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一個時常關注綜藝節目的觀眾,相信你一定對《奔跑吧》這檔綜藝并不陌生,沒有看過,至少也耳聞其名吧?持續近十年的爆火,可以說是創造了國綜收視的奇跡。這本來是一檔從韓國“移植”來的游戲競技類綜藝,熱度卻一直不減。
老牌的綜藝熱度越來越低,再經典的節目也逃不過觀眾的吐槽,排名時高時低,但是小編搜索了各大網絡平臺,發現《奔跑吧》第十季的排名始終名列前茅。

本以為作為國內頂級的綜藝,應該會獲得一片贊譽之聲。沒想到《奔跑吧》在爆火之后,卻一直存在兩極化的評論,是什么原因呢?總結網友的觀點,大概是以下幾條:

一.嘉賓陣容不斷變化
星光熠熠的明星陣容在國內綜藝節目中并不罕見。然而卻少有一檔節目能像《奔跑吧》第一季那樣引爆收視率。
小編認為,除了人氣明星的加入,更重要的是跑男幾位常駐主持之間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畢竟幾位明星私下里早就是好友。

可是到了第十季,除了李晨、鄭愷和楊穎三位老人,其他幾位都因為工作原因離開了,常駐明星換了一撥又一撥,要想達到第一季的默契是不可能了。
二.缺少新意的游戲設定。
這一季的主題是帶著觀眾重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打懷舊牌。可是小編忍不住說,懷舊牌已經被各大衛視打爛了,導演組就沒有什么新意嗎?
這先暫且不提,讓人意外的是接下來的游戲環節一個更比一個無聊,不但毫無亮點,嘉賓們也只能在這種沒有發揮空間的情境中強行活躍氣氛。

唯一能稍稍博一下眼球的只有新進嘉賓白鹿,這位漂亮小姐姐顯然沒有什么偶像包袱,開啟大嗓門報游戲答案,似乎是真性情的女漢子,但卻有一絲尬演的痕跡。
這檔節目最經典的環節應該是撕名牌了,可是已經撕了九季,還能撕出什么新花樣呢?雖然沒了新意,但畢竟是該節目的傳統保留項目,多少能留住一些帶著情懷觀看的粉絲。
三.過多的廣告植入
像這樣爆火的綜藝自然是商家眼里的香餑餑,過多的商業廣告植入難免會影響觀眾的觀看體驗。

嘉賓們對贊助商一cue再cue,似乎比商家還著急讓觀眾看到,節目組更是頻繁地將廣告植入到游戲環節,讓人不忍直視。
尤其是在一個猜題環節,最后觀眾正在等待游戲結果呢,所有嘉賓卻突然異口同聲地提起贊助商,并將鏡頭切到楊穎和蔡徐坤帶貨的環節,看到這一幕你是不是有一種換臺的沖動?
四.靠老粉絲和嘉賓人氣維持熱度
不得不說,《奔跑吧》開始幾集做得確實精彩,成為一檔現象級的綜藝。
如今九年過去了,《奔跑吧》已經積累了龐大的粉絲群,這些粉絲更多的是帶著一種對歡樂回憶的懷念來觀看,再有就是新人嘉賓所拉來的新粉絲,能在這個舞臺常駐的必定是當下一線的明星,周深、蔡徐坤都是現今爆火的藝人。

他們自然能帶來一大票粉絲。這也是這個節目能持續爆火的主要原因,拋開這些不談,僅看節目的游戲內容和設計,能帶來如此高的熱度嗎?在那些不是嘉賓粉絲的路人看來,自然要忍不住要吐槽。
帶得走的是熱度,帶不走的是情懷。
許多老片已經少人問津,可是把它們留在回憶里的觀眾卻會一遍又一遍地重溫。綜藝也是這樣,大家不一定是為了內容而看《奔跑吧》,可能是已經形成了一種觀看的習慣。你看過《奔跑吧》第十季嗎?如果你還沒看,那你一定不是老粉。






