謾罵、和誣告,超50%的基層民警都存在心理問題。
警服下的,也只是肉體凡胎。穿上警服的他們,比起權力,被禁錮更多的是責任。

責任是《中華之劍》,一部中國人絕不忍心看第二遍的禁毒紀錄片。
在1994年的云南省施甸縣公安局緝毒隊,隊員們的受傷率是百分百。
殉職、受虐、痛苦、呻吟、扭曲……生前不能露臉,死后墓碑無名,是他們的宿命。

民警施翔寧犧牲在1986年,他跳江追捕毒販被江水卷走,半年后被找到時只剩一具白骨。那年,他24歲,還有一個月結婚。

還有位叫曠磊的民警,犧牲時還沒滿22周歲。
戰友們到他家吊唁時,少年的母親已經3天沒睡,看到隊員們第一句話就是給你們添麻煩了。

曠磊家境貧寒,母親執意用僅剩的一些大米伴著玉米,給隊員們做了孩子日常吃的玉米飯。
犧牲更可能發生在禁毒行動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一次攝制組前往一處緝毒現場的路上,前方突然發生了爆炸,是毒販拉響了手榴彈。
爆炸的瞬間,一名沖在最前面的民警當場犧牲,渾身彈孔。還有兩名隊員重傷,沒多久黑夜中傳來三個字:沒救了。

后方的隊員還不知同伴犧牲的消息,還在和攝制組介紹事發經過,得知三名隊友全部遇難的瞬間,他像一個一瞬間茫然的孩子般痛哭出聲…..

責任是這一張黑白名單。
有的是疫情至今,犧牲在抗疫崗位上的民警——

有的是鎮守邊關,視死如歸的安邊民警輔警——

說榮譽太失真了。
榮譽是鮮活的熾熱的,而榮譽下是墊起光榮的冰冷白骨,再不能看一眼他守護的人間。
這10年亦是未解迷案破解最多之年。
并不和平的年月里,依舊有很多白夜追兇的身影,穿越叢叢迷霧,替那些冤枉死的冤魂和徹夜不眠的未亡人,朝老天討個公道。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我們真的需要信仰,這個時代需要信任。
假如藏污納垢的生活讓你厭倦,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也讓人懷疑愛與光明的真實性。
我們至少需要信任,需要期待。需要包容,需要感恩。
需要背光處的英雄,就像相信每一個終將來臨的白天。

“ 黃昏將至,我吃著白米飯,喝著快樂水,想不通這些身強體壯的士兵為什么會死。我在深夜驚醒,突然想起,他們是為我而死。”
“警察都虧欠自己的家人,但從來沒有虧欠過自己的使命。”
我想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這個時代一定一定有人在負重前行。
我看不見他,但我此致敬禮。
人間正道是滄桑。
點個在看,如果說生活就是各種意義上的死里逃生。
謹以此文,獻給無名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