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2005年就開始關注德云社的老綱絲,十幾年來在線上和線下見識過非常多的德云社粉絲,然后發現了一個并不簡單的問題。
德云社粉絲并不是一個鐵板一塊的群體,恰恰相反,這個群體里的人也可以分成多種類型,而且每一種類型的粉絲在狀態和行為上存在著相當大的區別。
鑒于此,外界還不能給德云社粉絲貼上同一個標簽,那樣不僅容易誤傷,看起來不太公平。就像一個地方的某個人犯了錯,你不能一刀切地否定那個地方所有人一樣。
簡單歸納,德云社的粉絲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一、死忠類粉絲
這一類粉絲最大的特點是幾乎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愛豆,甭管是追郭德綱還是粉張云雷或者是岳云鵬,總之每天的生活里這些愛豆都是必需品。
如果愛豆有節目,必看,如果愛豆有商演,只要條件允許,必去。如果愛豆有動態更新,必挺。愛豆發了專輯,搶購。
還有每天在超話或群里給愛豆送祝福的,至于給愛豆送什么手機、金條之類禮物的死忠粉絲更是數不勝數。
這類粉絲也是德云社最大的“票倉”,“秒灰”的主力基本上都是他們,所謂德云社的飯圈經濟也主要是針對這個人群,其中“德云女孩”最為典型。
相對來說,這類粉絲的優點比較突出,那就是黏性很強,忠誠度較高,消費能力驚人,屬于很優質的消費群體。
這類粉絲最明顯的缺點一是在看演出時經常有人搭茬或者尖叫,容易擾亂演出秩序。二是不太接受外界對愛豆的批評,遇到愛豆有事時一起上,不是網暴就是控評。
總體來說這類粉絲的健康度還是比較高的,只要正確引導就可以和德云社長期共存。
嚴格上來講,德云社的粉絲從廣義上看可以是指所有支持者,從狹義上看也可以只是指這些死忠粉絲。
二、單純型粉絲
有些德云社的支持者平常也聽德云社相聲,但并不是那么死忠,不會整天追著愛豆不撒手,相對來說,他們受到各種宣傳和通稿的影響,更注重德云社明星們的人設。
比如郭德綱的“一代宗師”,郭麒麟的“清醒富二代”,岳云鵬的“賤萌”,張云雷的“儒雅國風少年”以及秦霄賢的“蠢萌”之類。
這些人設之所以加引號,原因在于這些東西都是商業運作出來的明星人設,并不一定代表明星的真實狀態,但這種人設確實有用,可以多快好省地讓明星增加流量。
相對來說,一些思維比較簡單的人比較容易相信這些人設,也容易被圈粉,因此這一類德云社的支持者可以歸為單純類粉絲,比起相聲和其他作品來,他們似乎更欣賞明星們的人設。
當然,這一類粉絲的健康度相對也不低,在態度上相對比較溫和,沒有死忠類粉絲那么激進,可以算德云社的飯圈經濟外圍。
三、理智類粉絲
有一些人也經常聽德云社相聲,追德云社的綜藝,但他們一方面清楚自己聽相聲追綜藝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清楚德云社存在的問題,一句話,他們是正常的消費者。
舉個例子,正常的消費者去買手機,不會因為這個手機是不是進口的,是不是國產的之類的問題糾結,他清楚進口手機的優缺點,也清楚國產手機的優缺點,他最終選的那一款一定是滿足自己需求同時性價比最高的產品,而不是跟風購買,更不會為了果果好還是華華好在網絡上跟網友互懟,誰有那閑工夫,不就是一個手機嘛。
這一類粉絲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德云社剛走紅時就關注德云社的,雖然那些老粉絲有相當多因為各種原因已經脫粉了,但還是會留下一部分十幾年的老粉。
這些人清楚德云社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情懷讓他們依然關注德云社,只是他們比起死忠粉絲來更為清醒,比如單純型粉絲來更為理智,顯而易見,這類粉絲的健康度也很高。
四、站隊類粉絲
如果說死忠類粉絲、單純型粉絲和理智型粉絲的健康度都不低的話,那網上客觀存在的關于德云社粉絲的一些不良觀感和惡評是從哪兒來的?
要知道,網絡上有一些德云社粉絲的觀點非常片面甚至極端,攻擊性還非常強,甚至經常帶動起網絡暴力。
舉一個例子,2012年郭德綱曾抄襲過網絡博主的段子,他自己也承認并做出道歉,只是在道歉時還語帶諷刺,導致該網絡博主連續遭受網絡暴力。
2022年有一位叫姜姍的博主因為名字的原因,長期遭受到網絡暴力,忍無可忍發視頻怒斥這些網絡暴力之徒。問題是,就算姜姍是姜珊,她就應該遭受那些網絡暴力嗎?
再看何云偉、曹云金他們的遭遇,不管干什么總會遭到網絡暴力,這種現象正常嗎?
當然不正常,這些在德云社粉絲中間頻繁發生的網絡暴力事件,其中有一部分是死忠類粉絲干的,因為在他們眼里,愛豆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有問題,那錯誤一定是別人的,愛豆是永遠不會犯錯的,甚至于,你不夸愛豆他們都會跟你急。
對于
單純型
粉絲和理智型粉絲來說,參與網絡暴力的概率相對較小,這些網絡暴力參與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站隊類粉絲。
這種站隊類粉絲并不一定經常聽德云社的相聲,對郭德綱、岳云鵬和張云雷他們也沒有什么崇拜和喜好,不論是商演里還是小劇場里,基本上都很少有這類粉絲的存在。
站隊類粉絲之所以在網絡上支持德云社,站在德云社一邊,也是有區別的。
一是為了反對而支持,他們支持德云社的目的不是喜歡德云社,而是為了反對德云社的對立面,拿德云社當背書去攻擊謾罵一些對立面團體或個人。
二是為了發泄而支持,德云社粉絲也不需要認證,有些人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拉德云社當墊背,在網絡上攻擊謾罵那些德云社的對立面,以發泄個人的戾氣。
三是為了利益而支持,主要表現在自媒體上,有些自媒體博主真不一定是相聲愛好者,也真不一定喜歡德云社,但他們發現在網絡上攻擊德云社的對立面團體或個人是一個很容易得到流量的事情,為了吸粉和制造流量,他們就成了站隊類粉絲。
這些站隊類粉絲嚴格來說是要在“粉絲”上打引號的,他們對德云社的意義可能僅僅在于制造流量上,但與此同時,他們經常引戰的行為也在很多時候傷害到德云社的路人緣,因此,這個群體的健康度是很低的,對德云社來說是弊大于利的。
綜上,對于德云社來說,他們的基本盤是死忠類粉絲,要做的是緊緊拉住他們。單純型粉絲和理智型粉絲則是德云社的粉絲池,要做的是爭取他們。而對于那些經常惹禍招災的站隊類粉絲,德云社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有時候需要劃清界限,有些時候則要積極引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