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講述了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某文工團中一群風華正茂的男女青年,他們經(jīng)歷了人生中青春的美好、 理想的飛揚、愛情的萌發(fā)、戰(zhàn)爭的洗禮、時代的變遷等種種 人生境遇。
那些曾經(jīng)神采飛揚的少男少女們,留下了一曲婉轉(zhuǎn)悠揚的曲調(diào),但是也帶著一絲哀傷,并不是每一個青春都是美好的。
也許這就是生活,生活不僅僅是詩情畫意,還有苦澀和辛酸。
小說以蕭穗子為敘述主角,她雖然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可同時又是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更是一個形象飽滿和生動的人物。
也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免有劉峰似的人物,默默地做著好事,大家總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起了他,也會有何小曼那樣,永遠被忽視,被排擠的“異類”,當然也有那種出身好,天然帶著優(yōu)越感的郝淑雯,以及靠著賣萌和發(fā)嗲來得到男生愛慕的林丁丁。
然而更多的是像蕭穗子那樣的人,心存善良卻會順應現(xiàn)實,有時不得不隨波逐流。所以我們雖然會對劉峰的好感慨唏噓,對小曼的身世感到遺憾,但是我們更喜歡蕭穗子,普通又自帶光環(huán)。
01、在現(xiàn)實面前懂得妥協(xié)
在文工團中,蕭穗子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她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那時候她的父親從勞動改造的水庫直接被借調(diào)到北京電影廠。
她父親托劉峰帶回來的是體積最可觀的一個包裹,是一個印有北京友誼商店店標的雙料大塑料袋,那樣的華美讓它盛裝的無論什么都華美了。
得知父親再也不用工資被凍結(jié)每月領十二元生活費了,而是在北京的電影廠里上班,還可以給女兒捎得起華僑商店買的東西。
蕭穗子的心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開心,不,是一種揚眉吐氣的自豪和滿足感。
然而她和郝淑雯比起來,依然是黯然失色,人家可是空軍首長的女兒,所以,在郝的面前,蕭穗子總會不經(jīng)意地露出膽怯和笨拙的一面。
而面對劉峰,一個幾乎完美、沒有缺點的人面前,她又會感到一種帶有嫉妒的焦慮。因為她覺得:人得有點兒人性,之所以為人,總得有點兒人的臭德行。
盡管蕭穗子在一次打靶過程中,犯了錯差點釀成大禍,是劉峰當機立斷幫她解圍。可是后來,當劉峰因為“觸摸事件”被批斗時,她既沒有像郝淑雯那樣站出來揭發(fā),也沒有像何小曼那般勇敢地跑去為劉峰送別,她只是默默地站在了一旁。
內(nèi)衣事件,何小曼遭到郝淑雯等人的圍攻指責,她也是默默地在一旁。
她比郝淑雯,林丁丁她們有更正確的是非觀,但是卻因為要明哲保身,不得不保持沉默,她明白得罪了烏合之眾,就會變成第二個何小曼,被當作集體中的異類。
在文工團中,蕭穗子的出身一般,她無法像郝淑雯那樣可以憑借著自己的家世,可以傲視一切,在這個小集團中指點江山,并且不客氣地笑納所有人的殷勤。
而林丁丁則憑借著她天生的柔弱感和嬌氣,令人我見猶憐,從而享受到了別人沒有的優(yōu)待。
蕭穗子無法達到郝的境地,但也不屑于像林丁丁那般,所以只好用沉默來武裝自己,雖然有時會在良心上感到有所愧疚,也是不得已的為之。
事后,她又會私底下悄悄幫助小曼,她既同情劉峰和小曼這種墜落社會底層的人,卻又不想得罪擁有話語權的郝淑雯等人,讓自己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所以,她的善良是有限度的,是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給予有限的善意,而劉峰卻是毫無私心,也沒有任何限度地付出自己的善意,這才是真正偉大的善良,也是大多數(shù)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同時他自己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多年后,當眾人得知林丁丁要嫁到國外去了,其他人都是羨慕中帶著一絲嘲諷,
“又傍上有錢人了,命真好,手段真高……”
蕭穗子卻有點難過地說:
“為什么你們都要走?”
