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浙江衛視熱播、網絡視頻跟播的現實題材重點劇《春風又綠江南岸》,三大敗筆毀了一部劇。
這三大敗筆是什么呢?
第一大敗筆,江南縣的鄉黨委書記竟然帶青洲市副市長魯明去潘家村的潘大爺家。
首先,從潘大爺對魯副市長的態度來看,他很不待見這幫“官老爺”。所以他對魯副市長一行的到來,表現得很不耐煩。
其次,潘大爺竟然不認識鄉黨委書記。當魯明問潘大爺認不認識他旁邊的人時,潘大爺直接說不認識。
或許真的不認識。
這一處劇情,導演其實是為了突出鄉黨委書記的漂浮作風。正好為后來縣委書記嚴東雷到潘大爺家,受到熱情接待形成鮮明對比。為的就是突出嚴東雷的好干部、好領導形象。
但恰恰是這一過分的雕琢,太過了。反而給人太假的感覺。
要知道,地級市的副市長到鄉里考察農村工作,縣里絕不會隨意安排農戶接見的。更何況是一個連鄉黨委書記也不認識的農戶。
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打臉嗎?在現實中,是沒有一個縣和鄉會這么做的。這完全不符合現實生活的樣子。
第二大敗筆,縣委書記離開指揮崗位去抗抗洪一線沙包。因為連日下暴雨,導致江南縣多處地方發生塌方和河水倒灌的現象。為了做好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縣委書記嚴東雷竟然直接安排常務副縣長王華坐鎮指揮中心當總指揮,而他卻跑到了一線去。
這么關鍵的時候,一個縣委書記到一線去,太夸張了吧?更何況,即使是縣委書記到了一線,會動手抗沙包嗎?
這一處劇情無非就是為了突出嚴東雷是一個好干部,好領導的形象。但這么為了突出而突出的手筆,太假,太作,太不實事求是。
在現實中,就是嚴東雷想到一線去抗沙包,那么,也是一下子被現場的秘書和其他人搶走了。
第三處敗筆,通過用王華的死,來換取吳慶和的停手。吳慶和為了不讓自己被調出江南縣,不停地設計誣陷嚴東雷和王華。
本身,王華是組織考察的副書記人選。而吳慶和通過陷害王華,他就得利了,達到了自己不被調動的目的。
這可以說是符合邏輯的。
而通過陷害嚴東雷,就是為了趕走嚴東雷。那么,機會來了,王華死了,上面要調查嚴東雷了,而這時,吳慶和卻突然停手了。
吳慶和停手的意圖其實很明顯,其一,王華死,暫時他副書記的位置就安全了;其二,如果他這個時候再站出來說嚴東雷的不是,反而讓人很容易發現他對嚴東雷的打擊報復。
而事實上,吳慶和每一次暗中使壞,不都是通過他人之手實施的?這個時候,正是搬到嚴東雷的最佳時機,不正是可以通過他人之手搞嚴東雷的最佳時刻?
吳慶和會突然停手,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
所以說,這三處敗筆,是這部劇的最大敗筆,毀了一部劇。
歡迎大家留言下方,對這部劇進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