在文工團的那群女孩子中,何小曼因為對那里的人和事感到失望,于是裝病被轉(zhuǎn)到了戰(zhàn)地醫(yī)院,郝淑雯雖然在那里過得恣意快樂,卻一點也不留戀,林丁丁則一心想著能釣個金龜婿,對于這個地方卻沒有多少感情。
而蕭穗子對于這個度過整個青春年華的地方,有著與眾不同的情感,也許她是那群人中間最感性的人了。
可見,蕭穗子是一個內(nèi)斂的人,她表面上似乎對什么都是漠然處之,其實這只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一種無奈之舉。其實,內(nèi)心中她比其他人更有愛和溫情。
02、清醒的戀愛觀
電影中的蕭穗子和陳燦談了一場似有若無的戀愛,陳燦是小說中少俊和高干子弟“表弟”的復合體。
少俊成熟漂亮,高大帥氣,在文工團中是一個亮點,蕭穗子和他之間玩了半年情書暗投的游戲,兩人的感情在一封封的書信中慢慢醞釀和發(fā)酵。
可是,這卻引起了郝淑雯的不滿,一貫對自己的魅力極有自信的她,覺得不能輸給一個十五歲的小妮子。
果然,郝淑雯一出手,少俊立馬投入了她的懷抱中。
小說中的少俊也是一個普通家的孩子,他只是被郝淑雯的氣勢和家世征服了,他交出了蕭穗子寫給他的情書,并且和郝淑雯一起把這些寫滿了一個少女情懷的信交給了組織。
蕭穗子因此受到了處分。
她隱忍了所有,既沒有討伐負心漢,也沒有找郝淑雯理論。
因為她明白自己和郝淑雯不是一個級別,如果強行去找她,不值得,除了自找麻煩,自取其辱,沒有任何益處,而且她也徹底看清少俊這個男人,覺得及時止損才是上策。
而且,她的愛情觀比任何人都清醒。
劉峰視愛情為神圣的,所以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何小曼的一生都在苦苦尋找著愛情和親情,最后兩人終于得償所愿,卻是一種充滿著悲情的圓滿。
林丁丁將愛情當作了階梯,以此來改變自己的階層,結(jié)果當然是水中撈月一場空。郝淑雯將愛情當作了一件手段,來展示和檢驗她的個人魅力,可見她的虛榮和空虛。
多年后,郝淑雯還一再問蕭穗子,恨不恨自己。
并且告訴蕭穗子,她看透了少俊的為人,他既然能夠背叛蕭穗子,將來也能背叛自己,所以毫不留情地和他分手了,并且嘲笑他像女人一樣淺薄和俗氣。
最后帶著嘲弄的口吻告訴蕭穗子,少俊為了出國找了一個比自己大的女富豪。
聽著這些,蕭穗子一臉的風輕云淡,心中并沒有多少波瀾,對于她來說,少俊早已經(jīng)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過去式,不值一提。
而郝淑雯,這個曾經(jīng)的勝利者卻反而有了一種忿忿不平,也許她是一種不甘心,自己付出了魅力和身體得到的少俊,竟然如此不堪。
愛情對于蕭穗子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個部分,當愛情來到時,她也付出了真誠和真心,用自己的金項鏈給少俊來補牙,當愛情遠走時,她便放手,沒有過多緬懷和糾纏。
她知道人生還有更多的展望和可能,愛情不是全部的意義。
03、積極的人生觀
人工團中,蕭穗子是最為獨立,也是最成功的一個。
在那個年代,其他人還在懵懵懂懂,或沉迷在自怨自艾中,可是蕭穗子卻心中早有了計劃,她知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清楚自己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家世,也明白愛情也是虛幻的,婚姻也是多變的,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實在的。
于是,當劉峰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時,她卻暗暗努力,最后考上了大學,完成了階層的跨越。
再來反觀其他人。
郝淑雯雖然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丈夫,丈夫也抓到了好的時機,成為了成功商人,可是郝雖然擁有了豪宅和金錢,卻得不到丈夫的心和身,婚姻過得潦草而消極。
林丁丁嫁入了豪門之后,因為沒有相匹配的才能和資歷,最后被淘汰出局,出國嫁給了一個開餐館的潮州人,卻吃不了那種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倉皇地回國了,最后成為了一名看守別墅的保姆。
而蕭穗子,卻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并且圓了自己作家的夢。
她的人生精彩而充實。
多年后,她和林丁丁、郝淑雯再次聚會,曾經(jīng)的不快變成了一件往事而已,也許因為她今天的成功,以及她如今的眼界,所以才能夠輕松和昨日的那些不愉快和解。
當然,她在心中對于林丁丁和郝淑雯還是不屑的,經(jīng)常會有意無意兩人的境遇,發(fā)出若有若無的嘲諷。
這也是知識分子的一種通病,表面上溫文爾雅,內(nèi)在則是一種孤芳自賞的清高。
然而蕭穗子又是善良的,她依然沒有忘記劉峰和何小曼。
她和郝淑雯最大的不同是,郝淑雯也同情劉峰的境遇,會因此和老公吵架,就是為了讓他給劉峰在公司安排一個輕松的職務,會毫不猶豫地借給他1萬元(在那個年代,這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了)。
后來還差1千元沒還上,因為那時劉峰患了重病,沒有如約而至,郝便在電話中對劉峰的侄兒子大大咧咧地說:“不要因為欠了錢就不來了,那1千元不用還了。”
可見,郝淑雯的好總是帶著一種鋒芒,讓人受到一種突如其來的傷害。
而蕭穗子的好,則是不動聲色的,帶著一種善解人意。她去看望劉峰時,趁劉峰開門之際,將裝著三萬元現(xiàn)金的信封悄悄地塞在了門口的信箱中。
所以,最后劉峰去世時,在送別的追悼會上,除了劉峰的女兒劉倩,侄子侄媳幾個親人之外,小曼只通知了蕭穗子一個人。
由此可見,蕭穗子的善意是出于一種真心,而無關其他,所以是會被感受和接納的。她的人生也是如此,真誠地努力和生活,最后收獲了美好的人生。
結(jié)語:
《芳華》中,劉峰和小曼的人生太過壓抑,他們是好人,卻因為一些看不透,而將人生過得憋屈,可是他們不改初心的堅持,卻值得我們感動。
我更喜歡蕭穗子的清醒,她看透了人性,懂得用自己的努力來換取自己想要的。
盡管她也曾經(jīng)妥協(xié),但是卻始終沒有丟棄心中的善念和溫情,和芳華年代留給她的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